第179章 秦王破阵乐
作者:横界   带着老婆回五代最新章节     
    后来的事实证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当李继岌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产生五颜六色的效果时,两人又一次下跪,对着李继岌顶礼膜拜!
    然后两人就投入到了各种材料的燃烧实验当中。
    他们必须通过严谨的实验,验证太子的颜色理论。
    只用了短短的五天,第一颗礼花弹制作成功。
    说实在的,这比轰天雷简单多了!
    但反动弱用丝毫没有看不起烟花的想法,他们最得意的是掌握了颜色的控制!
    他俩甚至自作主张,做出了发送消息的信号弹!
    对信号弹这个意外之喜,李继岌很是淡定:本天师的徒弟,弄这个,不算啥!
    赵大锤牛刀小试,做了十多个发射筒。
    这个发射筒倒也简单,底下是个铁板,中间有个竖着的圆筒。
    把礼花弹外面长长的引信点燃,然后丢进发射筒就行。
    剩下的,就是能跑多远跑多远!
    万一发射药失效,礼花弹飞不出去,在炮筒里炸开肿么办?
    李继岌一点都不担心礼花弹会失败,提前让人准备了菜肴丰盛的火锅,就在他的太子府大院中,喝酒、吃火锅、看烟花!
    只要有瓮头清的加持,寒冬腊月算什么?
    能抵御反动弱用两颗追求化学的火热的心吗?
    酒席摆上,李继岌端坐。
    这样的场面,怎么能没有嘉宾在场?
    受邀而来的,只有老郭。
    其他人,不配。
    另外的其他人,李继岌也想不起来。
    李继岌、老郭、反动弱用、赵大锤五人围坐,就等着礼炮炸响。
    李过分和李环挝,自然只能是炮手!
    众人期待的眼光中,李过分和李环挝分别点燃了一颗礼花弹,扔进了炮筒!
    随着两声沉闷的炮声,两颗带着闪亮尾焰的礼花冲天而起。
    大家都抬头望向天空,等着,等着。
    可是那两颗礼花一直往上飞,不见停歇!
    反动问道:“师弟,发射药是不是放多了,怎么一直飞?”
    弱用:“师弟,你不要瞎说!这个火药的配比不是你定的吗?关师兄我什么事?”
    老郭插话道:“太子,这两位道爷,到底谁是师兄啊?”
    李继岌:“狗咬狗,一嘴毛!谁知道呢!”
    就在此时,天光乍亮,光彩夺目各色闪亮照耀天空,随即又传来一前一后两声炸雷在天空轰响!
    众人一直抬着头,直到光影湮灭,才喝一声彩,举杯庆贺!
    李继岌终于放下心来,举杯对反动弱用说道:“两位辛苦了,总算成功,当贺!”
    两人闻言,居然同时站起来,拱手行礼:“天师再上,请受徒弟一拜!”
    李继岌还未表态,老郭却大声笑道:“两位道长,不要如此!
    在老夫看来,你们与太子是亦师亦友、亦君亦臣,真乃我子弟军一件奇闻!”
    李继岌点头称是,与反动弱用共饮一杯!
    而另外的李过分和李环挝两个货,则是上了瘾,一颗一颗地点燃,不辞辛苦地丢进炮筒,然后傻呵呵地抬头看天,体验那一瞬间的永恒!
    李过分和李环挝可是过足了瘾,把反动弱用带来的礼炮全部消灭!
    而太子府周边的邻居们,自然也都看见了这盛世景观,居然都看完了整场表演。
    皇宫内的皇帝李存勖,也在大殿下的小广场上,喝着酒,欣赏美景。
    他可是知道,这个动静绝对是太子搞出来的!
    解决了烟花礼花弹的问题,剩下的,就是《秦王破阵乐》了!
    李从袭排演的《秦王破阵乐》已经初见成效,可以让皇帝看了。
    《秦王破阵乐》是唐代着名的歌舞大曲,最初是唐初的军歌,后来被换掉了歌词,改为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容。
    可惜这个乐谱却被小日子抢走了,他们保存有五弦琵琶谱、琵琶谱、筝谱、筚篥谱、笛谱等九种。
    现在,皇帝在洛阳的新皇宫还正在修建,于是,表演《秦王破阵乐》的地方,就选在皇帝曾经祭天的所在。
    时间就定在申时,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
    这样,等《秦王破阵乐》排演完毕,正好天黑,就可以上演烟花秀!
    李从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改编舞蹈的时候,让乐工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
    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时辰正点。
    皇帝站在高高的祭坛上,文武大臣按等级高低分别站在祭坛的每一层,等待表演开始。
    忽然间,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一共响了九声,象征皇帝的九五之尊。
    随着鼓乐声响起,两千名子弟军重装铁骑出现,但将士们却不是骑着马,而是牵着马步行。
    他们的步伐踩着鼓点,与乐曲的旋律保持一致;甚至,连全身重甲的马儿,也都是高高抬起马蹄,一蹦一蹦的,与乐曲合拍行进。
    骑兵后面是九辆四轮马车,马车上放一面六尺六的牛皮大鼓,周围四个军士拿着狼牙棒一样的鼓槌,跟着乐曲,敲着鼓点。
    这鼓声,低沉、厚重,穿透力强,引起空气的震动,震得围观的群臣们心里慌得很,耳膜生疼。
    马车后面就是《秦王破阵乐》的核心:军阵。
    军阵按照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军士们持戟往来刺击,模仿战阵之形。
    舞蹈动作一共三种变化,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节相应。
    乐工128人﹐披甲持戟﹐执纛持旗。
    乐曲悠扬,引人遐思;鼓震百里,气壮山河。
    宏大的气场感染了每一个人。
    皇帝站在祭坛上,居然有发现放置兵器的木架,上面刀枪剑戟样样俱全。
    皇帝久经战阵,此时正是兴致高昂,顺手拿一杆大戟挥舞起来。
    李存勖不仅打仗是天才,对音乐的理解也是无人能比,他挥动的大戟每个动作都能与乐曲和鼓声相得益彰,配合的天衣无缝!
    百官看得都激动不已,兴奋异常,在李从袭的安排下,“万岁!万岁!”的呼喊声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