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这设计,够不够先进?
作者:何日能躺平   重生:全系专利,斩断欧美科技树最新章节     
    燕京。
    西南海。
    平日豪气干云的王将军,躬身站在一个老人身旁。
    “坐吧。”
    老人指着椅子,一脸和气:“你亲自找我,给中电科举荐人才,有必要么?”
    什么样的人需要他来引荐?
    “这是资料。”
    王将军取出资料,双手递给老人:“那孩子……堪称华夏国士!”
    国士?
    老人不由皱眉。
    什么叫国士?
    为华夏做出极大贡献,堪称华夏脊梁的存在,才能算国士,
    王将军口中的‘孩子’,哪有资格称为国士?
    “小王,你这话太过了!”老人不以为然。
    “您先看资料。”王将军微笑。
    老人打开资料。
    瞬间!
    瞳孔紧缩。
    破解向日葵猜想,预定数学界桂冠——菲尔兹奖!
    设计新一代小涵道发动机ws15!
    完成歼20c气动布局!
    就在昨天。
    上交大校长呈交一份研发成果。
    是光学方面的。
    据说,超越了当今时代,很可能拿下诺贝尔——也来自那个孩子。
    看到资料,老人霍然起身。
    “这孩子……”
    他脸上写满震撼。
    数学!
    物理光学!
    而关于歼20c的诸多设计,更的跨越多个不同领域!
    如此能力,还是人类吗?!
    “另外。”
    见老人惊愕,王将军微笑:“这孩子还设计出,划时代的操作系统,勒索微软一亿美金——微软都不知被谁算计。”
    老人瞠目结舌。
    在计算机领域也碾压吗?
    “我亲自给中电科打电话!”
    深吸一口气,老人沉声道:“之前只当有些才干,并没有特地叮嘱,可不能让我华夏国士,遭到冷遇!”
    “其实没必要再叮嘱。”王将军微笑。
    “何意?”
    “这孩子,最擅长打脸。”
    王将军满脸的自信:“您是不知道,606所、中航工业几方,是怎么被他打脸的。”
    那孩子只需要他帮忙引荐。
    何须特地关照?
    实力。
    才是让人信服的筹码!
    “小王。”
    老人想了想,低声道:“约个时间,我要亲自见见……我们的小国士!”
    ……
    上海。
    某研究所会议室。
    一群人正在激烈讨论着。
    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吵架。
    今年,国家启动863计划,也包括光刻机研发。
    一开始。
    由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研发。
    因造不如买的思想,导致光刻机项目停滞,技术被远远甩开。
    于是,上面又下令。
    中电科45所迁至上海,跟上微电共同研发,强强联手。
    可……
    两方技术实力都很不错。
    谁也不服谁。
    “顾总。”
    有人快步走进来:“有个人找杜所,说是……上面介绍过来,参与我们项目。”
    “呵呵……”
    顾经纶瞄了一眼杜阳:“动不动就往我们这塞人!”
    他是上微电总师。
    不久前,中电科45所迁至。
    说白了。
    这里是上微电地盘,中电科45所都是外人。
    杜阳眉头紧皱。
    对方夹枪带棒让他很不爽。
    “顾总这话什么意思?”
    他脸色一冷:“若非有令在身,你以为我想来?!”
    说完。
    他对助手吩咐:“去,把人带进来!”
    不一会,陈皓走进会议室。
    “人呢?”杜阳问助手。
    “……”
    助手用眼神示意。
    一个孩子?
    杜阳瞪大眼睛盯着陈皓。
    昨天接到上面电话,说是有相关领域人才,来参与光刻机项目。
    他很挺高兴。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嘛。
    可现在……
    20岁?
    还是19岁?
    有没有上大学都难说!
    这就是上面派来的所谓人才?
    开玩笑!
    “噗……”
    顾经纶忍不住笑喷。
    这段时间,他跟杜阳经常针锋相对,彼此坚持自己的想法,各种挑对方毛病。
    有嘲讽的机会他哪能放过?
    “杜所,这就是上面……给你们派的人才?”
    他实在忍不住笑:“看来,中电科45所的人才,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能走进这个会议室,都是中高层科研人员。
    大学?
    那是基本要求!
    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学历,甚至还有博士后。
    这小子……
    有没有上大学都难说。
    毕竟年纪放在那。
    果然!
    他这话一出,杜阳一张脸憋的通红,说不出反驳的话。
    上面派了个什么玩意过来?
    故意让他丢人现眼?
    以顾经纶为首,上微电的科研人员,一个个满脸得意。
    唯有陈皓……
    无视所有人,走到会议桌旁,盯着那张图纸。
    “很得意么?”
    扫了一眼图纸,他淡然道:“这东西,五年前就有了。”
    “即便,你们能研发出来,也已经过时了。”
    193纳米步进式光刻机。
    华夏2000年才开始研发,东洋1995年已研发成功。
    个中差距有多大?
    至少十年!
    话一出,所有人脸色铁青。
    陈皓说了实话,却如同一柄尖刀,捅在众人心窝上。
    “纸上谈兵谁不会?自以为是!”
    “有本事,你研发更先进的?”
    上微电科研人员怒火中烧。
    这小子是找杜阳的,就是中科电45所的人。
    差距谁不知道?
    问题是,光刻机项目暂停多年,技术差距大幅拉开,是理所当然的事。
    超越?
    谁不想?
    没有技术实力啊!
    “当然要研发更先进的。”
    陈皓直接取出,提前准备好的图纸,在桌子上摊开:“以目前技术,步进式光刻机已至极限,短期内无法跨越193纳米,那就换个思路。”
    70纳米!
    浸润式光刻机!
    有几个人围过来,盯着那张复杂的图纸,表情越来越震撼。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这……”
    顾经纶两眼放光。
    下一刻。
    他呆呆看着陈皓:“你是谁?你……怎么做到的?!”
    震撼!
    所有人仿佛被雷劈了似的。
    可他们不知道,陈皓的光刻机技术,极限远超过70纳米。
    甚至。
    已经超越传统光刻机!
    只是,技术越先进,研发难度越大,需要时间越久。
    70纳米技术难度低。
    研发速度快。
    才能赶在竞争对手之前。
    “诸位觉得,这设计,够不够先进?”陈皓一脸淡淡的笑,看着这些领域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