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查办
作者:拿着   我在大唐搞建设最新章节     
    折下几树绿枝挡在身前,几人脚尖轻点,弯着腰偷偷摸摸地向着村庄靠近。
    “于部长,这样能行吗?”身边的学子面色微红,猫着腰跟在于彦屁股后头。
    这等偷鸡摸狗之事,他这辈子都没做过。
    “能成!”
    于彦掷地有声:“咱们快进村了,都没人发现。”
    几人再次向前窜了几十米,停下蹲在草丛后。
    此时正是午后,老阳儿大的惊人,村民们都躲家里休息,除了吵闹的夏蝉声,田间沟壑一片寂静。
    ‘啪!’于彦将爬上小腿的虫子拍死,被叮咬的地方立即出现黄豆大小的红点点。
    “不愧是绿水村,真富有。”
    村口立着高大的门框,其上刻印着某大家亲笔的三个字,家家户户不说盖上木头房,土墙青瓦倒是随处可见。
    “毕竟是本县第一村。”
    “诶哟,这蚊子可咬死我了。”
    “娃娃们也午休?”
    村里的娃娃一天到晚精力旺盛的很,哪里舍得午休。
    不是在游水,就是在爬树,打鸟、捞鱼、捉蝉、捕青蛙……样样精通。
    “说不定绿水村的娃娃们不一样呢……”
    这话音还未落,一道稚嫩的声音响在耳畔。
    “你们在做什么?”
    于彦一哆嗦,整个人后仰倒在了地上,于是八九个娃娃纷纷围过来,眨巴着大眼睛瞧着他。
    忽的,一只大蛤蟆从娃娃的背篓里跳了出来。
    ‘孤寡——’
    小腿儿一蹬,跳在了于彦脸上……
    凉飕飕,黏腻腻。
    “啊——!!!”
    凄厉的叫喊划破天际,一瞬间林鸟齐飞,蛙鸣连绵。
    娃娃们身上或装或吊着的青蛙麻雀等受了惊,纷纷趁乱出逃,霎时间鸟飞蛙跳。
    有些东西小时候不怕,长大了却害怕的不行。
    比如青蛙、蚯蚓、毛毛虫、青蚕……
    有人甚至连蜗牛都开始害怕。
    几个娃娃们忙着捕蛙,于彦等人吓地缩成一团。
    “没出息!”领头的娃娃约莫十二三岁,直接鄙视地瞧了于彦等人一眼。
    “这位……郎君。”
    于彦艰难地笑了笑:“你们可是绿水村人?”
    “是啊,怎么了?”领头的娃娃穿着绸缎马褂,青灰麻裤,踩着厚底布鞋。
    脑袋上绑着一条发辫,手腕还戴着端午时未取下的五彩绳。
    于彦瞧着对方手中的小鱼叉,心尖颤了颤:“吾等只是路过……”
    “阿郎。”
    领头的娃娃眼珠子一转,开口道:“不若你们先在此等候,我去向村中人说一说。”
    “且慢!”
    瞧着对方即将远走的身影,于彦立即叫住:“诸位小郎君,吾等只是路过而已,并非……”
    “那不行。”领头小孩道:“我阿翁说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既然路过我绿水村,便是缘分,怎能不进来喝一口茶水?”
    小孩瞧着于彦等人,心道,瞧你们几个苟苟怂怂的,定是不安好心。
    哪能给放跑了?
    于彦身边的学子等不及,直接开口:“小孩,你们绿水村15岁以下的娃娃有多少个?”
    这次便是来摸情况的。
    大唐人口普查跟玩儿似得,谁晓得藏了多少人。
    “你们问这些作甚?”
    娃娃眼中警惕,随即道:“绿水村那么大,我又不识数,哪里算的过来。”
    “叫我回去问问阿翁,我阿翁是村正呢!”
    “原来你是冯骥的孙儿!”于彦恍然,之前来的时候他见过冯骥,那是个有些古板的小老头。
    听闻也是读过不少书的,在这方圆百里有名有姓。
    “你认识我阿翁?”那娃娃松了口气:“你等着,叫我去喊人来。”
    反正他是应付不过来。
    说罢,那娃娃便带着小伙伴一溜烟儿跑了。
    于彦伸出尔康手,欲言又止。
    他何止是认识冯骥,还被那小老头糊弄了一道。
    “部长……”
    几人面面相觑,这次正好撞见村里娃娃了,村中人总不至于耍赖了吧?
    “等着吧。”
    半个时辰后……
    绿水村安静如初,连之前进村的娃娃们都不见了踪影。
    以冯骥那小老头的聪明劲儿,恐怕已是知晓他来了。
    于彦幽幽地瞧了一眼绿水村:“阿才,我是很讨厌用强硬手段的。”
    庄主说,与百姓打交道,沟通至上。
    可架不住有人不愿沟通。
    他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放在村门口的石墩子上,压住。
    “走吧。”
    他扭头瞧了一眼:“时代变了啊,固步自封要不得。”
    若开学时未见绿水村适龄娘子们,那来此处的可就不是他们了。
    男娃娃有村学上不必强制,但未读书的娘子们得入学,否则义务教育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哪怕叫百姓唾弃,义务教育也不能砸在他手里。
    ……
    建光寺。
    一队队官兵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为首之人骑着骏马,枪指朱红大门。
    “建光寺窝藏杀人罪犯、骗取信徒钱财、压迫奴役租户,生活奢华糜烂,酒肉美姬尽沾……”
    “今证据确凿,吾等奉命将寺中僧人捉拿归案。”
    小谭寺。
    “小谭寺包庇蛮夷细作,非法收取金银钱财……”
    祠部。
    锦缎玉袍的官吏们被黑脸士兵架出,一个个哭天喊地,直直喊冤。
    “喊什么喊,受了多大委屈似得,合着贪污的不是你?”
    “冤呐……”
    “再喊打断你的腿子!”
    “……”
    部内一阵兵荒马乱。
    城内。
    《西游记》最后一话已于上期周报出完,今日是评刊发行日。
    周报的评刊不比周报的销量差,文人学子们总是在评刊上吵架,来回互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言语之犀利叫人眼界大开。
    例如今日的评刊,主题便是【如何评价《西游记》】,几个评刊大家各抒己见,已经吵了将近两个月,獠奴狗贼等词齐出。
    街道上熙熙攘攘,一年的文字拼音宣传,报纸书籍不再是文人学子的专属。
    百姓们买下也能磕磕绊绊地读一读。
    远处。
    老汉与自家俩儿挑着几筐红皮鸡蛋走入城门。
    一年前他被李庄主拉着走入图书馆,跟着看图识字学了‘草’‘日’等字。
    学会认几个字后,他便学着农书上的方法科学养鸡,如今已成了村中养殖大户。
    连家中儿孙农闲时也投入到了养鸡这一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