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炼丹
作者:易鼎   天罡地煞七十二变最新章节     
    江尘手里拎着热腾腾的包子,施施然朝着新宅行去。
    街市上已经人流渐增,不少入城售卖货物的小贩也都挑着担子、背着竹篓,结伴而来。
    回到宅邸时,姊妹俩已洗去了污秽,换上了新衣,怯懦的走出厢房。
    丫头身子瘦小,一席粉裙穿在身上,显得有些儿宽大,小脸蛋儿清秀可人,竟还是个美人胚子。
    至于小女娃,却是皮肤雪白,长得像个白瓷娃娃一般,一对儿水灵灵的眼珠儿偷偷瞧向走来的道人。
    “昨个儿可睡得好吗?“
    道士和煦笑道。
    那丫头乖巧说道:“我跟阿妹还是头次睡这么软的床哩!”
    旁边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娃也跟着点头。
    “如此就好!”道士笑吟吟将油纸包裹递给了丫头。
    “喏,刚出笼屉的包子,趁热吃吧!”
    “谢谢道士哥哥。”
    丫头甜甜地叫了一声。
    随后,便牵着小女娃儿,欢天喜地的回了厢房吃包子去了。
    等俩丫头走后,道士眉头一挑,摸了摸下巴,瞧来还得要给她们找个好人家托付,毕竟他没打算长久呆在这雍安城,也不可能带着俩个丫头前去斩妖除魔。
    不过,此事倒也不急,等过个几日再说。
    而后。
    江尘吩咐宅邸老者,准备了间僻静的房舍,让其不许外人打扰,遂紧闭了房门,将自个儿锁在了里面。
    他已经购置不少药材,今日刚好能炼上几炉子丹药,毕竟修道非是唯一求取长生的法子,若能炼一炉长生丹药,凡人吃了也能多活个几百年。
    一些个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的丹药也是必不可少,就算自己用不着,可也能拿来救人不是!
    至于传说中助长修为的丹药,不好意思,道爷的医药术法里压根就没这玩意儿。
    从衣袖里取出个一尺高的丹炉,这丹炉并不是啥了不起的法器,只是个药材铺子买来的寻常货色,拿来炼丹倒也凑合。
    道士先将医术的丹方默默回忆了数遍,待了然于胸后,这才手上掐了个诀。
    那丹炉滴溜溜漂浮到了眼前,乱转个不停,张口一喷,一大团似雾非雾的青色罡气倏忽飞出,将丹炉给缠绕了起来。
    他用的并非是什么火炼之法,而是以法力罡气淬炼药性,从而成丹。
    这法子乃是医药所载,上述说只有法力才能改变各种药材,矿物的性质,若用凡火,炼出的丹药非但不能救命,吃了搞不好会殒命!
    道士准备先炼一炉换骨丹,而随着药材一一投入,罡气也随之变化。
    他小心控制着丹炉与罡气,不敢有丝毫怠慢,等所有药材都投入了丹炉,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这么一直等了半个时辰,丹炉忽而停了旋转。
    道士心头一喜,成了?!
    当下并指掐诀,炉子里陡然飞出一大团儿棕褐色丹液,继而分做几十份。
    随着道人又一口罡气喷出,那些丹液顿时变作了几十粒褐色丹药。
    “收!”
    他翻手取出个瓷瓶,笑吟吟一招手,一粒粒丹药好似如燕归巢般投入瓷瓶之中。
    江尘低头嗅了下。
    “阿嚏!”
    揉了揉鼻子,赶忙又塞上瓶塞。
    这味道儿咋那么怪呢?难道炼制失败了!
    他眼神儿闪动几下。
    要不。
    将太守养的那条狗打折了腿,再喂其吃下丹药,试试这换骨丹的药效如何…?!
    与此同时,府衙那条叫黄三儿的土狗尾巴一凉,支棱起耳朵,警惕的四下眺望。
    江尘摇头失笑,算了,还是先炼制些儿别的丹药吧。
    ………………
    “咚咚咚。”
    府衙大门外的鸣冤鼓忽地被人敲响。
    大堂内。
    太守正与陈都尉商谈镇魔卫之事,闻听鼓点,不觉眉头一皱。
    “何人鸣鼓?!”
    这时,一名衙役跑进来禀报道:“大人,是个妇人击鼓鸣冤,说是被人抢了孩子…!”
    “哼!”
    话没说完,陈都尉跳将出来,不耐烦的呵斥道:“兴许她家娃子去哪里玩耍,忘了回家,这点狗屁倒灶的小事儿就来麻烦太守大人,还不与我轰出去!”
    “慢着……”
    太守突然摆手道。
    “将那妇人宣上来吧!”
    “大人……”
    陈都尉欲言又止。
    “好了。”太守立刻不耐甩手,抬眼对那捕快道:“速速升堂!”
    “是,大人!”
    衙役赶忙跑出去,接着又进来几十个手持水火棍的衙役,目不斜视,肃立两侧。
    不多时,衙役领着个黝黑的妇人走进大堂。
    几十个衙役一杵水火棍,齐声高喝。
    “威……武!”
    那妇人何曾见过这般阵仗,顿时吓得一哆嗦,扑通跪倒在了地上。
    “啪!”
    “堂下何人,为何鸣鼓!”
    太守一拍惊堂木,沉着脸喝问。
    妇人这才回过神,也顾不上惊惧,一扯嗓子嚎哭道:“大人呐,昨个不知哪跑来个天杀的牛鼻子道士,闯入民妇家中,打了民妇一番,又拐走了我家的俩丫头,这事儿大人您可一定给我做主啊!”
    “竟有此事?!”
    太守眉头紧蹙。
    “哪来的道人敢在雍安城如此猖狂?!”
    妇人见此,又拉高了嗓门哭诉道:“那牛鼻子光天化日下如此行径,分明就是不把官府放在眼里,民妇挨了打事小,可大人的面子也过不去呐!”
    “好了,好了!”
    太守瞥了妇人一眼,摆了摆手道:“此事既然发生在雍安城治下,本大人必然会管,你且说说那道人相貌如何吧!”
    妇人忙不迭点头,赶忙将那道人的相貌说了一番。
    太守顿时目瞪口呆。
    “哟呵。”
    一旁的陈都尉却是闻言一乐。
    “这咋那么像纯阳子道长咧?!”
    谁知。
    妇人脸色一喜,扯起嗓子道:
    “对,对,那杀千刀的牛鼻子好像就叫什么纯阳子!”
    太守手腕一抖,惊堂木滑出掌心,啪嗒摔在桌面,陈都尉捂着肚子,笑的直不起腰。
    不少捕快更是想笑又不敢笑,只得强行忍住,一双双眼珠儿怪异的瞧着满脸迷茫的妇人。
    太守脸色铁青,好似吃了死老鼠一般,他端起茶杯,狠狠灌了几口,语气森然道:“来人,将这妇人与我拿下!”
    “喏!”
    立时有两个衙役跳出,上前一左一右按住了妇人。
    “大人…抓错人哩,民妇可从没触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