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混乱之后
作者:团子的胖麻麻   就这张胡最新章节     
    王氏原本只是一句商业吹捧,等饭菜一上桌,她就觉得自己的话说得很正确,非常正确,特别的正确。银子也觉得小四做饭很好吃,小腮帮子吃的鼓鼓的,两只眼睛直放光。
    王氏见闺女这样子,真的要扶额了,闺女啊,你的人设呢?还要不要了。
    “你看银子吃得多开心,小四,你小子干得不错啊,奖励给你涨十文钱。”
    李氏笑得满脸褶子,这姑娘吃东西毫不做作,看她吃东西都觉得香,都能多吃两碗饭。
    “谢谢娘。”小四说完,又转头对着嫂子伸手。“谢谢嫂子。”
    “先吃饭,吃过饭了给你拿。”
    晚上,母女俩住的是后院的西厢房,许娇娇回家了,厢房就空出来了。正好给未来亲家住。
    母女俩一独处 ,王氏就点着银子得额头,恨铁不成钢的教训。
    “你说你啊,怎么就那么不矜持呢?”
    “没有吧?我连话都没有多说一句。”
    “我说你吃东西呢,不是跟你说了,要淑女的吗?”
    “快别说了,昨天胡发还担心我吃饭太慢,嫁进来之后吃不饱呢。”
    王氏表示看不懂了,看不懂了。这怎么还有人担心这个?吃饭慢又不是吃不起饭 。银子把胡发的话跟王氏说了,王氏这才放下心来。
    然后,就更看不懂这胡家的操作了。
    正月十六开始,年就彻底过完了,胡兴和胡老汉依然要下地,镇上的木匠铺和窑厂都还没开工,所以胡旺胡发也要跟着一起去。
    最开心的就是李氏,麻将终于凑够了一桌,还有替补的。王氏和李氏也越聊越投机,大有义结金兰的趋势。
    正月二十二,镇上的事情终于太平了。只是镇上的商铺、街道、宅子都有不同的损失。王氏和银子第一时间去了布庄,门板缺了好几块,还有刀剑的痕迹。
    店里的布料丢的丢,坏的坏,损失大了。
    “哎呦,你说他们打他们的呗,折腾这些铺子干什么?”
    王氏感叹,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是什么时候,受苦的总是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
    “乱都乱了,不抢点儿什么,估计都对不起他们折腾的这摊子事儿。”
    银子一句话就说中了真相。胡发正在给未来媳妇和未来丈母娘收拾烂摊子的时候,袁铮骋的大宅子的密室里,罪魁祸首——的得力干将正在被严刑逼供。
    一个时辰之后,七哥边往外走,边擦拭手上的血迹,一身月牙白的衣裳,沾染了星星点点的血渍。
    “可惜了这么好的衣裳。”
    在胡家的半个多月,虽然是足不出屋但是耳力惊人的他,还是了解到平头百姓到底是过得怎样的日子。若不是寄人篱下,胡家的吃喝穿着,在他看来就是困苦的到不行了,可相比村里其他人家,胡家的日子,还算是不错的。
    “爷,我这就让人给您准备新的,这件我帮您处理了。”
    “怎么处理?”
    “啊……?烧……烧了?”
    袁铮骋不确定的回答了一句,这种小事 ,应该不需要他过问的吧?
    七哥低头看看身上的衣裳,这件月牙白色,看着普普通通,连布料到绣工,据说要花费百两银钱。
    百两银钱,可以给胡家娶上两房媳妇,到了他这儿,不过是一件衣裳,脏了,要拿去烧掉。
    “新的就不必了,以前的衣裳拿一件就行。记得,把这件洗干净。”
    七哥将手里脏污了的帕子塞给袁铮骋,快步走出密室,只留下袁铮骋看着手里的帕子怀疑人生。
    “田大夫,您这是?”
    七哥回房就见老田等在房门口,一会儿看天,一会儿踢地。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爷,您的伤已经痊愈了,我……想回小坎沟看看。”
    “进来说吧。”
    七哥,换了一身黑色衣衫,才出来问话。
    “田大夫,是有什么事吗?为什么要回去?”
    以前老田就是他的府医,因为他师傅的事情只能让他远走,以保全他们一门的医术,这才有了他到小坎沟定居的事情。
    “想回去看看,您动身的时间定下来,您通知我一声就行。”
    “舍不得?”
    “住了十年的地方,习惯了。”
    “真是个好地方啊,我也舍不得呢。”
    可惜啊,被人给撵出来了。
    老田不接话,一个住了半个月,只清醒了几天的地方,有什么留恋的。不过是胡家有他求之而不得的东西而已。
    “那就回去看看,还有事没理清,放心住上一段吧。”
    老田退下,马不停蹄地收拾东西回小坎沟去了。这个举动被袁铮骋原封不动的报告给了七哥。
    “老田啊,跑的要不要这么明显?”袁铮骋吐槽。
    “他这是知道我回不去,故意气我呢。”
    七哥叹气 ,他越来越讨厌这个身份了。
    官庄镇经历了大乱,百业待兴,半个多月才缓过一口气。镇长出了公告,动乱的罪魁祸首已经伏法,查抄的家产都补给镇上得商户和有伤亡的百姓家。
    银子家的布庄有了这笔钱,也就有了缓口气的机会。不至于要关门歇业了。
    但是要等新定的货到,还要有些日子,最近都不能开门营业了。
    二月二,胡家带着聘礼上了王氏的家门。
    王媒婆陪着走了个过场,下聘的事情就顺顺利利的完成了。她心里想着,虽然胡家的亲事说起来都跟闹着玩儿似的,但是,只要是成了,后头的事情就走个过场就好。简直是轻松的不像话。
    布庄不开门,王氏和银子也是在家歇着,李氏一拍大腿,直接就把人拐回了小坎沟。王媒婆实在是搞不明白李氏这是要做什么,怕女方悔婚,就把丈母娘拐回去押着?
    算了算了。胡家就不是个正常人家,做点儿什么不靠谱的事儿才算正常的。
    再说老田回到小坎沟,并没有回自己的小院儿,而是直接去了胡家,非要在胡家住下。反正胡家的屋子不少,也能住开。但是没想到胡二伯坚决反对!誓死守护胡家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