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修改)
作者:团子的胖麻麻   就这张胡最新章节     
    除夕的宫宴上,来参加宴会的文官武将以及带来的家眷,此时都觉得脑子要不够用了,都是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老狐狸,怎么如今连局势都看不明白了。
    世人私下都在议论,说,最是无情帝王家——管它父母还是兄弟,为了早登大宝,挡路的都得死!
    可现在眼前这一出又是个什么情况?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还能是皇家子孙?这局势怎么就看不懂了呢?
    还是说他们的演技已经这般炉火纯青了?
    除夕的宫宴给满朝文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明宣礼一家四口也正式踏进了圈套之中。
    宫宴结束,朝官散尽,明宣礼一家也准备要走,老皇帝的一句想念孙子孙女,就把一家四口给扣在了宫里。
    明宣仁还在一边儿添油加醋,说是七哥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说都得给父皇分忧才是。
    然后,他就被抓了壮丁,和他的好弟弟在一大堆的奏折里边批折子边“叙旧”。
    大年初五,明宣礼再次请辞,结果老皇帝一口一个舍不得,就是不打算放人。
    “您想孩子,那就跟我们一起去封地好了,朝上有老九呢。”
    嘶~~老馒头在一旁听得直牙疼,安王爷还真是不怕死,跟老皇帝都敢对着干。还得是原配的儿子,底气就是足!
    老皇帝还没等往下接话呢,太子殿下明宣仁就开始撒泼了。
    “七哥,不带这么玩儿的,我这什么都不会呢,你把父皇拐走了,我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这都多久了,这点儿活儿都干不了?”
    老皇帝也怒了,别人家的皇子想方设法的做太子,别人家太子卯着劲的做皇帝!这俩货可好,选个太子还得抓阄!
    这个当了太子的,还是个懒货,推一推,动一动!跟没长脑子似的,不说就不知道要干什么活!
    要不是看他事情处理得当,张弛有度,早给他撵下去了!
    “父皇,我也是您儿子,可不能这么偏心啊。您要是看我资质如此蠢笨,不如……”
    明宣仁顺势请辞,主打一个努力不了就放手。
    “哼!你什么?我没听清,你要是说话就大点声儿,不说就闭嘴,还小声叨叨,见不得人啊?”
    这几个月老皇帝被明宣仁逼的格外放飞自我。主要是这届太子太懒散,多说他两句就要撂挑子不干,这种对话一个月要出现三四次,老皇帝没办法,都学会耍赖了。
    他一个皇帝,还能让儿子给威胁了,说出去多丢脸!
    “父皇,你得想想你心里的江山社稷啊,您忍心这么多年的努力葬送在我手里?”
    看,这太子做的,多么敬业!多么会为百姓着想。如果不用他做太子,那他可以给百姓做更多。
    “既然是这样,反正迟早都是你的,我这就禅位,早败光了早消停。老馒头啊……”
    老馒头相当熟练的开始往外请玉玺。
    “父皇您歇着,儿子那还有几份折子没看完,就先去忙了。”
    明宣仁丝滑转身,毫不留恋就走了,还不忘跟他哥约好了晚上一起喝酒。
    现在不走,难道等着拿禅位诏书吗?溜了溜了。
    老九走了,明宣礼也想借此机会走人,礼行了一半,话还没出口,就被老皇帝给截胡了。
    “七啊,你看看,这小九就是故意气我,早晚得被他给气死。”
    “我看您挺乐在其中的呀。”
    “胡说!你看错了。早晚得把他换喽!”
    现在看来,幸亏还有两个没有养歪的,不然他这晚年凄凉啊。
    别看明宣仁老是这么闹,太子该做的事,该处理的折子是一点都没落下。明宣礼去封地也干脆,东西还没收拾好,人就已经先到了。
    身在高位,能有这样的“和睦”,已经十分难得了。哪怕就是表面上的维持,也总比前头那俩儿子互相残杀来的好吧?
    更何况,这哥儿俩原本关系就要好。
    “您脸上现在还挂着笑呢。有人给你干活儿是不是还挺轻松的?”
    他这父皇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说些吓人的话,好不容把烫手的山芋给扔出去,可千万不能给丢回来。
    “轻松个屁。”
    “折子不是他批的?朝不是他上的?”
    他都听说了,老九这个太子,说是监国,实际上做的已经和皇帝差不多了,就是职位摆在这儿,有些折子还是得让老皇帝批示一下。
    “那干脆登基啊,我倒是省事儿了。”
    老九给折子的批示很妥当,有什么事情也能处理的很妥当,再拿给他,根本就是多此一举,他还得从头再看一遍,何必呢。
    “那您直接一道圣旨下去,他不干也得干。”
    明宣礼故意这么说,也着实没想到,他父皇还有跟他吐槽的一天。
    “老九的脾气你也知道的,我要是敢这么干,他就敢玩消失。”
    国不可一日无君,可不是说着玩的。
    “那我也没办法了。”
    明宣礼摊摊手,他除了是儿子、哥哥之外,没有任何身份能够摆平这件事。这个道理老皇帝也明白,就是上了年纪,喜欢叨叨。
    “那你就多留几天,正好陪陪我。”
    “这不合规矩。”
    “总得过了上元节吧。你就忍心让我们爷儿俩孤苦伶仃的过?”
    “就是,咱家就剩下咱们父子三个了,你好意思拒绝吗?”
    根本没有走远就躲在殿门口的明宣仁的插嘴。
    明宣礼无法,只说十六一早就动身。
    结果,这一留就到了二月二,以端庄大方闻名京城的沈婉儿待不住了,要是光留在京城就算了,偏偏还得在宫里住着。
    宫里进出不方便,出趟门还得老皇帝同意,还有拉拉杂杂的一大堆规矩,想想都让人头疼。起初是想着不过几天就可以动身回封地了,能不出去也就不出去了。
    可是都一个月了,还是不让走,除了去沈婉儿的娘家,其余的时间都在这云华殿里待着,实在是待不住了。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
    沈婉儿这几天都不知道是第几次问了,这脾气再温婉都有点儿……憋不住了。
    以前在京城别说是一个月了,就是整年不出门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封地太自由了啊,想去哪里去哪里,那些繁琐的规矩都可以抛在脑后,自由的风都是甜的。
    才半年的时间,她就已经没办法适应京城的条条框框了,果然是困在深宅大院里,没有什么见识。她都想不起来以前是怎么过来的了。
    “最多再有五日,咱们就能动身了。我已经给外头去过信儿了,让他们先收拾起来了,别回头耽误了动身。”
    “真的?”
    “真的。”
    “啊~~~ 你可太好了~~~”
    沈婉儿一听可以回去了,瞬间激动了起来。本来还端坐在榻上的她,直接一个大动作,扑倒了明宣礼,吧唧一口就亲在了明宣礼脸上。
    在殿里伺候的宫女太监,瞬间就消失了个干净。都说安王妃是出身世家的大小姐,怎么行事这么孟浪。
    关门的声音惊醒了兴奋中的沈婉儿,看清楚自己的动作,轻呼一声,就要起身。
    人还没起身呢,就被明宣礼一把摁了回去。
    “王妃,轻薄了本王,可不能走这么快。”
    “王爷,是我唐突了,我这就起来……”
    “咱们可是两口子,这是……情趣。”
    沈婉儿眨巴眨巴眼睛,不知道怎么回话,滚烫的脸颊,红晕蔓延到了耳尖。
    自从启程回京开始,这样鲜活的她,好像被藏起来了,这一个多月,似乎回到了去封地之前,俩人之间客客气气,亲切又疏离。
    明宣礼直接抱起沈婉儿,迈着步子往里间走去。
    “王爷……这大白天的……”
    “乖,听话啊。”
    帐幔落下,遮住了这一室的春光。乍暖还寒的初春,室内的春光更胜春日里的风景。
    二月初六,十五带着从胡家地窖挖出来的那堆坛子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京城。到宫门口的时候,刚好是上朝的时辰。
    十五连忙请守门的侍卫进去通传,虽然他自己去比较快,可这里是皇宫,除非他不要命了,还想连累自家王爷。
    一刻钟之后,明宣礼在金銮殿外拦住了正要去上朝的明宣仁……
    平时最多一个时辰就散场的大朝会,二月初六这天都午时了还没有散,各家都派了人出来去宫门口守着了。
    在宫里有路子的,也递了帖子,就为了能了解些内幕。但,这事情来得这么突然,后宫哪知道什么内幕?
    未时中,大荣史上耗时最长的朝会终于散了,百官也终于可以从宫里出来了。宫门外的空地上,已经等了不少人家。
    而官职级别不够的就只能等在稍远的地方了,宫门大开,身穿各色朝服的人一出来,等待许久的人就乌泱泱的围了上去,搀扶着自家人,匆匆离去。
    空地上喧闹了一阵子,人就去了一大半,就剩下极少数的人没有接到人。还没等他们找侍卫询问,宫门再次被打开,老馒头的徒弟包子,捧着一卷明黄的卷轴出来。
    和他一起出来的,还有几个与他同级的太监,人人手上都带了明黄卷轴,带着侍卫四散而去。
    “圣旨到~~~”
    尖锐又高亢的声音一出,值班的,等人的,看热闹的,呼呼啦啦就跪了一地。
    包子的声音错落有致,字字清晰。虽是第一次宣旨,却没有打磕巴,一口气就宣读完毕。
    圣旨交给了最前头的一位,然后头也不回的带着人又回去了。从始至终,都不曾的认真看过外头跪倒一片的人群。那浑身的傲气,颇有的老馒头当年的风采。
    身后,厚重的宫门一关,包子身上的气势就变了,毫无形象的拍着胸口,长吁一口气。
    “娘哎,吓死个人咧。”
    脚下踩着小碎步,赶着回去复命了。
    宫门外,刚才翘首以待的众人神色各异,有人起身回去报信,有人双腿发软瘫坐在地上,许久都不能起身,抽咽的哭声越来越大,又是杂乱一片。
    皇宫外的喧闹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没多会儿,昭狱的人就到场了,那些在外图等消息的人被悉数带走了。
    听说那天的昭狱,人满为患……
    两天后,百年世家袁家跌落凡尘的消息势头正盛的时候,明宣礼已经带着家眷在去封地的路上了……
    一出京城,明成就迫不及待的从马车里钻出来,骑上了明宣礼给他准备的马匹,明宣礼则带着明珠骑着另一匹跟在旁边。
    “王爷,把明珠给我吧,别吹了冷风,回头该病了。”
    沈婉儿撩开马车的帘子,说了一句。正是倒春寒的时候,小孩子可受不了这么冷硬的风。
    “好,这就回来。”
    才骑了半个时辰的明成虽然很不乐意,还是乖乖下马回到了宽敞豪华的马车上。
    沈婉儿刚煮好的果茶,一人给递了一杯,吹了半天的冷风,还是要驱驱寒气。在路上生病,可没那么好受。
    明珠年纪小,早上起床又太早,喝了些果茶,身上暖和了人也跟着犯困。明成见大人像是有话要说,主动哄着明珠去车厢后头睡觉。
    “早上老九来送行,说没说为什么扣了咱们这么久?”
    沈婉儿还是有怨气的,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被人给扣了一个月,换做是谁,心里都不大高兴。
    兄弟俩走得近,沈婉儿就算是生气,说话间都还透着亲切。
    “婉儿,李婶说,夫妻两个过日子,就要坦诚相待,有什么事也要商量着来,你觉得呢?”
    “嗯……很有道理啊,是有什么事要和我说?跟老九有关系?”
    沈婉儿收起刚才漫不经心的态度,身子不自觉端正了起来。根据明宣礼大半年的观察,这说明她认真了。
    “倒不是商量什么,是有件事要跟你说声对不住。我没跟你商量就放弃‘掌印’,你……会不会不高兴?”
    毕竟,得到那个位置,她的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全天下女人都向往的存在。
    “还放弃,你还真觉得那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