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冬夜温香,不上白不上
作者:葫芦开小花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最新章节     
    东北地冬季漫长,关东军也好,远东军也罢,都减少了摩擦。
    绥热察军区进入一年一度大休整,军械更新的动作不慢。
    武城、大同两座军工厂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后,在产能的提升上进步飞快。寻常的步枪机枪均有生产。
    炮弹、子弹的生产线完备,且有大量的人手参与。
    别小看后方,妇女、老人、孩童都被动员起来,靠着人力提升产能。
    几个妇女加老人,就能制造手榴弹。
    最艰苦的时期,大家地干劲儿却依旧十足,不怕苦不怕累。
    正因为小鬼子的侵略,让我们的民族意识觉醒,能够同仇敌忾,共抗小鬼子。
    若是全民一心,任何人休想站在头顶上作威作福。
    军工建设方面也有提升,
    大同的拖拉机厂、武城的战车工厂都率先实现了一件事情,可以打造军工常用设备。
    加强了军工厂的生产能力,利用机械母床,实现生产必须的设备跟工具,生产出高精度的机床。
    有了高精度机床后,就可以生产各种零件,进一步加强工业生产能力。
    从零到一的建设完成后,扩展就纯粹是规划问题了。
    培养工人,建设新的厂房跟生产线。
    大同地区有个好处,煤矿铁矿它都有,提炼的成本高一些,耗费的人力高一些。
    很多人不要工资,给一口饭吃,跟老黄牛一样干,为了革命,为了战争,为了胜利。
    这才是丁伟隐藏的财富,有军工生产能力,才能摆脱外面的封锁跟限制。能够自造枪炮,才能挺直腰杆做人。
    手枪、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的性能并不是世界一流,比不上小鬼子的枪械质量。
    但只要能自产自造,就能源源不断的供应部队。
    生产的武器装备,优于以前的老套筒,质量上来后,也只是比日械差一点罢了。
    像大同造轻机枪,按照捷克式的图纸制作,性能优于鬼子的歪把子。
    两者相差的,不过是工业化能力罢了。
    这些技术并不是多么难的东西,走出了第一步,一切都不是问题。
    后方多个军工厂,产能都在提升,炮弹跟子弹的输出能力提升3-5倍。
    其一是丁伟绥热察军区解放的地盘够多,整个华北地区的形势也一片大好。
    掌握的人口资源增加了,军工厂可以扩建,增加人手等等。
    其二是小鬼子的封锁漏洞百出,很多伪军汉奸为了发财,从封锁区内运输违禁品,大量的输送到后方卖钱。
    像一些电子管、精密仪器等等,以前想买都买不到,现在可以去黑市上碰运气。
    良性循环,八路的军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后,可以武装更多部队,提供更多弹药储备。
    进一步消灭日伪军兵力,解放县城,解放地方。
    进一步获得人口支持,获得更多的抗战物资。
    豫湘桂战役持续到了12月份,华北、东北这边休养生息,扩充根据地,策反伪军,攻打炮楼。
    解放的地区越来越多,鬼子只能守在城内,成为一个个孤立的点。
    点与点之间,难以形成贯通。
    交通线完全阻断,被游击队拦腰切断。
    八路发展壮大,兵力增长迅速,从四五十万人迅速的突破到八九十万人。
    按照这个速度,到明年这个时候,保守估计得有上百万持枪武装。
    山城方面,西皮先生的状态也还行,拿到了一大批美械武器装备,好东西啊。
    再加上精锐部队逐渐回国,加入到反扑中来。
    使的局面出现了新的变化。
    小鬼子打不动了,后勤严重不足,供应不上。一号作战的目的是打通大陆交通线,如今的情况却是交通线进一步崩溃。
    后方的物资难以供应,前线的鬼子已经吃土了。
    进攻不下去,转而向后方撤退。国军局部反攻,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溃败终于接近了尾声。
    南方依然有阴雨,而北方则是冬夜漫漫。
    除了日常巡逻的士兵外,荒野罕见有活人。
    就算饿急了的狼,也不愿意在雪地里溜达,朝着天空嗷嗷叫,声音凄惨。
    丁伟的临时司令部所在,有整个营的兵力驻防,确保司令员的安全,确保前线指挥部的安全。
    穆连城的侄女也到了这边,拿到了一些医用物资,想办法运到了热河地区。
    这是八路紧缺的,一枚消炎片,可以挽留伤兵的性命。
    而维生素片等,也能为体质变弱营养不足的伤兵提高恢复能力。
    周卫国等人识趣的离开,傻子都能看出来,穆晚秋对司令员感兴趣。
    看他的眼神,都快拉丝了。
    否则怎么会冒着风尘,从天津跑到东北来。
    明面上说物资交易,心底里不就是想多看一眼。
    女人看男人,只要看对了眼,为他死心塌地都愿意。房间内有电灯,昏黄的光照射下来。
    一杯简单的咖啡,上边点缀了几粒珍贵的糖。
    丁伟端起来品尝了一下,随后咂摸着,现在这玩意儿属于小资的情调,从外国引进来的饮品。
    日后,这东西就成了牛马的必备。
    加班熬夜的神器。
    “天津地区的日军频有调动,对哨卡的严禁程度有所下降。日本人是真的要败了么?”
    丁伟呵呵一笑,小鬼子败亡是早晚的。
    “侵略者必然失败,且这个时间不会太远,助纣为虐者,该好好想想后路了。”
    穆连成能看出鬼子要败亡,认为这是两三年的事情,再不济也来得及脱身。
    穆晚秋则感叹自己的身份,大汉奸的侄女,要被多少人戳脊梁骨。而丁伟呢,是军区的司令员,两人一个在光明之中,一个在光明之下。
    她带来了一件唱片机,放上低缓的音乐,想请丁伟跳一支舞。
    正如在舞厅里,她亲自教他那般。
    灯光照耀着两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晃晃悠悠的。
    突然间,情不自禁的抽泣一声,穆晚秋抓紧手指,往前凑了上来。
    脸颊贴在丁伟的肩膀处,跳舞的步伐晃动着,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一身旗袍的小娘们扑在怀里,比穿越前的按脚的小姐妹漂亮多了。旗袍女人,还非得去民国才能穿出味道。
    让现代人去穿,真少了那股味道。盈盈一握的腰肢,淡淡的芬芳味道。
    当什么坐怀不乱的伪君子,漫漫长夜,不上白不上啊。
    周卫国提前支走了值班的士兵,房间内有声音摇曳,低沉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