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再次进山寻山货
作者:平凡的青菜   穿越悲惨生活之得过且过最新章节     
    等麦子都种到地里,新庄营的第一间砖瓦房矗立起来后,上湾和下湾再没人敢提要看赵里正的笑话。相反地,谈论起此事,谁不满脸艳羡?
    瞧瞧那些流民,当初可都不想接纳来着。如今麦子种下了,房子也盖起来了,这可都是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现在哪个不对赵里正毕恭毕敬,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老爷子,作为族长,从不颐指气使,吆五喝六,而是平易近人,想着法子的帮助大家。
    一时间,里正叔和老爷子在村里赚取了不少声望值。
    而我,投进去也将上百两了,却还没见到回报,倒是收获了一张张打满叉号的欠条。
    老太太看到这些纸却高兴得很:“都是免费的长工啊!你们说,他们要是跑了,那房子、地是不是就成咱们家的了?”
    老四媳妇质疑道:“娘,他们怎么会跑,到哪儿还能找到像咱们这儿这么好的条件?那些又给房子又给地的,哪个不是被骗过去做苦工的。咱们这儿可是实打实,从没亏待过他们。”
    老太太一撇嘴:“就是,能在咱们这儿落户,是他们三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舍不得走呢。对了,老二媳妇,咱家去年山货卖得不错,你什么时候再进山弄点回来,这些免费的长工可还没给咱家干过活呢,想想就亏得慌。”
    “行,一会我回娘家找秦叔他们商量商量。”
    兜里只出不进,确实愁人。要不是还有面馆和酒楼的进项,替我分担一下大伙每月的工钱,真是要入不敷出了,所以坚决不能放过任何变现的机会。
    立马就找到秦叔:“叔,咱春天种的那些山药怎么样了?”
    “我正想跟你说呢,挖完红薯后,我也刨了几颗山药。用山药豆种的,比较细,我觉得还得再长一年比较好,那些用块茎种的,还不错,可以收了。”
    “叔,不如今年我们再进趟山,多弄些回来,明年春天就可以种满整个山头了。”
    秦叔问道:“那你准备去多少人?打算呆几天?”
    “十几个人吧,怎么也得三天。”
    秦叔想了一下说道:“这么多人就只能找个山洞过夜了,正好我知道一个,离着挖山药的地方不远,以前也在那儿过过夜,地方还算是安全。”
    “好的,秦叔,你和大哥带路就行,我这就去组建队伍,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砖厂这边只有一组人干活,有赵大、赵二帮着看着,大哥也能腾出手来。
    我又来到村东,让里正叔给拨一组人跟我进山一趟。
    正好地基都打完了,这些人从山里回来再加入到砌墙的队伍也不耽误事。
    这么多人进山,怎么也得多带些东西回来,背篓,麻袋、草绳都拿上。山药不好挖,二栓将铁铲,铁镐,柴刀都背上了。
    考虑到得在山里待三天,索性带上锅,也能做点热乎吃食。碗筷就不拿了,到时砍些竹子凑乎用吧。我还拿了个毛皮的褥子,晚上也能盖盖,老太太还让大嫂给准备了好多饼子,又兜了点咸菜,吃食什么的都装在我的小背篓里。
    老太太说道:“你这出去一趟,都赶上过日子了。还没进山,背篓都装满了,你还能带点什么回来。”
    我讪讪道:“娘,本来我也背不动,不过我可以指挥。”
    “你也就是动动嘴皮子的能耐了。”
    我心说,除了动嘴,我还有脑子好不好?我那空间里除了些吃食和备用物资,大部分地方都腾了出来,能装下的东西可不比别人少?
    一大早,二栓、顺子、三妮和我就来到村西,辛庄营的8个人也都到了,竟还来了2个妇人,一个是宋大嫂,一个是周山媳妇。
    这宋大嫂是个寡妇,很是能干,要不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带着老人孩子一路奔波逃难到了这里?
    还有那个周山媳妇,也是一个干活的好手。男人在家排行老二,夫妻俩成婚3年了还没个孩子,很不受婆母待见,在家里是最勤快的。
    这些八卦消息,都是老太太告诉我的。她每天在村东帮着卖饭,一有机会就跟那些人唠闲嗑,谁谁家啥事,知道的贼清。大家都住在窝棚里,不隔音,说话声音一大就被别人听了去,有啥家丑也遮不住?
    宋大嫂是个泼辣的性子,走到我面前直接说道:“我和青妹子也想跟着一起去,她男人也在,不会给你们拖后腿的。”
    我考虑到正好路上可以给我和三妮作个伴,于是便爽快的答应了。
    一行十六人就这样背着背篓进了山。
    现在已进入十一月份,深秋的山林里到处都是落叶,红色和黄色交织出各种惊艳。
    秦叔和大哥在前面领路,我们四个女人在队伍后面跟着,二栓和顺子垫后。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进山,队伍走的不快。
    我一边注意脚下的路一边四处搜寻,反正要待上3天呢,也不怕浪费了时间。
    看见板栗树,停下来,大家就捡拾一阵。不管是柿子、山里红、苹果还是花椒,看见什么都通通不放过。就是地上的野韭菜,也让大家停下来将上面的种子薅走。有时看见远处一片红,绕远路也要将上面的果子摘下来带走。如同蝗虫过境一般,不放过一口吃的。
    就这样走走停停,还没到挖山药的地方,天就快黑了,看来今天挖不成了,秦叔只能领着众人直接去了山洞处。
    洞口不大,还很隐秘,要不是有人带路,不好轻易找到。不远处有条溪流,洗脸、做饭不成问题。
    让大家将今天的收获按照种类的不同分别装进几个麻袋中,人多就是力量大,即便少的也有半袋子,韭菜籽还装了一小布袋呢?怪不得常说靠山吃山,第一天的战果就收获满满。
    二栓和顺子俩人顺路打了一只兔子和一只山鸡,还捡拾了一窝野鸡蛋。鸡蛋留着早上煮粥吃,晚上喝肉汤。清洗干净,剁成小块,加上菜干、豆腐干和盐巴,熬了满满一锅。配着饼子吃,既好吃又顶饱。
    要是再有挂面就好了,下点进去,妥妥的肉汤面。回头不忙了,可以研究研究,带上出门会方便很多。
    大家中午只随便对付了两口,虽说是记工分,不用专门管饭,但吃饱了才能好好干活,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
    虽说碗筷都是临时削制的,但一点也不影响食物的美味和吃饭的速度,很快,一大锅就吃了个干干净净。
    晚上,在洞口处燃了几堆篝火,男人们轮流守夜,我和三妮靠在一起,盖着毛皮褥子,竟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第二天一早,吃过热乎乎的鸡蛋粥,大家就朝着挖山药的地方去了。昨天摘的都留在了洞里,轻装上阵,反正晚上还得过来住。
    总共分了两组,一组捡山药豆,一组挖山药。我先将附近的果树扫荡一空后,才开始捡拾。挖山药真是个力气活,这些汉子,轮换着忙活了一天,平均一个人也才挖了不到50斤。还好来的人多,凑在一起,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回到山洞,将山药一根根码好装到背篓里,山药豆竟整整装了6麻袋,这得有上千斤了吧?断裂成小块的也没舍得扔,削了皮,扔到肉汤里一起煮。
    看大家都很喜欢吃,我许诺道:“回头都给你们分点。不过我还要留着做种,可能分不了太多。等回头咱村附近的山里都长成了,以后再吃就方便多了。”
    第二天一大早,男人们竟又去挖了两个时辰,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山,这也太敬业了。
    每个人的背篓都是装的满满的,汉子们还格外多挑了个扁担。等浩浩荡荡的队伍进了村,谁看见了眼都热:“这是大丰收啊?”
    老太太更是乐得只见牙不见眼,赶紧帮着打开东院库房的门:“快,放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