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羊祜献计
作者:画凌烟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最新章节     
    三月初一,寿春。
    “将军,此次事关重大,太傅再三强调务必要阻止蜀军。”曹魏太常羊耽很严肃地说道。
    “下官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丘俭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他心中虽然不满司马懿,但对于此次出兵,他举双手赞同。
    “目前已经有一万大军出发,先前往合肥。”
    “粮食够吗?”羊耽问道。
    “合肥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但此次情况特殊,既然我军以威慑为主,兵马先行也不是不可以,先造势,让蜀军的斥候看到,使蜀军主力知晓我们已经出兵,心生忌惮。”
    “将军果然深谙兵法。”羊耽忍不住赞叹。
    随即,羊耽笑道:“为将军引荐一位人才。”
    “哦?”
    “这是我的侄儿羊祜,从小酷爱兵法,仰慕将军已久,希望来将军这里谋一份差事。”
    “在下羊祜,参见丘将军。”
    丘俭看了一眼前面这个面目俊秀、气质斯文的年轻人,他颇有些惊讶此人的不同寻常。
    至于哪里不同寻常,他一时间也说不出来。
    “我这里正好缺一个参军。”丘俭很客气地说道,“可以先从参军做起。”
    “多谢将军的赏识,我不敢辜负将军对我的期望。”
    丘俭知道这个羊祜其实是司马懿安排到自己身边的一个眼线,但他没有拒绝。
    他也无法拒绝。
    司马懿现在正在疯狂地安插自己的人到地方。
    理由很充足:防止蜀人的细作。
    尤其是王凌投奔江陵之后,司马懿对地方上的清洗,以及控制,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凡是有人敢有微辞,洛阳必然会有一些关于蜀人细作的风声传出。
    于是过不了多久,吏部就会翻阅此官员过往的政绩,然后也发表一些言论。
    再过一段时间,这个人一些奇怪的言论就会被公布于众。
    至于哪里来的那么多奇怪的言论,这一点丘俭非常清楚。
    是否有奇怪的言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权在司马家手里。
    这是政客的天然优势。
    不公开,不透明,就能出现大量暗箱操作,以莫须有的罪名来排除异己。
    丘俭已经深刻体会到当下大魏朝堂上下的变化。
    他甚至认为王凌投奔江陵,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丘俭又说道:“既然如此,今日便与我一同去军中查阅军备。”
    “喏。”羊祜说道,“不过下官有一个疑惑。”
    “什么疑惑?”
    羊祜道:“若是此时此刻,建业已经被攻克了,我们该怎么办?”
    羊耽立刻道:“将军,我这侄儿平日说话轻狂,你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丘俭却很认真地问道:“为何会有这般想法?”
    “我与太常连夜赶至扬州,此番各路皆发大军,只因为武昌已被攻破,武昌能短时间被攻破,为何建业不行?”
    这下羊耽和丘俭一时间都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可能性微乎其微。”羊耽勉强露出了一个笑容。
    他庆幸自己的侄儿这话还好不是在太傅面前说,否则恐怕大祸临头。
    “那若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正在三人议论之间,羊耽之子羊瑾急匆匆赶来。
    “父亲,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羊耽脸色有些难看,他其实也挺喜欢自己这个儿子,但儿子每次跟羊祜一比起来,简直像个弱智。
    每次都想抽他。
    羊瑾道:“我们刚接收到消息,建业城失守了!”
    “你说什么!”羊耽大吃了一惊。
    “建业城失守了!”
    丘俭也愣在原地。
    羊祜错愕地喃喃:“果然啊……战局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那濡须坞的吴军呢?”丘俭问道,“前几日不是传闻濡须坞的吴军已经行军了吗?”
    “尚不得而知,但建业失守,这件事千真万确,好几个斥候先后汇报。”
    “兹事体大,再探!”羊耽道。
    谁都不敢轻易相信。
    建业失守?
    那可是灭国啊!
    江东的势力深厚,当年太祖武皇帝都铩羽而归。
    怎么可能如此快被灭国?
    这一日,魏军几乎出动了所有的斥候,那些斥候密集地向建业方向狂奔。
    大概从三月初五起,寿春连续多次接到了同样的情报:建业失守了!
    寿春的曹魏军方高层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接下来的消息,已经没有任何意外。
    甚至有从吴国逃过来的官员,在三月上旬进入寿春。
    建业失守的消息,才彻底被证实。
    羊耽赶紧跟司马懿写汇报。
    他一边写,一边苦笑:“荒唐!实在太荒唐了!一个月被灭国!我大魏数十万兵马都已经行动,如此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
    羊祜却在沉思:“伯父不应该这样写,伯父应该谏言江陵与襄阳之利。”
    “嗯?”
    “我说伯父应该谏言江陵和襄阳之利。”
    “为何?”
    “李济安能如此快速灭吴国,与在江陵施行的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你是让我大魏再一次学习?”
    “是的。”
    “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
    “被某些人指责是蜀人的细作?”
    “你知道就好!”羊耽放下笔,很严肃地说道,“这件事休要再提。”
    “您可以跟太傅写密信,不要公开,蜀人细作说,是给外面的人看的,太傅心里有数,太傅还是希望我们提一些有用的策略的。”
    “那得冒很大风险……”
    “您可是太常。”
    “我……”
    “伯父,废除纸钱,不代表不能大力推行铜钱,商业创造的财富,比种田多得多,现在国朝四处军费用度紧张。”
    羊耽想了一下,说道:“好,我按照你说的写。”
    羊耽写完,还把信给羊祜看了一遍,等羊祜觉得没问题,他才命人往洛阳送。
    羊耽担忧道:“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呀,我们学习江陵,可建业已经被李济安拿到手。”
    “其实局势的化解不算难。”羊祜道。
    “贤侄有何妙招?”
    “李济安是臣,臣子收回了荆州,现在又拿到了扬州,手中的郡县,比刘禅的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