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默默流泪的高顺
作者:锦之若西   三国:无限爆经验的我无敌了最新章节     
    当然,战斗军团的三万人,现在也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时陷阵营的士卒,就派上用场了。
    刘斌将陷阵营八百士卒全部分摊下去,作为军队里的标杆。
    让这群被选出来的军中精英们,知道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能更有提升的动力和压力。
    因为,陷阵营的福利,就是这些人听了也要流口水。
    陷阵营吃的不仅顿顿有肉,而且是牛肉!
    这年代耕牛的作用有多大,大家都清楚,甚至善杀耕牛都是犯罪。
    甚至一些当朝大员两千石,家里也不敢说顿顿有牛肉吃。
    那么,想要吗?想要就去玩命训练吧!
    不玩命,还想吃牛肉,吃屁去吧。
    这算什么呢?这恐怕就只能是偏爱了吧!
    刘斌表示,自己就是要区别对待。
    牛肉不仅能增强体质,更能提升陷阵营的荣誉感。
    这才是最重要的。
    军人就要有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包括战斗军团,出去后在别人眼中,也同样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这种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可以在战斗中,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曾经的黄巾军只能算乌合之众,一击即溃。
    在古代冷兵器作战和医疗后勤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士兵的伤亡率超过百分之十作战体系就近乎崩溃,百分之三十基本就是极限了。
    超过半数而不溃败的,在历史上也不多见。
    而能够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部队,才能够被称为铁军。
    而陷阵营,就是这样一支铁军。
    主要还在于他们的统帅,高顺就是这样一个死战不退的性子。
    陷阵营每一个都是宝贝,刘斌可是舍不的拿出去随便乱搞。
    像现在这样带带兵,传授传授经验,以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千带万,最后整个战斗军团都是铁军。
    如果真有三万人的陷阵营,他就不用退守益州了,至少也得把荆州给也一起拿下来。
    至于被剔除出去的近十万人,原本就是滥竽充数的。
    除了年龄达标外,其它的一律不合格。
    现在剔除出去,免得死后送死不说,还影响军心士气。
    这些人打仗虽然不行,但是不可多得的现成劳动力。
    所以,回家种地吧!
    给你们田,帮你们盖房子,没媳妇的抓紧娶媳妇,娶了媳妇再生个娃。
    老婆孩子热炕头,多美啊,是不是。
    刘斌也开心,养部队也得要钱啊。
    这些人顺便还能开垦一下荒地,增加一些税收,也算为黄巾军贡献一份力量了。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益州还算稳定。
    而且从荆州不断涌来新的流民,刘斌照单全收,并让荀攸做了妥善的安置。
    荀攸,“这种脏活累活我熟,但是我是谋士啊!这事以后还是交给我族叔荀彧吧!”
    不过相比荀攸的郁闷,高顺表示自己已经可以哭了好吧。。
    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辣莫多孩子,一下子全给分走了,主公干脆把我也撤了得了。
    如果真是壮烈牺牲了,他绝对不会难过,而且自豪。
    有时候生离比死别,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不是猛男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处。
    这种无声滴落的破碎感,才更加让人心疼。
    刘斌也觉得这事挺不地道的,所以打算安慰安慰,
    “顺儿啊,你看这其实是好事不是,以后这三万人都成了陷阵营,才算是发扬光大了。”
    高顺其实是有字的。只是让他这个现代人有些难以启齿。
    高顺字孝父,可能是自己太过狭隘了,所以还是叫顺儿吧!
    此时的高顺,露出了荀攸的同款表情,“你是主公,你高兴就好,反正我说了也不算,阻止也阻止不了。”
    “咳咳,这孩子,咋还学坏了呢”刘斌假装干咳两声,准备不继续逗他了。
    “我这还有千人的警卫排,你要不要”
    能将自己情绪表现出来,而且即便受到如此对待也不过激,证明高顺对自己的忠诚度,还是蛮高的。
    所以,他决定让高顺担任自己的警卫团的团长。
    是的,他决定改革军制,既然改就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借鉴后世的编制,班排连营团师军,来分派。(看清楚了,只是借鉴不要杠,没有旅,这个下章说)
    这种类似的建制其实古代就已经有了,比如吴起的魏武卒。
    魏武卒的编制体系相当严谨且灵活。
    五人组成一伍,由一位伍长负责领导;两个伍合并成什,设什长一人统率;五什汇集为屯,屯长则负责屯的管理;两个屯构成百,设有百将一人统领。
    当兵力达到五百人时,会设置五百主一人进行管理;而兵力扩充至一千人时,则增设二五百主一人。
    值得注意的是,“二五百主”亦被称作“千人”,意味着一千人构成一个基本的作战单位,类似于现代的一个团。
    在战争时期,魏武卒的编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一位将军负责指挥整个作战单位,确保各级将官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这种编制不仅体现了魏武卒指挥系统在作战中的高效与灵活,更使得整个军队如同身体各部分一般协调运作——如脑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
    即便在战败的情况下,魏武卒也能迅速重组军阵,无论士兵是否相识,各级将官的存在都使得军队能够迅速恢复战斗力,重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反击。
    不过,刘斌认为这种编制人数太少了,不适合当下的作战。
    所以才取消了伍长,直接什长起步,也就是班长。
    考虑到,以后的战斗,不只是短兵相接,需要多兵种的配合。
    比如弩兵,盾兵,长枪兵等。
    在自己的设想里,今后以弩兵远程杀伤性武器为主。
    不是短兵接战打不起,而是远程更具性价比。
    而且,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能像魏武卒或者是陷阵营一样。
    虽然他很想,但是不现实,魏国魏武卒的灭亡,就又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是建造成本高,且培养周期过长,真正的灵魂是这些像陷阵营一样的老兵。
    这可是十多万黄巾军里才选出来的800人啊!
    一旦损失过重,短期根本无法补充。
    你就算再流弊,也要被曹老板的八十万大军磨没了。
    而且,人家死多少其实也不大心疼,可以随时补充。
    陷阵营的人,每一个都是宝贝,每一个都弥足珍贵。
    所以,需要在精兵和人多势众之间寻找一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