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黄晔谷
作者:萦瑾清   符氏仙族,仙道永昌最新章节     
    自乌焰门与余家开战算起,已经过去了月余时光,这两家似乎在有意控制着战场的范围,参战修士大多都聚在池昌山周围厮杀。
    不过战场范围能控制,战事烈度却是一直居高不下,仅在过去的月余时间内,两方战死的练气修士相加起来已经不下四十人,淬灵修士与凡人兵卒更是不计其数。
    也正在这种情况下,余家一直不曾分心来关注北炎山周围的战况,也就导致明玉、倨昙两山仍旧围在杜松岗与菊茵原之前,迟迟不愿意推进战线。
    反观玉灵山这边,真正论起来,最初派出的不过是调训尚不足三月时光的千余兵卒,以及邰炎山、石渠谷两处的族兵所组成的两千余人的‘联军’
    若说实力,其实本不算强大,与明玉山、倨昙山两家的族兵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无奈的是,玉灵山的前进之路实在太过平坦,挡在联军前面的只有一些淬灵小族,而他们在面对有台明亲自坐镇,并有十余名淬灵修士担任将领的玉灵山联军时,可以说是毫无反抗之力。
    在这种碾压性的实力之下,联军已经慢慢蚕食下了两个小族,兵卒人数也由最初的两千人激增至三千余人。
    台明一身绛衣,端坐于军帐将位,静心研读兵书,帐下则分列着十余名高矮不一、身着甲兵的武士。
    这些人都是他从岩鳞帮中带回的亡命之人,大多都有些搏命的武艺傍身,少数几个有着淬灵四五层的修为。
    这些人先前负责训练士卒,如今列在台明帐下,虽然并无统兵之职,却是其令行全军的心腹耳目。
    星月尽皆隐退,又是一个暗淡夜晚,远远有几个淬灵修士向中军帐处靠近。他们几个彼此推来搡去,好一番推举后,才选出了一名青年上前。
    这人行至大帐之外,恭声拜道:“将军,末将祝明菱请见”
    帐内的台明听了动静,微微颔首,旋即便有一名武士踏出帐外,将祝明菱唤入。
    台明将兵书放在身前桌案上,抬首看他一眼,淡声道:“何事?”
    祝明菱躬身拜下:“启禀将军,军中众将请命,以为当速速攻下黄晔谷,如今大军逡巡不进,恐怕于战不利。”
    祝明菱的声音低沉平缓,几乎没有起伏,台明的目光却随着他的话语悄然变的冷厉,语气仍旧平淡道:“于战不利?莫非本将不知兵事?抑或...你祝氏子贪功乎?”
    这话语平平淡淡,却如同催命亡音,祝明菱遍体生寒,立刻跪倒于地:“末将绝无贪功之意,望将军明鉴。”
    台明静默不言,灵识放出帐外,远远可见在外等待的四人不断眺望向这边,他双眉一撇,已经认出了这几人的身份,冷声道:
    “因祝采怡之故,本将特以你祝家之兵监看这两家的降将,不想你这蠢猪一般的脑子,却被他们几个耍的跑到本将面前来卖弄愚昧。”
    祝明菱跪身听着,眸光一转,已然被台明这话慢慢点醒了来,当即悔恨拜道:“末将利令智昏,望将军责罚。”
    “不看祝采怡面上,早叫你尸首分离”台明又骂了一句,令道:“传本将令,左营千夫长祝明菱,左营百夫长齐休、齐络、万帆、万郎同降士卒,调至中帐外听令。”
    旋即又点了帐下两名有修为在身的武士,令道:“即令彭陌代祝明菱千夫长之职,彭生及祝和朔任汝副将。左营短缺百夫长之职,由汝三人同举人才后,报呈本将,复予任命。”
    台明令毕,帐下当即有两名身材短小干瘦、面容狠厉的武士一同踏出,齐齐拜道:“末将领命!”
    祝明菱亦低声拜道:“标下领命”
    待三人依次踏出营去,他悄然以灵识探查帐外齐、万两家的四名降将,见其面上显示惊异,复又悔恨,而后一副无奈之态的与祝明菱同在帐外侍立,这才安心收回灵识。
    他看着面前铺展的图册,紧蹙的双眉缓缓舒展,暗自思忖道:‘邰炎山在攻掠万、齐两家时得功远不及石渠谷。
    我顾及着两边的平衡,故将散卒编入石渠谷的右营,万、齐两家的精锐降卒却尽皆编入祝家的左营。这番安排却不曾思索到齐、万两家新降,亦是立功心切,才弄出了这番乱糟事。
    不过如今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叶家挡在前路,军阵若再推进,便要到北炎山脚之下,届时玉灵山独自面对宋家的反扑,恐怕白白便宜了倨昙山与明玉山。’
    正当他思索时,耳中却突然听到一道传音:“‘菊茵原’已破,赵家长驱直入!”
    ‘元沐!’这声音很熟悉,正是与王虎一同负责情报之事的刘元沐,台明微微颔首,轻声道:“传帐外五人进帐听令。”
    临近帐门的一名武士当即踏出,五人以祝明菱为中心,左右两侧分列万、齐两家的四名修士,恭声拜倒:“拜见将军”
    台明微微颔首,面上浮出一丝笑意,轻声道:“我知你等思功心切,这里正有一桩功劳要你们去做。
    大军在黄晔谷前停滞七日,镇内的情况还不十分清楚,本将欲让你五个戴罪立功,同往镇内探查叶家军情。”
    祝明菱身后四人各自对视一番,看着祝明菱激动拜下,他们亦随拜道:“谢将军,我等愿往”
    看着五人复又退去,台明对帐内分列的武士道:“你等退去歇息吧”
    “是”
    当众人退出,帐内只余下台明一人后,身着黑衣的刘元沐终于显出身形,他轻声问道:
    “何必派这几个降卒去探,王家如今堵在杜松岗前,得了赵家的消息后,必然也要进兵,凭他们几个,若是有异心,恐怕白白耽误了军情,不如我亲自去走一遭。”
    “王家实力大损,绝不会因赵家长驱直入而贸动,玉灵山一日不抵达北炎山脚,王家就绝不会进兵过快。”台明微微摇首,并道:
    “而且这黄晔谷叶家是宋家的死忠,山上是收降不得的,偏偏其又体量不小。族中几代传承,虽然没有练气修士,淬灵却有十余名。
    这种年代久远的小族之中,未必没有能够对付练气的底蕴,这等风险我们还是不冒最好。
    再者,前番对付万家、齐家时,两处几乎不曾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就降了,练兵之效尚未达到,北炎山之前只剩下黄晔谷,这个机会还是不宜放过。”
    ......
    黄晔谷地势低洼,怪石嶙峋,故而人烟十分稀少,谷内则灵机丰沛,养活了世代盘踞于此的叶氏及其数千仆众。
    大军停驻于此的七日内,台明先后派出了十余名探子入谷内探查,但成功返回到他营中的只有三人,余者尽皆失了音讯,而这三人也不曾探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五人离了军营后,为减小目标,彼此分开,各自独行向黄晔谷方向。
    祝明菱身着一身黑衣,近乎与夜色相融,又有崎岖低洼的旷野做遮掩,几乎看不出行踪。
    他乃是祝采怡的长兄,比其年长十余岁,虽然天赋比祝采怡差上许多,凭着时间的积累,如今也勉强达到了淬灵四层的修为。
    有着修为打底,又习得一身武艺,在这嶙峋怪石之中来去也十分轻松,很快便攀下黄晔谷底。
    如今的黄晔谷,内为叶氏族地,外则围拢着叶氏组建的族兵。
    祝明菱觑见军营的轮廓后,法力向双眼灌入,让他足够看到军营外围把守的军士分布情形,虽然看到的都是些人影轮廓,却也足够他找到把守薄弱之处。
    探明之后,他顺势便想潜行过去,入这军营中查探详情。不过还不待他挪动脚步,在营后的叶家方向,突然有四道流光腾空而起,遁入夜色后又很快消失不见。
    ‘练气修士!’祝明菱瞥到这情形后,第一时间便以为是自己五人统统暴露,这才惹出这么多练气修士来抓。
    不过在渡过最初的惊恐过后,他很快平复下来,并飞速理顺了思绪:
    “叶家并无练气,况且抓我们区区五名淬灵,远不至于出动这么强大地力量,看这来往方向,恐是宋家修士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