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放榜
作者:夏正贰拾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最新章节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二月二日,惠风和畅,堤坝上的各色小花纷纷露出了头,张开身姿,随风摇曳,柳叶恣意张扬着枝条,垂落的空中,编织成舞者的裙摆。
    顺着咸阳城东干道直走,走到尽头,不远处有一道宽十来米的河流,河上横贯着五条能同时容纳五辆车驾并行的石桥,巍峨耸立在咸阳宫宫门前。
    此处平时是禁止百姓靠近的,但今日格外不同。
    赵吉带领着一队内侍从王宫里罗贯而出,有的手上奉着一沓厚厚的纸笺,有的则提着一小桶熬得浓稠的面糊。
    直至行过石桥,停在在石桥和街道中间的空地上,那里竖立着两块长长的木制牌匾。
    不少百姓和学生早已收到消息,在不远处围观。
    内侍们刷浆的刷浆,张贴榜单的张贴榜单,没一会儿,各个都累出一身薄汗。
    面糊严实的黏住轻薄的白纸,粮食的香味和纸张自身的草木香糅杂在一块儿,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起异香,引得前来围观的百姓不停嗅着鼻子。
    “快去给老师送信,科举放榜了。”
    “赵大哥,你快看,榜单快贴完了。”
    “李兄,赶紧擦擦汗水,看你紧张的,衣衫都湿透了。”
    “真热闹啊,俺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考试,要是我家小崽子也能去认字,长大给我考个名次回来......嘿嘿...”
    “我听说,这次榜上有名的都会被王上授官。”
    “还听说,官学门口贴着的公告你没看过吗?只要通过科举试,就能吃王粮了。”
    街道上,人潮汹涌,交谈声此起彼伏,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最前头那群身着咸阳官学校服的学生。
    内侍将最后一张纸笺贴在木板上,收好工具,转身面向街道那头的百姓。
    为首的内侍手里提着一面铜锣,内侍脸上带笑,扫了人群一眼,一击手上的木锤,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内侍的目光落到赵吉身上,等着他发号施令。
    赵吉立于队伍最前方,深吸了一口气,嗓音高昂:“开榜...”
    人群涌动,不少学生都做好往前奔走的姿势,争取冲到最前方,好找寻自己的名次。
    赵吉好似也被这紧张的气氛感染,掌心里密密麻麻冒起一层汗。
    最后深深注视了那群学生一眼,赵吉和内侍们朝着宫门走去。
    石桥两头特意派了几十名侍卫把守,不仅谨防百姓冲撞进咸阳宫,也是为了维持看榜秩序,免得发生踩踏事件。
    嬴政和林舒二人立在城楼之上,远远的望着石桥那侧的看榜百姓和学生。
    人潮鼎沸,隔得老远依旧能听到欢笑声与痛哭声。
    榜上有名者兴奋离去,落榜者,则满脸沮丧,颓然而返,还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在一旁评点,哪个上榜学生长得好看,名次又是第几,有无婚配?
    嬴政笑意盈盈,单手俯撑在城墙上:“你可知此次科举试录取的前三名有位女子。”
    林舒温润的鹿眼微眯,眸底闪过一丝涟漪,嘴唇轻启,吐出三个字:“许莫负。”
    “她很奇特。”嬴政把玩着手指上的玉扳指,语气中带着满满的好奇。
    林舒神情莫名,眼角用余光瞟了一眼嬴政高大的身影。
    【这就是逃不开的命运吗?】
    嬴政嘴角噙着的一抹笑僵住,林舒这话是何意?
    逃不开的命运?难道说,在前世,他和许莫负发生过什么故事?
    “你可了解许莫负此人?”嬴政试探的问道。
    林舒摇头,闭口不言。
    【也不知道史书记载的是不是真的,许莫负真的能看破天命,预言吉凶?要是她一眼就瞧出我的不对劲怎么了?】
    林舒心里直打鼓,穿越者一般遇见这种相师、神棍、得道高僧什么的,不是前途似锦就是大祸临头。
    可是她真的好像知道秦朝的未来啊!
    【要不偷偷派人旁敲侧击一番,问问许莫负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林舒自顾自的在心底琢磨,丝毫没注意到嬴政骇然中夹杂着几分狂喜的的眼神。
    许莫负居然能预测王朝兴衰,这样的人物定要牢牢掌握在他的手里。
    许莫负的父亲许望现任河内郡温城的县令,看来得想个理由把他调到咸阳来了。
    林舒背着手,指尖轻轻敲打着掌心,据记载,许莫负出生的时候手里握着一个刻有文王八卦图的玉块,不知是真是假。
    要是真有此物,不知能不能等到秦国逃过二世而亡的劫难后,送她回到现代。
    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一些特殊天象配合着神物,就可以扭转时空。
    看来得好好打听一番许莫负的生平事迹了。
    林舒想到许莫负,扭头无奈的瞥了眼嬴政,要是政哥知道他向许莫负问过命,可最后人家察觉到秦朝气数已尽,不敢去见他,直接给跑了,会不会被气死。
    话说回来,许莫负这个名字还是嬴政取的呢,怎的这次嬴政和许家明明没有交集,许莫负依旧还叫许莫负。
    林舒蹙起眉头,将现在这个时空发生的种种和历史对比。
    在原本历史上,是因为嬴政听说许莫负出生手握文王八卦图的玉块,觉得此女出生不凡,会给秦国带来祥瑞。
    于是赐予许家黄金百两,嘱托许莫负的父亲许望好好培养女儿。
    为了报答嬴政的恩情,许望给女儿起名为莫负,望女儿长大成人后莫负王恩。
    许莫负从小就展露出自己非凡的能力,过目不忘,学富五车,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随着年纪越大,已经找不到合适教导她的老师,为此,许望愁坏了。
    最后无可奈何之下,为了女儿的前途,许望带着许莫负前往颍川归谷山拜访隐士黄石公,祈求黄石公收女儿为弟子。
    黄石公是何许人也?
    就是那个三试张良后,将《太公兵法》传授给他的黄石老人 。
    作为张良的恩师,黄石公在当时可以算是秦国最为学识渊博的人。
    所以许望带着许莫负去拜访,想让黄石公教导许莫负,不奈黄石公闭门不出。
    正当许家父女要放弃之时,黄石公亲自上门送给许莫负一本《心器秘旨》,然后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