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作者:夏正贰拾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最新章节     
    城父郊野,秦国的玄鸟图案旗帜在空中摇曳,远处的平野上炊烟袅袅。
    李信带着他的十万兵马经过之前的混战再加上三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已经精疲力竭。
    等大锅饭烧好,每个人都双眼放光,如同饿狼扑食似的将碗中食物一股脑的吞咽入喉,丝毫不顾滚烫的烫水。
    李信席地而坐,周边围着一圈将领,他一边啃着烤好的面饼,一边在地图上比划。
    情况不对劲,昨夜一路行来,都不见楚军踪迹,项燕放弃淮北地界这么干脆的吗?
    一碗肉汤入肚,李信感觉五脏六腑都活过来了,他还惦记着淮南的王上呐。
    淮北这么安静,让他心更慌了。
    正准备开口今夜兼程前进,视线触及到地上四处瘫倒的兵士们,话到嘴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一张张疲惫的面孔展现在眼前,沧桑、困倦,无不彰显着他们已经快到了极限。
    李信自知疲兵不可行的道理,但是王上还在淮南啊!
    要是出了什么事,他万死难辞其咎。
    也不知道传讯兵将消息送到了吗?
    “报~~将军,后方发现我军斥候踪迹。”一名千夫长从远处奔来,高声喊道。
    李信将手中的地图收起,快步迎上去,目光欣喜:“是不是王翦将军的指令?”
    千夫长回想那队斥候的形貌和盔甲,确实是秦国的样式,颔首肯定道:“是的,将军。”
    李信直接翻身上马,朝着营帐后方奔驰而去。
    马蹄声渐近,激扬着滚滚的烟尘,李信偏过头免得吃上一嘴的灰。
    斥候见到李信,呼了长长的一口气,终于赶上来,他全身骨头都快颠碎了。
    一扯缰绳,身下的马匹慢慢停下脚步,五名斥候下了马,拱手抱拳行礼,将怀中的密信交给李信。
    李信迅速接过,当场撬开蜜蜡,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后呆愣在原地,不可置信的望着斥候:“王老将军要我停留在城父城,不要南下?”
    他一脸怀疑,要不是斥候们随身携带的印信和联络谜语都对得上,李信都要怀疑这是楚国派来的人呢。
    为什么?楚军都南撤了,他为什么要停留在这儿?(???3??)
    斥侯一噎,听到李信的问题没作回应。
    他就是个送信的,他怎么知道王翦将军的计划,这不是难为他嘛。
    李信也反应过来自己的问题有些刁钻,直接拿着信件调转马头朝主帐跑去。
    最大的一顶营帐内,李信和手下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坐在上首的李信眉目阴沉,靠在椅背上听着下面的七嘴八舌。
    无论如今心中是何想法,他都得停留原地。
    因为军令不可违。
    三日后,秦国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涉过平野村庄,奔赴城父大营。
    李信手握望远镜遥遥望见远处飘动的旌旗与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呼嗷~~”嘹亮又沉闷的号角声响起,全军肃戒,两军汇合的场面宏伟壮观。
    李信翻身下马,立于队伍前方等候王翦的到来。
    战马嘶鸣,马蹄声踏踏,烟尘滚滚袭遍旷野,金耀眼的阳光照射在兵士们的铠甲上,反射出一片银光,像是荡漾的水波。
    “参军将军。”李信带头,后面的将士们齐声喊道,声音响彻云霄。
    王翦端坐在高头大马上,背脊挺直,面容坚毅,只是看向李信的目光带着三分无奈三分责怪三分愤慨和一分的果不其然。
    在收到李信的信件时,他就知道要出大事儿,好在紧赶慢赶,终于将他拦了下来,没有让他直接钻入楚国的圈套里。
    他总算知道当初林舒为啥要给他写那样一封奇奇怪怪的信了,曾经的不理解变成了现在的无言以对。
    对于林舒为何会猜测出李信的行军路迹和楚国的排兵布阵,王翦现在没空多想,从前,以后也不会去想。
    活到他这个年纪,达到他这个地位,有些事没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做人嘛,难得糊涂。
    王翦心中哀叹一声,本是豪气万丈的少壮将军,怀灭国雄心而来,但行为处事还是放肆张扬了些,不懂得慎重。
    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要不是他将李信拦截下来,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大乱子来。
    李信啊,年少成名,军功赫赫,一路走来太过于顺风顺水,总得遭受一场打击才能学会成长。
    可王翦不忍心,当然不是心疼李信,他是心疼那些浴血奋战,用命拼杀的兵士们。
    一位大将的成长无不是伴随着血与泪,累累白骨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有的半路折戟成沙,尘归尘土归土,有的则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登顶。
    他老了,曾经一起征战沙场的同伴们,像王龁,蒙武等人,他们也老了。
    以后的秦国是李信,蒙恬、王贲那样的年轻人们的天下。
    王翦轻拍了李信肩膀,眸色晦暗的和他对视一眼,摇了摇头:“你呀,还是太年轻了些,可有的学哦!”
    李信神色一沉,心头狂跳,他对于老将王翦的感情很复杂。
    他尊敬这位军功显赫的老将,同时也是不屑的。
    王翦近年来的行事风格太过于保守,缺乏了锐力进取的果决。
    这是和他的作风完全南辕北辙,他曾不止一次在亲卫面前吐槽过王翦的犹疑。
    甚至觉得王翦无非是比他早生了那么几十年,要是他像王翦那样的岁数,取得的成绩一定比他更加优秀。
    但王翦如今如此诚恳的教导他,李信心底没来由的一慌。
    脑海中乱如麻,思绪纠缠,从空无一人的陈城到一路来毫不抵抗的村庄城邑,他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某条线头。
    马上就要解开,但是倏然间消失不见,又纠缠在一块儿了。
    王翦瞥了眼沉思的李信,垂头低声在他身侧说道:“请君入瓮。”
    然后挥舞着马鞭,一夹马腹,朝着大营奔去。
    李信浑身一颤,失神的抬起头望着王翦的背影,面容上是满满的惊讶。
    他终于理清那堆乱如麻的丝线了,找到被他忽视掉的细节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