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林家母子
作者:夜雨听荷   穿书不可怕,凭自己改掉炮灰命最新章节     
    林常青先把翁晓晓送回了秀水胡同,在回去的路上,把翁晓晓说得话反复又琢磨了几遍,越想越心惊,对翁晓晓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
    吃过晚饭,林常青破天荒地进了父亲的书房。
    书桌后的林智抬眼看看不成器的小儿子,又低下了头,继续看书,“你大哥进了考场,这几日家中上下都在给他祈福,你不准胡闹。”
    若是往常,听到父亲这个语气说话,林常青定要应承一声就开溜的。不过,今日有话要说,不得不硬着头皮留下来。
    “父亲,今日听朋友说了几句话,不太懂,想听听父亲的意见?”
    林智诧异地抬起头,仿佛不认识这个儿子了一般,见林常青一脸严肃,才认真起来,“说说看。”
    “大哥中了进士,父亲可是要走首辅的门路,为他谋求官职?可若是首辅大人......若是首辅倒台了,求他得来的官职会受到多大影响?”
    林智听着,眉头越皱越深,起身在屋里转了几圈,顺便把门关上,才又坐了回去,温和地说道:“你怎么看?”
    林常青还从没得到父亲这般相待过,一时有些受宠若惊,“朋友有句话是对的,他踩着别人上位,也终将成为他人的踏脚石。”
    林智修长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良久才露出一抹笑容,“你大哥若能进前十,直接入翰林,不需要我操心。若是考的一般,就给他谋个外放,在下面历练历练。”
    父亲这是不准备求到首辅门上了,林常青心中大安,“父亲英明,儿子也是多余操心了。”
    “不多余,你总算懂事了,为父老怀安慰。你那朋友见识不俗,只要人品过硬,可以好好结交一下。”
    原来被夸奖的感觉如此舒坦。
    洋洋得意的林常青无意间瞟见了父亲鬓角的一缕白发,心里沉了沉,他是该长大,为家里分忧了,“儿子不会再胡作非为,惹父亲生气了。”
    这儿子虽文不成武不就,但并没有为非作歹过,心性良善,看儿子被夸两句就高兴成这个样子,自知以前对他太过严厉却又关心太少了。
    “你大哥走仕途,家里的产业总是要交给你来打理的,用心学。早点回去歇着吧。”
    “父亲也请早点歇着,保重身体。”
    林智点头,挥了挥手。
    林常青行礼告退。
    从书房出来,林常青便去了母亲住的院子。
    父亲有两位贵妾,虽然多半时间都宿在母亲这里,但并不是日日都在。只要父亲不在,林常青就会过来陪母亲吃吃饭,聊聊天。
    杨氏三十六岁,个子娇小,长相富态,完全看不出是武将家出身,没有一点凶悍之气。
    杨琳的事情早晚会捅出来,林常青打算先跟母亲通个气。
    听完儿子的话,杨氏只是略皱了皱眉,少女怀春,少年慕艾,都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难成正果。
    “先瞒着吧,琳儿不会做什么有辱家风的事情。等下个月及笄之后,我先探探你舅母的口风再说。你外公只关注他孙子,对孙女没那么上心,琳儿的亲事全在你舅母身上呢。”
    由母亲做主,林常青自然不再多言,他也只是希望表妹能觅得良缘,过得幸福。
    “春意渐暖,少不了各种花会、马会的,你若有了中意的闺秀一定跟娘说,娘愿意成全你。只要人好,门第差点也不怕。”
    在母亲面前,林常青随意自在的很,这会儿正斜靠在暖榻上,一听要定亲,立马跳了起来。“娘还是先给我找个大嫂是正理,我才十七,着什么急?”
    杨氏笑笑,眼前要着急的的确是大儿子的亲事,因着科考,就把亲事给耽搁了。今年无论如何也要把人家给定下来,明年初就能成亲,不能再拖了。她早已看中了几个人选,只等着儿子点头。
    “找你父亲啥事儿?竟主动跑去了书房,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母亲不问,林常青本不打算说的,但是家里就没有能瞒过母亲的事儿,把对父亲讲的话又说了一遍。
    夫妻相处久了,习惯也相互影响,杨氏敲击了几下桌面,才叹了口气,“娘不喜欢应酬,更别提阿谀奉承谁了,但是,为了你哥哥能有个好前程,娘才搭上了首辅最疼爱的小女儿,本想请她帮着传传话的。唉,是我一叶障目了。”
    说到这里,杨氏露出一丝愤恨,“青儿,你知道这位夫人身上穿戴的是什么吗?”
    林常青不接话,等着他娘说下去。
    “哼,那穿戴比公主、娘娘们都要奢华,鸽子蛋大的东珠做耳坠,祖母绿的翡翠镯子,水头比贵妃戴的都强。都说首辅家低调,我呸!就差脸上明晃晃地写上我有钱了。”
    林常青惊呆了,首辅这么贪吗?出嫁的闺女都能堪比公主、娘娘,那首辅的府中该是何等境况?!
    不敢想。
    他们家侯爵世袭了三代,几辈子人也没存下这等财富,首辅上台不过二十年,就有此等风光,老皇帝绝对就等着把他养肥了留给小皇帝宰呢。
    不过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林常青连母亲也没说,只敢心里腹诽一下。
    “青儿,你这个朋友可交,若不是真心拿你当朋友,断不会在外人面前说出这等寻死的话。二十年前的顾家可比现在的宋家辉煌,结果又如何呢?只留下一根独苗苟活于世。皇帝年事已高,太子虽已成年,到底还势弱。新帝掌权之时就是宋家破灭之日,差不了的。”
    母亲的睿智不在父亲之下,看清楚、想明白,也就不会再为了一点小利而犹疑,林常青自然放心。
    “等空了带你那朋友来家里玩,我也见见。”
    小时候的伙伴不算,大了结交的任何朋友,还没一个能得到母亲认可呢,林常青有些诧异也有些自豪,“他小门小户的出身,怕娘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