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幸运还是不幸?
作者:夜雨听荷   穿书不可怕,凭自己改掉炮灰命最新章节     
    景明领着亲卫一直在离杨朔不远的地方等着,公子心里苦,有些话不会对他这个下人说,事实上也不会对任何人说。
    天气实在太冷了,再躺下去人都要冻僵,不得不上前去叫起杨朔。
    “走吧,回营。”杨朔甩开了要扶着自己的景明,他不能在任何人面前示弱。
    杨朔吹了几声口哨,一匹毛色发亮的大黑马就跑了过来,那是他的坐骑“神风”,翻身上马,踏行远去。
    春和、景明两个人合力才给杨朔脱下了全副铠甲,里面的薄棉衣早就被汗水和敌人的鲜血浸透了,变得又冷又硬,没有一点暖和气。
    但打了胜仗,杨朔整个人都是亢奋的。
    春和在后面帮着洗头发,揉搓的动作很快,因为屋里有火盆也是冷的。
    景明已经端来了一盆羊肉,还有一壶烈酒。杨朔用筷子叉住一大块肉就啃,还不忘嘱咐道,“你们也下去吃饭,饭后请五品以上的将官过来开会。”
    二人答应一声便出去了。
    两刻钟后,众将官兴高采烈地齐聚在帅帐。
    副将汇报了战绩,歼灭敌兵将共计三千五百八十二人,尸体已经就地掩埋。还缴获了三百匹战马。
    一年未出任何功绩,此战大获全胜,对得起百姓的供养了。杨朔起身,“我今晚就拟定战报,八百里加急送进京城,给各位请功。”
    “多谢将军。”众将起身,齐齐行礼。
    ……
    “漠北大捷,漠北大捷!”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没人敢耽误,直接送上了皇帝的御案。
    皇帝看后,龙颜大悦。
    每天上朝都吵翻天,就没有一件高兴的事儿,如今总算来了一个大捷,是开年的好兆头。当场给定北侯府赐下一对儿玉如意,又下旨着兵部给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甚至还想起了后宫被他冷落多日的杨琳,赐了一盒东珠。
    一连串的赏赐,忙坏了众人,但也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林智回府就把好消息告诉了杨氏,并让管家去打点贺礼。
    “我爹肯定要忙着迎来送往,明天我们再过去道贺吧。”
    杨氏不是不高兴,只是跟战场有关的消息都不简单,杨朔有没有受伤?大哥走后,他接管军营可还顺利?也只有亲人才会想到这些,而不是看重大捷能带来什么加官进爵的好处。
    “夫人说的是,我让管家去准备厚礼了,常青在家吗?在的话要他去送才好。”
    “儿子整日忙,我都好久没跟他说上话了。”说起林常青,杨氏有些抱怨。
    林智捻了捻下巴的一缕胡须,“这不是好事吗?长大知道上进了。回头有了空缺,我才好给他打点。”
    杨氏既为儿子上进高兴,又总觉得儿子心里憋着事,还是谁都不能说的那种!
    “我最近又找了好几个姑娘的画像,可儿子看都不看一眼,一点都不像他了。以前多少还给我点评点评,就算不喜欢,好歹是看过啊!”
    林常青过了年就二十岁了,是该定下亲事。
    “该不会喜欢上了什么人,怕我们不同意,才没说?”林智挑了挑眉。
    杨氏手一哆嗦,茶碗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
    外面的丫鬟听到动静,忙进来清理。
    等人都出去了,杨氏才开口说道:“你这么一说倒还真像!侯爷,若是这小子喜欢个小门户的好姑娘倒还是小事儿,可若是喜欢上不三不四的女子,怎么办?”
    林智摇摇头,“别吓自己,你找机会先问问吧,问清了再商量如何处置。只要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家,家世差点就差点吧,低头娶妻也没什么。当然,若能娶个高门妇也是好事。”
    夫妻这么多年,杨氏明白林智的心思。只是,日渐显赫的娘家,看不清的未来,杨氏不愿儿子去攀附权贵。
    伺候林智歇下就去了林常青的院子,进门的时候正好看到了送衣服的康宝。
    杨氏管着中馈,儿子院里进个小丫头,她必然要过问一番的。林常青当初只说是帮朋友的忙,坚持签了活契。杨氏见姑娘很小也就没再坚持定死契。
    “康宝,你跟少爷怎么认识的?”
    康宝不知道少爷对家里说没说翁晓晓的事情,不敢多嘴,“回夫人,奴婢是少爷朋友的义妹,因为无处安身了,才求少爷赏碗饭吃。”
    “哦?哪位朋友?他怎么没照顾你?”
    “翁晓。”
    这个名字,杨氏听着有些耳熟,应该听儿子说起过。
    “下去吧。”
    康宝行礼退出,在院门处遇到了刚回来的林常青。
    “少爷,夫人在屋里等您。”
    林常青点点头,让康宝下去了。
    揉揉眉头才进屋,想着亲娘肯定是又给他相亲了。
    “娘,若是看画像还是改天吧,我很累。”说着还打了个哈欠。
    “你坦白告诉我,是不是心里有人了?先说好,咱们家可不许养外室,要是有,赶紧给我处理了,被你爹知道,可仔细你的皮!”
    “没有,哪有什么外室!”林常青急忙否认道。
    “那是什么人?”杨氏坐正了身子,大有今日不说清就不算完的架势。
    林常青迈步过去,坐在了杨氏的另一侧,先伸手倒了一杯茶。
    他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不知道怎么提起翁晓晓,实在怕说了再无挽回的机会,拖着拖着就拖到了现在,看来今日拖不下去了。
    “娘,翁晓本名蒋笑笑,是原国子监博士蒋良才的长女。但是她们母女被蒋良才抛弃了,安排到乡下自生自灭。她母亲身体不好,只好来了城里谋生治病,可惜没治好,人早早过世了。不想跟她爹一起生活,都是自己写书赚钱养活的自己,德宝康宝兄妹是她救助的两个叫花子......”
    知道不说清楚,他娘肯定还会再去查,索性就把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杨氏张张嘴巴,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整件事情太过惊世骇俗了。
    按世俗的观念,翁晓晓属于大逆不道的不孝之人,可杨氏却说不出一个指责翁晓晓的词语。说到底抛妻弃子的人才该被天道追究,人们不该去责难一个自谋生路的孤女。
    可事实上呢,人人可能都是那道貌岸然的卫道士,说教起人来,毫不留情。
    喜欢上这样一个奇女子,对儿子来说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