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越州
作者:武文弄沫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最新章节     
    一轻局领导答应协调,由轧钢厂出面接待奈吉士的商业旅行团。
    但条件是轧钢厂要组织商业洽谈会,主动分享变革思路,外贸经验,甚至是外贸订单。
    李怀德也想了,思路可以分享,经验可以交流,但订单想都不要想。
    他比较护食,到自己嘴里的东西,谁敢动,他就咬谁。
    他答应领导的,到时候就说李学武不让,厂里领导也反对,反正订单不能分享。
    ???
    李学武:我成背锅的了?
    李怀德真是着急了,在羊城这几天,眼瞅着钱掉在地上都没人愿意捡的。
    有些单位死等靠要,外商不去主动问,他们就干坐着等。
    等外商主动,靠组织协调,见着人家有订单就伸手要。
    怕外商麻烦,怕组织责备,怕人家怀疑他们忠诚。
    怎么说呢,老李觉得以前自己也是这么个德行。
    可都来了羊城,见识了这么多场面,还是这个德行,那就是没脑子了。
    这些天轧钢厂三人组分头行动,或是联合行动,哪里有订单,哪里有合作,就往哪里去。
    白天忙不算,晚上也有招待。
    李怀德大手一挥,告诉李学武和景玉农,不要怕花钱请客,这点钱在订单面前指甲盖都不是。
    他正协调几个部的领导搞出口牌照,已经不满足于出口受限了。
    李学武也是觉得他白费力气,这个阶段,这种手续是真拿不下来。
    不是他努力不努力的原因,是形势不允许。
    整体收缩的经济形势下,怎么可能拿到外贸型出口牌照。
    他琢磨了好长时间,才弄出了一个外向型补偿贸易的弯路可以绕。
    先要直接走出口渠道,除非是跟进出口总公司打交道。
    而要想不受气,就得是五丰行那样的。
    可真要是有五丰行那样的企业,李怀德还用求这玩意嘛。
    他愿意支持东方商贸全品类代理轧钢厂的商品,就是想扶持起一个门面来。
    至少以后不用再通过五丰行来达成一些对外贸易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还得是规矩内活动。
    当然了,老李四处求人也不是没有用,以后真要是开口子,轧钢厂绝对能冲到前面去。
    未来口子刚开的时候,谁先拿着牌照,谁就是先进。
    他四处乱撞,意外的跟要进京的日商代表联系上了。
    听说轧钢厂跟日商签署了意向合同,上面的领导也很感兴趣,磋商轧钢厂与日商进一步合作。
    在这种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无疑是实验性质的商业合作,李怀德不愿意担这个风险。
    尤其是小鬼咂方面现在还没有正式建交,所以他没给准确的回话。
    不过回来后三人开会也分析了,每次谈合作,都会带来一定的商业窗口期。
    这个时期上面和外商都比较重视合作,尤其是商业方面的,更容易过审文件。
    所以李怀德就坐不住了,给京城那边打电话,安排回去后的行程和工作。
    周五,李怀德率队,景玉农、李学武陪同,携华清教授团队、汽车工程师团队,同一七厂、京城汽车厂、魔都汽车厂、羊城汽车厂等多家车企展开零部件采购协议谈判。
    而李学武以轧钢厂工业与贸易项目总负责人的身份,主持阶段性谈判进程。
    领导们坐在一起开会,谈的是战略思维,讨论的也都是大方向。
    细节谈判则是由李学武这样的专人进行负责。
    多个车企能坐在一起谈判,也是重、轻局的领导协调,想要看看供应链式的工厂能否立得住牌子。
    就像李学武在报告会上讲到的,轧钢厂的汽车制造厂只造核心科技,其余的都交给供应链。
    这条供应链现在来看是很薄弱的,甚至需要轧钢厂自己去组局。
    不过几个汽车厂的领导都看出了这个链条的前景和重要性。
    舍弃复杂繁琐高成本的制造工业,主攻组装生产,无疑会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没有零部件生产压力,没有协调库存压力,轧钢厂的造车流水线也就受自主生产的部件生产速度限制了。
    京城汽车厂一个月一千多台车已经牛上天了,轧钢厂这种轻装上阵的思维日产能到多少台?
    一七厂的规模最大,也是零部件生产种类最齐全的。
    这里有汽车工业最需要的轻重工业生产环境,还有最核心的汽车生产技术。
    轿车生产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好像不对口味,大红旗的产量和品质一直都没有提升上来。
    但在轻、重型卡车的工业生产能力上绝对是领头羊地位。
    京城汽车厂的历史并不比一七厂晚,但因为历史发展机遇问题,从一开始选择了摩托车作为开端。
    而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是选择了吉普车和轻型卡车作为发展方向。
    也正是因为偏轻型的生产加工风格,在零部件供应方面,京城汽车厂做的更好。
    魔都汽车厂的历史就早了,能追溯到零几年去,那个时候叫装修厂。
    最早的汽车不卖整体,而是卖底盘,上面部分自己装修去。
    组织接收后的魔都汽车制造厂还是习惯了引进先进技术的思路,从奔驰开始研究,终于生产出了东风牌轿车。
    现在的魔都牌小轿车,可不就是国内最普及的小轿车了嘛。
    羊城汽车厂最先是从华南牌公交车开始搞起的,后来也研究过轿车、吉普车,可都不是很成功。
    也许是羊城的地理位置原因,或者是干啥啥不行的宿命,反正没听说羊城汽车厂搞出什么名堂。
    不过这些汽车厂的业务负责人坐在一起谈工作,那是个顶个的牛哔吹的山响。
    一七厂说了,今年我们要实现重型卡车的百分之一百三十的计划生产任务。
    京城汽车厂表示不服,说要完成一百四十的生产计划。
    一七厂的业务副总说他扯叽霸蛋,造卡车和造吉普能是一回事嘛!
    京城汽车的业务副总则是说他可以搞吉普车嘛,他们无所谓,可以比一比。
    他们两家业务领导顶牛是应该的,离得近,业务重合面大。
    东北的规模大,京城的面子大,看着他们装哔,李学武都想给他们讲讲成功学了。
    后来想想算了,他们成功,哪还有轧钢厂成功的机会。
    所以李学武夸完这个赞那个,说这个大佬好牛哔,说那个龙头企业真帅气。
    反正采购花钱,拍马屁不花钱。
    这些汽车厂的业务领导自然也是跟着厂领导一起来的,厂领导都要给工业领导面子,他们自然也要给面子。
    现在看后起之秀轧钢厂做小弟很服气,他们自然要有当大哥的模样。
    所以厂领导一个会议室拿大方向,业务领导一个会议室拿总方向,分厂工程师和技术领导又一个办公室谈工艺。
    三个会议室的谈判有序进行,总体进展十分顺利。
    毕竟是自己家的企业在谈判,很多都是互通的,有基础标准的。
    说没有汽车工业产业链也是不对的,这些汽车厂也有互相调配零件的时候。
    轧钢厂只不过是把绝大部分的零件外采罢了,也是当前工业领域的一个尝试。
    全车也没有多少零部件,去掉发动机和变速箱,再去掉三产承接的玻璃和外包装、电子电路和电气。
    剩下的再区分部位分割和简单竞标,充分发挥各厂的优势,尽量考虑采购成本和质量的平衡。
    所以上午的时间才过去一半,厂领导那边由工业主管领导协调,已经谈完了。
    而业务这边下午两点左右也完成了合作协议的对接。
    晚上五点半,汽车工业采购会就全部完成了。
    合同都是在饭店签的,李怀德上午就走了,晚上又回来的。
    不仅仅是请工业主管领导和其他汽车厂的领导吃饭,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郑副主任已经批了轧钢厂的电子产业集群项目申请,并请其他部门同志阅。
    而李怀德打听到的,其他领导也都圈阅同意了,该项目甚至得到了z先生的关注。
    实在是不能不关注,这么大的项目,光是基建部分,李学武联系工程处,协调财务处做的预算就已经超过三百万元了。
    产品类别包括生活类电器、厨卫电器、娱乐电子等等。
    手电筒、全自动洗衣机、三叶电风扇、燃气热水器、电空调
    电冰箱、电饭煲、电热水壶、抽油烟机、消毒柜、微波炉、电烤箱、绞肉机、集成炉灶、咖啡机、烤面包机、研磨机。
    半导体电视机、收音机、家用录像机、音响。
    这里面厨房电器是港商比较关注的,尤其是针对东南亚市场的南德,他有讲过,南方市场最注重这种高品质生活。
    而日商更注重生活电器和娱乐电子,中村秀二做过调查,家用电器购买需要强,娱乐电子利润高。
    从这一点上来看,东南亚的女人更爱做饭,馹本的女人更喜欢享受?
    这种区别判断当然是不准确的,日商也没说不要厨房电器,就是要求尺寸小一些。
    因为馹本的国土面积狭窄,他们的房屋面积也小,所以对电器的尺寸和功率要求也低。
    甭管未来如何,轧钢厂总算是迈出了最难的一步。
    万事开头难,后面就都是坦途了。
    晚上的宴席上,李怀德忍不住说起了电子工业发展,他侃侃而谈的样子不知道羡煞了多少干部。
    他们最开始听说轧钢厂要搞汽车制造的时候就觉得够不务正业的了。
    没想到人家还有造船厂,还是比较大型的拥有万吨级制造能力的船厂。
    这还不算完,听说人家要上马食品工业,现在又申请下来一个电子产业。
    一七厂的业务领导坐在餐桌上,嘴里就有些不是味道了。
    下午还跟人家吹牛皮,说一七厂怎么怎么着来着,晚上就特么让人家打脸了。
    真要照轧钢厂这么发展下去,十年之后,必然要跟一七厂平起平坐了。
    他倒不是后悔跟轧钢厂合作,业务上的问题都是家里事,他只是比较不服气……
    不甘心……
    凭什么啊!
    是啊,酒桌上听着领导那桌谈话的众人都有些沉默了。
    要论工业基础和生产能力,在车企里面,这一桌坐的就是国内汽车工业的半壁江山。
    但真要论综合实力,论多元化发展,他们都觉得有些不自在。
    当然了,轧钢厂是从重工业基础工业转型,向重-轻综合性工业发展迈进。
    跟他们这种传统型轻工业相比还是差点意思的。
    可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你拿不准红星轧钢厂的下一步是什么呢。
    厂领导那桌的几个领导心里也在想,他们是听到李学武的汇报了。
    红星轧钢厂的发展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多元化,集团化发展。
    抛弃了常规分厂分工业项目理论,以生产产品为核心,重新布局产业规划,调整工业生产重心。
    轧钢厂生产逐渐转移至钢城,与在当地的炼钢厂相结合,重新构建重工业产业基地的项目已经审批下来了。
    也就是,红星轧钢厂以后就不在京城布局重工业了。
    这是附和上面关于厂区再规划和重工业布局调整的目标的。
    但是,这个规划和目标还停留在文件上,甚至只是口头上讲一讲。
    当前工业发展环境是,不怕大烟囱,不怕重污染,要的就是这种重工业氛围。
    可是,轧钢厂的布局很是深远,甚至不顾产业转移的费用自筹自建,都要完成这种调整。
    今天在桌上喝酒的领导,是个人都能看明白未来京城的发展必然要调整工业的。
    可什么时候调整,怎么调都还没说,轧钢厂先自己调了。
    上面没有扶持,没有资金拨付,更没有生产任务的减少。
    也就是说,轧钢厂要完成产业转移,必然要保证计划生产任务不耽误的前提下,自己花钱来完成这个大目标。
    轧钢厂的李主任在酒桌上说了,轧钢工业暂时不动,什么时候钢城的新轧钢厂投产,这边才会停产。
    听听,听听,这说的叫人话嘛!
    你们厂捡着金子了?还是挖着金矿了,产业调整有重新建厂,再停旧厂一说吗?
    现在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咋这么牛呢。
    哎!李怀德就是这么牛。
    业务领导这边不服气,可厂领导那边,主管工业的领导那边在心里可是有着一笔账的。
    轧钢厂搬家,搬的是重工业,轻工业可都一直在投建呢。
    就算是轧钢厂搬走了,可食品工业建成了,轻工业产业园也建成了,不比轧钢工业赚的少。
    钢城和营城离的近,冶金和轧钢工业直接反哺汽车工业和造船工业,进而拓展五金工业和电子工业,势必会连成一片,聚成一团。
    就钢城那个工业环境,他们厂搬过去,那就是如鱼得水,龙回大海了。
    李怀德脑子里早就被李学武灌输了各种产业布局的话术和安排,讲起来头头是道,一点不卡壳。
    他在讲轧钢厂搬走后,要创建科技园区,主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力支撑相关工业进步。
    还要建造大型工人新村,实现住房、医疗、教育等资源的闭环管理和服务。
    桌上几位汽车厂的领导都要听的自闭了。
    除了一七厂搞了工人村,其他企业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这个打算。
    而轧钢厂在赚钱的同时已经在谋算花钱了。
    李怀德是喝多了吗?
    当然不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的目的就显露出来了。
    先是讲了轧钢厂汽车厂要招工,最少再招三千人,主要是装配车间和发动机、变速箱生产车间。
    因为后面两个车间不仅仅要承接汽车工业,还要服务船舶工业,所以要扩容、扩人、扩生产。
    既然零部件都能采购,那技术工人能不能直接调拨啊?
    今天李怀德把主管工业的领导请过来,就是谈这件事的。
    现在这几个车企的技术人事结构都臃肿了,全国企业的通病。
    轧钢厂这三千人不打算招新人,想要跟各工厂化缘,即是给他们减肥,减负担,也是给轧钢厂的汽车厂直接补充技术工人。
    一众厂领导对视一眼,都迟疑了起来。
    这“减肥”自然是好事,可怎么减,减哪是个问题啊。
    谁都知道技术宝贝最珍贵,怎么可能轻易给别人。
    可真要是把清汤寡水的送出去,人家也得要啊。
    主管工业的徐副主任主动开了口,笑着说了:占便宜没够,吃啥都不香,有进有出,才是企业人事管理的常态。
    今日轧钢厂有求于诸位,明日说不定你们其中一个要进入食品领域,或者搞电子生产,就轮到他们来支援了。
    徐副主任说话自然是高瞻远瞩,有力度、有深意的。
    他是主管工业发展的,他都说了大家可以多元化发展,不就是在给他们开口子嘛。
    现在国内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上面鼓励各工厂多角度、多方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一如轧钢厂这般去产能溢出,转化综合型企业需要机遇,需要特殊条件。
    但轧钢厂不也是在摸索当中嘛,机遇也是人家自己创造的嘛。
    未来大家都有可能再坐在一起讨论帮扶谁,支援谁。
    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型进步企业,对他们来说何尝又不是一块试金石,是开路先锋呢。
    当然了,人家有自我变革的勇气,就不要羡慕人家吃了第一只螃蟹。
    徐副主任在点这些厂领导,也在点李怀德。
    当前工业生产环境下,还是以团结互助为基础,优秀的要扶持,落后的要鞭策。
    如果都如轧钢厂这般,自谋发展大计,努力拼搏进取,他的工作就轻松太多了。
    肉都在一个盘子里,在京城也好,在钢城也罢,他不在乎。
    反过来讲,他更愿意看到这种企业自我调整,适应生存环境的发展特征。
    工业部门主持一个重型企业转移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而企业自主实现技术核心和产能突破,就是他希望看到的。
    李怀德这个人业务水平一般,在工业系统内是共识,上面的领导都知道。
    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没有再进一步的原因。
    可是这一次李怀德主动抓住机遇,说浑水摸鱼也行,说蓄谋已久也无所谓。
    可他在轧钢厂一些列生产变革中表现出来的管理能力让上面的领导对他另眼相待了。
    这就是他稳坐管委会主任的原因,没有上面的表态,杨元松怎么可能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
    这一次轧钢厂主动申请参加交易会,徐副主任也是想看看轧钢厂到底玩出了什么新花样。
    嘿!真是没想到,这种重工业企业也有亮眼的表现。
    在这些大佬眼里,没有什么违反规则,或者过分跳脱那一说。
    他们又没去现场看,只看到了第一天和第二天是轧钢厂拿下了签约榜第一。
    这是实打实的成绩,也是李怀德这些天四处交际的基础。
    没有水平,没有成绩,谁屌你是哪个。
    徐副主任很明显的在偏帮轧钢厂,尤其是在酒桌上就点到了,西德正在跟一七厂谈判的技术引进会将轧钢厂的汽车制造厂涵盖进来。
    什么意思?
    就是技术共享,花一份钱,给两家实惠。
    轧钢厂汽车制造厂变速箱和发动机已经协调到了日商和意大利商人的技术印记。
    接下来就会在一七厂的技术引进中得到另外的补强。
    一七厂的厂领导早就知道了此事,并没有表现的很意外。
    而他们的业务副总则是有些郁闷,搭顺风车这种事自然不是第一次了。
    以前其他工厂也会跟进项目,一起学习新的汽车生产制造技术。
    只不过他没想到,小字辈的轧钢厂都有资格进入项目组了。
    他也想明白了,轧钢厂的汽车制造厂能进项目,靠的无非是供应链生产模式,上面的领导就是想看看这种模式下的汽车制造能发展到哪个地步。
    都是儿子,大儿子和小儿子谁好了,对爹都是好事。
    李学武这人很会来事,见厂领导那桌已经定了调子,主动表示了起来。
    人家要吃亏了,又是人力支援,又是技术共享的,你不得让人家灌你酒,出出气啊。
    虽然说国内没有技术专利那一说,可在各工厂里都有自己的不外传技术。
    除非是战略调整,比如五丰行要茅台的技术,否则谁愿意共享技术成果啊。
    都是花钱来的,人家白给你,不来气嘛?
    这事搁李学武身上都来气,他都想灌自己一杯酒了。
    所以业务领导这桌就开始了诡异的碰杯氛围,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在灌轧钢厂的李学武。
    嘿!也真是怪了,明明看着他就要醉了,可就是差那一杯。
    他们是左一杯,右一杯,最后喝成了烂泥一堆。
    酒局结束的时候,李学武还红着脸站在那招呼着把客人安顿好,送回驻地呢,哪有要醉的样啊。
    徐副主任上车的时候还拍了李怀德的胳膊,夸他会用人,有福气。
    李怀德今天高兴,也有点多了,领导的车都走了,还站在那笑呢。
    栗海洋和司机扶他上了车,还不忘给李学武招手,要一起走。
    李学武答应了一声,安排也有些喝多了的景玉农先上车,等司机开动了,这才来了李怀德这边。
    “回头记得单独请徐副主任”
    李学武刚一上车,李怀德便拍了拍他的膝盖,醉眼迷离地给他叮嘱了一句。
    “徐副主任也是从一野走出来的,跟我提到你”。
    “我哪里够资格”
    李学武谦虚地说道:“徐副主任工作忙,我怕打扰呢”。
    “没事~”
    李怀德用手盖着眼睛,另一只手摆了摆,道:“你以后要工业系统继续奋斗,离不开上一层的关系”。
    “一回生,二回熟,这件事不忙,等回京再说,我来安排”。
    他有些疲惫地靠在了座椅上,深呼吸了两口气,这才对着关系地看着他的栗海洋和李学武笑了笑,道:“今天高兴,喝多了,有些失态”。
    “我们都高兴”
    李学武微笑着说道:“尤其是看您几句话把他们镇住那一段,我们这心里也是自豪的”。
    “呵呵呵~”
    李怀德想要表现的很谦虚,可今天喝多了,控制不住嘴角上扬,实在是对李学武的夸赞满意极了。
    栗海洋适时地递过保温茶杯,让领导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了那强忍不住的自满。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相信咱们能造车”
    李怀德喝了一口热茶,压下了胃里的酒意。
    拿着保温杯盖子,点了点李学武,说道:“他们瞧不起咱们呢”。
    “是”
    李学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和理解他的心情。
    李怀德将杯子盖上,长舒了一口气,全是酒味。
    “我本不是喜好张扬之人,更不爱人前显圣,今日之举,全是无奈啊~”
    “我明白”
    李学武认真地点了点头,真的理解李怀德为啥这么做。
    先不谈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虚荣心,这没法确定,人之常情而已。
    单说今天李怀德要做的事,如过不亮亮肌肉,凭一顿饭去说要人要技术的话,怕不是要挨嘲讽了。
    可在亮出肌肉后,他的要求就成了互相帮忙,不再是单纯的求助了。
    而徐副主任那边也好开口帮忙,且把技术共享的事点出来了。
    这就是领导们谈话中的一个小插曲,不算是核心重点,可也一饮一啄,都带着目的。
    今天的酒喝的多,也喝得心累,李怀德轻易不醉的人都有些迷糊了,更何况是其他人。
    景玉农是女同志,在这种场合显得吃亏,她作为轧钢厂的副主任,得主动敬酒。
    李学武这边比他们更甚,被群起而攻之了。
    尤其是当他故意喝了几杯,让嘴里有了酒气,脸开始红润以后,这些人跟狼似的,就围上来了。
    可李学武是谁啊!
    故意漏出破绽,差点把这些人都喝进医院去。
    这就跟钓鱼似的,看着要咬钩的时候最是舍不得放弃。
    这些人也是一样,就等着李学武最后一下倒呢。
    可一个又一个的倒下,李学武愣是越喝越精神。
    最后人家也看出来了,轧钢厂有个酒中仙,这酒没法喝了,赶紧举手投降。
    两台车的司机开的都很慢,很怕领导把酒“倒”车上,回头还得是他们自己洗。
    等到了驻地,李怀德在车上睡着了,先到一步的另一台车也站在院子里。
    李学武下车,同栗海洋一起把李怀德搀上楼,又回来抱了同样睡着了的景玉农上楼。
    李雪是如何都没有这个力气去扶她的,早早就在院子里等着她二哥来处理了。
    等都安顿好了,李学武回到房间的时候都已经十一点多了。
    李雪打过招呼,早就回她自己房间休息去了,今天都累坏了。
    他也是洗了个热水澡,稀里糊涂的就躺下了。
    等再起来的时候时间都快八点了,想起今天还要去越州出差,只能是强打了精神洗漱吃早饭,带着沙器之和两名干事就往码头赶。
    小车司机还在,说明李怀德和景玉农都没起来呢。
    汽车零部件采购是最后一件大事了,李怀德今天干啥去他不知道,反正没啥正经事了。
    他去越州转一圈,回来差不多就准备回京了。
    沙器之昨晚也熬半夜,精神头差了很多,路上两人都在打瞌睡,弄的那两名干事也不敢吱声,怕打扰了领导休息。
    从出门就开始睡,下车上船又睡,下船上车还睡,就跟睡不醒似的。
    等到了越州办事的时候,时间都快要一点多了,人家还等着他吃饭呢。
    主持越州办事处工作的是以前后勤处的一名副科长,可能是张国祁安排的,不过对方见面也没提背景关系,李学武全当不知道。
    对方姓王,叫王德海,很俗气的名字,不过办事能力还算靠谱。
    李学武先是看了办事处的整体工作,因为跟津门办事处一样,都是银行大院收购改造的,建筑显得很是厚重。
    而在办事处工作的职工也是比较沉稳干练的,李学武进屋的时候都知道主动问好。
    李学武看过库存,对比了进销存,问了销售和采购的情况,又问了问地方的政策和特产,对方都能回答得上来。
    也许是知道厂里领导就在羊城,怕来检查,所以有所准备。
    可工作不就是这个样子嘛,能有准备已经是很好的了。
    至少证明他有个认真工作的态度,不至于让李学武发火。
    李学武也不是来摆样子的,在召开座谈会的时候,挨个点名部门负责人,问了各自业务的核心内容。
    尤其是在点到王德海的时候,要他说今年的工作计划。
    王德海也不知道是不是背景没了,调动变发配,所以谨慎小心的很,什么都准备了。
    当李学武问他这个的时候,回答还是很完整的。
    李学武就着他们的回答,针对几个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分析,传达了今年下半年,以及未来三年的经济工作部署。
    特别的,在大学习活动和以变革为主题的思想宣贯中,李学武强调了几点要求。
    分别是认真负责、求真务实、思想进步,踏实肯干。
    就办事处干部比较关心的人事管理问题也做出了明确的表达。
    所有办事处干部,全部纳入轧钢厂经济工作整体考核序列。
    也就是说,经管工作做的好,就是他们的成绩单,也就有了进步的阶梯。
    李学武也讲到,未来轧钢厂要造多个领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急需熟悉经济管理和贸易管理的人才。
    各地办事处就是销售前沿,就是锻炼经济管理和贸易管理的学校。
    所以针对相关的岗位,厂里人事部门也在出台相关规定和管理措施,会在办事处优秀干部中选拔出众的,进入到经管干部序列。
    干部身份也是有区别的,所在岗位不同,所在业务不同,未来进步的空间也是不同的。
    现在轧钢厂的干部都知道,厂里要搞经济,需要资金来完成一系列的产业转型,所以未来经济干部会被重用。
    也是这个时间,这个风口,很多干部主动申请来办事处工作,就是想搏一个出位。
    李学武到了越州,认真考察,仔细检查,表示对办事处工作的重视。
    座谈会期间讲到了厂里在交易会上的表现,更是让他们信心十足,相信经济工作大有作为。
    尤其是李学武,在这段时间布置和提请了多个贸易项目和工业项目,很明显就是冲着贸易去的。
    办事处的权利很高的,可以直接跟经济贸易领导小组对话,也就是位于津门的庄苍舒领导的部门。
    也可以跟该部门的主管领导直接汇报工作,包括负责组织协调的李学武、负责生产技术的董文学、负责人事财务管理的景玉农。
    他们职务低,权利高,决定了轧钢厂联合贸易项目在当地的采购计划和销售计划。
    李学武为啥要在离开前来越州看一下,就是要把把关,将检查和正确引导形成常态化。
    这些人远离京城,心思都是吊着的,很难跟轧钢厂的节奏对接上,长时间就会形成惰怠现象,会引起办事处所有员工共鸣。
    一个人烂了,一个部门的人都会烂掉。
    不要怀疑小个体里面的腐坏速度和影响,挺可怕的。
    晚上李学武没有再跟办事处的干部聚餐,而是带着沙器之,在这古城转了转。
    那两名干事累了一天,早就回招待所休息了,他们却是精神十足,开始逛逛逛、吃吃吃。
    李学武是比较喜欢这种老城味道的,尤其是这种千年老城,更是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儿。
    可惜了,街上许多店铺都已经关门打烊了,两人也是就着夕阳,欣赏城中老景罢了。
    沙器之实在是搞不懂,这些街区有啥可看得,领导在羊城的时候也喜欢转看市区,好像能看出什么来似的。
    李学武其实是在找寻梦中的街景,可眼前看到的,和梦中的相差太多了。
    以前还有些遗憾的,可后来慢慢的也释然了,反而喜欢上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可能他在看着历史慢慢前进,历史也在看着他慢慢变老。
    人生就是这么过去的,他回不到过去,也去不到未来。
    过去不是他的过去,未来也不是以前的未来。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李学武带着他吃了一碗米粉就结束了今天的行程。
    周日,因为是休息,李学武没让王德海麻烦,早起就带着沙器之等人离开了招待所,往码头乘船离开回羊城了。
    在陌生的环境里,李学武总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好像有人在盯着他一样。
    虽然他不怕,可总觉得不安。
    等回到了羊城,驻地里人影都没见着几个,问起就是去逛街,或者买东西去了。
    交易会期最重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景玉农会带着一部分人继续坚守展位,同时处理新出现的订单。
    而李怀德则是带着李学武,以及剩下的一大部分人回京城。
    去买东西的,都是那些要回京的,也是出差人的保留曲目。
    你就看吧,明天回去的火车上又是一堆一堆的超重行李。
    当然了,他们乘坐的是专列,自然不怕这些,所以使劲的采买。
    交易会的时候大家已经偷偷买了很多了,这一次是买羊城本地货。
    李学武没去凑那个热闹,该买的他都买完了,张松英给李姝和即将出生的小宝宝买了很多玩具。
    他估摸着二宝出生的时候,绝对玩不到新玩具了,他姐姐堪称玩具杀手。
    下午在房间里睡了一大觉,还是李雪把她叫醒的。
    言说三叔来接他们回家吃饭了。
    上周就是李学武自己去的,李雪跟着景玉农去忙了,这周景玉农没啥事,李雪可以自由行动了。
    李学武本来是想着她不忙的时候,自己去三叔家看望,没想到又赶上他了。
    被李雪拉着拽着,一起到了楼下,看见李学函也在,笑着逗了逗他。
    李学函等李学武一上车就跟他说起了那天带着他妈偷偷混进交易会的事。
    一个小小的蒙混过关,让他说的惊险刺激,跌宕起伏的。
    等到了三叔家,这一次下楼来接他们的三婶态度转变了好多。
    原因无非就是李学武给丈母娘打了个电话,说了三叔这边的情况而已。
    亲戚,亲就是亲人,戚有忧愁的含义,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时候,多是亲人有愁了,你得帮忙了。
    三亲六故,谁又能逃脱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