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 杨小涛的办法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第二天清早,杨小涛在学校教室里点齐人手,准备分派任务。
    却听到来人报告,说是有领导进村了,杨小涛听了连忙带人出去迎接。
    片刻后,就看到一个穿着军大衣的老人大步走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名警卫。
    杨小涛老远就认出来,这来的正是陶老。
    这位可是农科院的顶头上司啊。
    尤其是这两年农业发展迅速,杂交玉米的推广种植更是打开了局面,后面还有杂交小麦以及杂交水稻正距离成功不远,这让本身的地位愈发重要。
    而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现在的陶老地位已经比起黄老都高了。
    毕竟,黄老只是一机部的老大,而陶老却是整个农业的大佬。
    “首长!”
    杨小涛连忙上前。
    陶老见是杨小涛,随后露出笑容,“听说你们这要开工了,我过来看看!”
    “这次动作,上面可是没少关注,你们三处就是咱们的三把刀,能不能砍下这块肉,可是关乎咱们的脸面呢!”
    陶老语重心长的说着,“准备的怎样?”
    陶老开口询问,杨小涛一边跟着一边说着。
    “村里昨天已经做好两座大棚,今天五座大棚都能做好,我们准备今天就实验…”
    杨小涛快去说着自己的计划,陶老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两人很快来到教室里,屋子里众人都是好奇,许多人都不认识陶老。
    杨小涛想要介绍却被陶老打断,“我这次来,就是看看同志们的工作。”
    “在这方面,我知道的不多,能够帮忙的有限!”
    “不过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杨小涛听了点头,“有您这句话,我这心里有底了!”
    陶老笑着,“我就是来给你保底的!”
    “去吧!”
    陶老说完就带着警卫来到教室一旁坐下,仿佛是个听课的老师。
    杨小涛见众人眼中充满好奇,随即轻咳一声,将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
    “侯队长,你来说下研究进展!”
    听到杨小涛的声音,侯丽晶立马走上讲台,来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讲述。
    “队长,这一段时间,根据高主任他们传回来的数据,我们做了不少工作!”
    “尤其是土壤的整体性质已经摸透,跟咱们这里的土壤结构差了不少。”
    侯丽晶在上面写着一连串的名词,随后在后面列出两列数据。
    当然,并不是准确的数据,而是大体的范围。
    杨小涛眯眼看着,脑海中比较着双方的差距。
    “杨队!”
    侯丽晶写完后,开始分析起来。
    “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这其中酸碱度是第一个大的差别。”
    “我们分析了大棚里的土壤,其酸碱度是6.5到7.0之间。”
    “但高主任发来的资料显示,咩咩蒿产地酸碱度却是到了7.0到7.5之间。”
    “也就是说,两者之间都是中性土壤,但酸碱度明显西北的早高一些。”
    说到这里,杨小涛点头,角落里陶老也默默点头。
    涉及到药草药理,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不同,不敢有丝毫马虎。
    陶老也清楚其中道理,昨晚上跟院长打电话的时候,也了解这些。
    “这点我们可以用化肥来调整!”
    侯丽晶点头,显然这是当前最适合的办法。
    至于化肥哪里搞,这不是她们操心的。
    有杨队在,没问题的!
    而杨小涛却是将目光看向陶老,对方轻轻点头。
    “除此之外,就是温度和温差。”
    侯丽晶指着数据说道,“根据咩咩蒿的习性,夏天开始生长,而西北区域白天温度在23c到35c之间,晚上差不多9c到20c之间,温差有15c但20c左右。”
    “我们想要模拟环境,就需要满足这个要求。”
    “否则的话,温度达不到,温差达不到,很容易…”
    侯丽晶说到这里,看了眼众人,“很容易长不出来,或者说,长出来后,不是我们需要的那种。”
    “但,如何控制温度,找出合适的温度规律,是个,很耗时间的事”
    杨小涛听了点头,南橘北枳的事情他了解,也清楚土壤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但现在,他们别无他法。
    “同学们,同志们!”
    杨小涛上前,来到讲台上。
    拿出粉笔在温度上重重画了一道线。
    随后语气凝重。
    “温度,温差,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任何一点的闪失,都可能让我们的付出,我们的投入,白费。”
    “而这后果,就是任务失败。”
    “任务失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我们输不起。”
    杨小涛认真说着,头一次见杨小涛如此严肃,下方不仅是侯丽晶动人,还是以前跟在身旁的学生,心里头都沉甸甸的,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我希望大家,打起精神来,争取完成这次任务!”
    “下面,我说一下实验方案!”
    众人立马拿起纸笔记录下来。
    “侯队长,咩咩蒿的种子有多少?”
    侯丽晶点头,“队长,因为事情紧急,西北的同志一共搜集了五斤多,分到我们第三梯队的只有一斤左右。”
    “我们数了下,大约有八千五百粒!”
    听到准确的数值,杨小涛满意点头。
    这说明,他有足够的数量来让小薇实验。
    “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和二组。”
    “侯队,王队各自带领一组人。”
    杨小涛开始安排任务,众人认真听着。
    “王队,你们一组负责土壤的调制,我会让人找来化肥。”
    “你们组要调制出不同酸碱度的土壤!”
    杨小涛说完,王浩立马举手,杨小涛点头,随后王浩问到,“杨队,既然我们有西北的土壤样本,为啥不直接按照那边的来做?”
    “那边的土壤酸碱度我们档案会做,但你敢保证那边的土壤一定适合这边的气候环境?”
    王浩心里不敢保证。
    “多做几个梯度,就是怕意外!”
    “明白!”
    王浩点头,开始挑选队员,基本上都是年轻小伙。
    毕竟搅拌土壤可不是轻快活。
    “剩下的,二组,负责控制温度变化。”
    随即杨小涛针对性的做了安排。
    首先,杨小涛充分利用先建立起来的五个大棚。
    其次,每个大棚里面摆放一百个木头盒子,种上种子,做好标记。
    最后就是将温度进行划分。
    按照西北那边的温度进行划分,控制温差在15c之内。
    用的办法很简单,温度低了生炉子,温度高了通风。
    “我说的就这些,大家明白不?”
    “明白!”
    众人齐齐点头。
    陶老在心里计算着,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却是将西北、西南两处考虑的问题都融括在内,尤其是对温度的要求,做了细致的划分,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这在当下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杨小涛的这种撒网式的实验就成了当前最好的办法。
    哪怕成功率并不大,却也是一种办法。
    当然,他不清楚杨小涛敢这样做是有倚仗的,他的倚仗就是小薇。
    这也是杨小涛为啥要木材厂准备五百个木盒子的缘故。
    有小薇在,可以清楚的探查木盒子里草种子的情况。
    当然,杨小涛也可以让小薇动用能力来催熟草种子。
    但那不是杨小涛想要的。
    杨小涛要的是,找出适宜的环境,让大棚种植变得可能。
    当然,若是最后找不到合适的办法,院长与高玉峰也都失败的情况下,杨小涛也会让小薇出手的。
    毕竟,对救治生命的药品,杨小涛还是拎得清楚轻重的!
    “首长!”
    一切安排完毕,杨小涛又看向一旁的陶老,“您看有什么指示?”
    “不用,你安排的挺好。”
    陶老坐在位子上觉得没啥补充的,该想到的都想到了,甚至比川蜀跟西北提交上来的计划都还全面。
    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了。
    随后众人按照吩咐开始忙碌,陶老跟着杨小涛去了大棚所在,远远看去,已经有三座大棚盖上了薄膜,剩下的两座正在搭架子。
    周围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
    陶老往前,杨小涛陪在左右。
    “太爷,外公,这位是陶首长。”
    来到人前,太爷跟老金还有老校长几人正在吸烟,见到杨小涛领着人过来,这才靠前。
    陶老听说过杨太爷,也知道杨小涛外公是谁,随即上前跟几个老人热情交流着。
    “首长,您放心,这百十个大棚不是事。”
    太爷拍着胸脯保证着,“俺们周边几个村子,只要团结起来,发动起来,年前就能做出来。”
    陶老听了满是笑容,不断点着头,“我信,我相信同志们,乡亲们的本事。”
    “我相信,咱们工、农合作下,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随后陶老在一行人的陪同下来到最先完成的大棚中,刚进来,就觉得比外面冰天雪地要暖和的多。
    此刻上面的人正在铺设草帘子,几个人站在墙壁上,然后用长竹竿将草帘子推着,滚落的铺下去。
    “这种用稻草编制成的帘子可以有效的保温,避免大棚温度太低影响生长。”
    杨小涛在一旁解释着,陶老点头,“这草帘子够不够?”
    “现在这些还够,不过按照一百座大棚来建设的话,肯定是不够的。”
    “你将草帘子的做法写个章程,回头我让人送去江浙,直接在那边做好了再送来。”
    “顺便也给西北送去。”
    陶老考虑片刻,随后下定决心。
    既然上面都全力支持了,他还有啥不好开口的。
    “那太好了,我们这还是发动全村连夜做的呢,要是有人帮忙更好。”
    杨小涛说着,然后继续在大棚里走着。
    “这里靠近河流,浇水倒是不成问题...”
    等一圈下来介绍完,陶老对于大棚的建设非常满意,考虑到各个方面,最主要的是,有效果。
    里面确是暖和。
    “化肥、草帘子还有相关人人员的物资我会尽快安排。”
    “你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将这些草,种出来。”
    临走前,陶老语重心长的说着,杨小涛听了立马点头,“首长放心,我,有信心。”
    陶老听了脸上露出笑容,不知怎的,他这一趟过来后,心里原本的担忧竟然少了许多。
    或许这就是自信之人给人的力量吧。
    “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车子驶离,杨小涛回头赶往大棚。
    既然话已经说了,要是做不到,那可是很跌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