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高欢的失败引来了刘邦和汉武帝的巨大忧虑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刘邦的话,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萧何也轻轻点头,道:
    “侯景乃是高欢的老臣了,连这种老臣都起了这般心思,看来高欢是真的非常不妙。”
    刚刚播放的视频篇章之中,侯景对高欢大部分时间都是忠心耿耿的,只有少部分时间显露出一些小算计。
    当侯景敢明目张胆地糊弄高欢时,就说明这个局势的走向其实已经开始失控了。
    突然,刘邦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想到了一件事情。
    侯景作为老臣能糊弄高欢,不把高欢的继承人高澄放在眼里。
    那,萧何曹参这些大汉老臣呢?
    无论是手段、心机还是号召力,萧何等人可都要比侯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刘邦深吸一口气,忍不住看了一眼刘盈。
    就凭刘盈的性子,真能玩得过萧何曹参他们?
    刘盈注意到了刘邦的目光,赶忙恭敬一笑。
    刘邦微微皱眉。
    还笑!
    朕死了,等你被老萧他们玩弄于股掌中,看你还笑得出来不?
    接着,刘邦的目光又落在了一旁的刘恒身上。
    嗯,这小子,或许是个有希望的。
    或许……
    刘邦咳嗽一声,对着两个儿子道:
    “马上就是科举开考了,尔等都要做好准备!”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双目中精光微微闪烁。
    “呵,侯景……”
    这位千古大帝眼角的余光,不动声色地在卫青和霍去病身上闪过。
    卫氏和霍氏因为卫子夫的存在,其实是一体共荣的关系。
    之前视频之中提到的霍光专权,莫非根源就在霍去病和卫青身上?
    朕,是不是应该要限制一下卫氏和霍氏家族了?
    诸多念头在汉武帝脑海之中盘桓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高欢诸多计策用尽依旧无功,便采用了劝降之计。】
    城墙下,高欢的使者高声道:
    “韦大人,你已经被我们包围了四个月,城里粮草和饮水都已经断绝了吧?”
    “宇文泰的援军都给我们大王歼灭了,你若是继续顽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大王是个爱才的,只要你投降,将来整个关中都由你来给大王镇守,如何?”
    韦孝宽站在城楼上那高高的木桥上,闻言不由大笑。
    “贺六浑在我城下损兵折将,还有脸招降我?”
    “回去告诉贺六浑,我的粮食和饮水无需他担心,他还是好好想想损失了这么多兵马,会不会导致后院失火吧!”
    【高欢见劝降不成,又生一计。】
    嗖嗖嗖,诸多箭矢带着传单,射入了城池之中。
    几名东魏守军好奇拿起来一看,发现上面写着:
    【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疋。】
    韦孝宽看着面前部下们献上来的传单,忍不住哈哈大笑。
    “贺六浑真是黔驴技穷了,我也还他一个!”
    韦孝宽提起毛笔,在后面写下一句话。
    “若有能斩贺六浑者,一依此赏!”
    镜头一转,这份韦孝宽的亲笔传单已经送到了高欢面前。
    高欢看着这份传单,脸色无比狰狞,突然一声怒吼。
    “韦孝宽,我必杀汝!”
    说完这句话之后,高欢身体一震,竟直接往后栽倒过去。
    【高欢以十倍兵力围攻玉璧城整整半年时间,将士们的死伤达到了惊人的四万多人,却依旧无法攻克这座韦孝宽领八千将士镇守的城池。】
    【高欢气急之下,之前被贺拔胜追杀,后又被高澄刺激的心脏再度发病,卧床不起。】
    【数日后,高欢自知时日无多,只能含恨下令班师回晋阳。】
    金幕中,无数东魏士兵,垂头丧气地踏上了来时的道路。
    甚至有人走着走着,就悄然逃离了军队,没入了吕梁山中。
    “大王,韦孝宽派人散布流言,说您已经被他的神箭手射杀,现在军中人心浮动,每天都有大量士兵逃亡!”
    “大王,将士们的士气都散了,再这样下去,恐怕回到晋阳的连两万都没有了!”
    【高欢得知消息,只能强撑病体,当众和诸多大将饮宴,以壮士气。】
    金幕之中的高欢,此刻无比的憔悴苍老。
    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来,他时日不多了!
    高欢勉强喝了一杯酒,看着北方一声长叹。
    “也不知孤能否活着回到晋阳,或许只能埋骨于这吕梁山中了。”
    说完,高欢不由泪流满面。
    在场诸将也是眼眶通红,一片悲戚。
    高欢毕竟是一代枭雄,他很快回过神来,看向了斛律金,勉强笑道:
    “阿金,你平日不是喜欢做诗歌吗,今天来给大家做一首!”
    斛律金缓缓点头,拿起了一把琵琶,纵声而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高欢露出几分笑意,然后缓缓躺倒,轻声自语。
    “孤累了,让孤睡一会。”
    “一会就好……”
    【高欢终究还是回到了晋阳城。】
    【在撤兵之时,他就已经派人紧急去邺城召来自己的长子高澄。】
    【等抵达晋阳后,自知命不久矣的高欢,和高澄有了一番对话。】
    画面中,苍老垂死的高欢躺在榻上,面前是长子高澄。
    高欢吃力地开口。
    “孩子,孤死后,你要善待你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明白吗?”
    高澄点了点头,轻声道:
    “父王,孩儿会照办的。”
    高欢深深地注视着高澄,半晌后开口道:
    “孤之死已成定局,你如此忧虑,是因为侯景吗?”
    高澄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点头。
    “父王,侯景会反吗?”
    高欢沉默良久,开口道:
    “会。”
    “此人素来野心勃勃,有孤在,他不敢反。孤若死,他必反无疑。”
    高澄忙道:
    “还请父王教孩儿,要怎么应对侯景?”
    高欢喘了好几口粗气,艰难地开口道:
    “有一个人,孤一直不愿意用他,就是为了要把他留给你来重用。”
    “若将来侯景反叛,你只需用他为主将,侯景必败无疑。”
    高澄心中暗喜,赶忙追问道:
    “父王,此人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