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二入沪海
作者:咖啡就蒜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最新章节     
    要不怎么说东吴大学舍得花钱呢?
    火车站,李乐这群人人手一个大礼包,采芝斋的糕点,万三蹄膀,茶叶,苏绣扇子小丝巾,精致有品,自己不用,拿回家送人也有面子。
    一时间,众人对东吴大学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看看人家,再想想自家的纪念品三件套,印着硕大校徽的玻璃杯、帆布包、笔记本,张涛和系里带队领导叹口气,相视而笑。
    “林教授,涛哥,我走了啊。”大包小包的李乐,凑了过来。
    “你们几个往西去的,不是得等中午么?你这是去哪?”张涛诧异道。
    “家里有点事,临时改去沪海。”
    “真的?”
    “骗你干什么,不信给你电话,给我爸打个问问?”
    张涛摆摆手,“算了,算了。那你路上注意点安全,吴迎不是沪海的么?你们一趟车?”
    “嗯,一趟。”
    “那你们互相照应点,到地方给我来个电话。还有把票收好,开学回来能报销的。”
    “你那个文章写好发给我,邮件你知道的。”林伟明嘱咐一句。
    “那个hotmail的,知道。”
    “行了,走吧。”
    李乐点点头,转身招呼叫吴迎的女生,和班里其他人告别,检票进站台。
    。。。。。。
    不年不节的,经姑苏到沪海的车,明显松快许多,只不过不像十来年后一局游戏没打完就到了地方,现在怎么都得开上个把小时。
    出站时,已经中午,叫吴迎的女生要请李乐吃饭,李乐笑着婉拒,只说自己有人接。
    女生略微有些失望的走人,李乐等了等,这才走到路边拦车。
    在安福路下车,李乐拖着箱子,拐进小巷,没走多远,就瞧见那个大树旁边黑色的小门。
    小门半敞开着,能看到里面开着鲜艳的花。
    对比上次来时候,门两边多了对联,手写的,有天皆丽日,无处不春风。
    走到门口,就听到院里有人说话。
    “哎,小心点,这梯子不结实。”
    “没事儿,我抓着呢。”
    李乐推门进去,看到一架梯子搭在墙边,曹鹏正站在梯子上给墙上的壁灯换着灯泡。
    曾敏扶着梯子,一身青衫,胸前挂着花镜的张稚琇,仰着脖子,一脸关切。
    听到门吱呀一响,三人都扭头看过来。
    “呀,你这大包小包的,进货去了?”曾敏笑道。
    “人家给的纪念品。”李乐走到张稚琇跟前,微微躬身道,“奶奶。”
    “怎么又黑了点了?”高度合适,老太太抬手摸了摸李乐的脑袋,圆乎乎,手感不错,笑着回道。
    “这不是大半个月都在姑苏做田野调查么,田野,田野,不得黑点儿,野点儿?”
    “哪?江村?”
    “没有,我去的原来娄葑唯亭那里新建的工业园区。”
    “阳澄湖南边那个唯亭?”
    “是。”
    张稚琇点点头,抬手把李乐肩头的书包拿下来,指了指梯子,“去帮忙,看着点。”
    “哎,好。”
    “你来扶。”曾敏让开地方给了李乐。
    “行,挺好,来家里知道干活。”李乐抬头冲曹鹏说道。
    “那必须的。哥,借个手,把那个灯泡给拿一哈。”
    “站稳了,等等。”
    曾敏走到张稚琇身边,接过书包,“怎么样,管用了吧。”
    “是。都是好孩子。”
    “走,让他们哥俩自己弄,咱们进屋,这大热天的。”曾明拉起李乐的箱子。
    “哎,吃饭了没?”老太太问李乐。
    “没呢,回头去街上对付对付。”
    “别去了,家里有,弄完来吃。”
    “哦,好。”李乐在脚边的纸箱里扒拉着,一边回道。
    “卡口圆口的?”
    “圆口。”
    “给。”李乐找出一个,递上去,“要不要我举着你转圈?”
    曹鹏呵呵道,“额又不傻。”
    李乐脚蹬着梯子,“昨晚上来的?”
    “没,一早。我们一起六个人,他们先去了宾馆,我跟曾姨过来的。”
    “明天几点的飞机?”
    “上午十点多。”
    “在那多长时间?”
    “说是一个月,其实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三四天,中间还有景点参观什么的。我都不知道就这几天能学个什么东西。”
    李乐揉了揉脖子,“关键不是学东西,就是去开开眼界,瞧瞧人家的课是什么样的。”
    “嗯,倒是提前看了些,现在人家的课程比我们的要新的多。”
    “新?”
    “昂,知识结构和体系基本上都是最近两到三年的东西,而且,他们更新也快。诶,好了,哥,你去开灯试试。”
    “那你站稳点。”
    李乐顺着曹鹏手指的方向,在门边找到开关,摁了下去。
    “好了,亮了。”
    “成,下来吧。”
    等曹鹏爬下来,两人把梯子收了,理了理工具箱。
    “先不说他们的课程有多新,那咱们的有多老?”
    曹鹏想了想,“落后,十年吧,现在的基础课,有些还是用十年前的技术、语言、结构。词法、语法分析教的很少,除非自学,更别说dsl的场景了。”
    “我们学校还好点,好多其他学校的,很多学校就是孤立的学了一堆操作系统、计组、体系结构、编译原理这些,有的连csapp都没见过,更别提把这些课程连起来形成cs体系。”
    “你知道编程写代码么?”
    李乐一个文科狗,在曹鹏一阵输出之后,又一次陷入了迷惘和智商压制的无奈中,他,说的是神嘛东西?
    代码?码农?35岁下岗秃头?
    “呃,知道。”李乐机械性的点头。
    “我看人家cmu的简介里说,他们的本科生毕业前,普遍要写够八万到十万行的代码。就这一点,我们差距挺大的。”
    “还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也比较杂乱,学了一堆的数电、模电、大学物理... 说实话有点浪费时间,要是把这些课程压缩,上一些函数编程,数据机构数据库的课程,可能会更好点。”
    “老师讲课有的就是一套ppt打天下,我......”
    “停!”李乐一抬手。
    “啊?”
    “就是知识体系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跟上新技术变化发展的节奏,是这个理不?”
    李乐不想当白痴,只能发挥总结技能。
    曹鹏点点头,“呃,是这个理。”
    “其实你换个角度想,你学费多少?3000,圆。人家学费多少?,刀。都说知识无价,但不是白学的。以前学个厨子还得白打三年工呢?问题固然有,可也得辩证来看不是?”
    “别妄自菲薄,咱们只能一点点改善,争取先从头部开始赶上他们。再说,cmu的计算机,世界排第几?”
    “第一。”
    “那还是了,他们的普通院校可能还不如咱们学的多呢?”
    “心态放平,多学,多看,再想想以后怎么把咱们自己的水平提升上去。十年,二十年,总有机会的。”
    “哎,你们俩,大太阳底下说话,不嫌热?赶紧进来。”曾敏推门,叫了声。
    “哦,来了,来了。”李乐赶忙回道,“曾老师,有啥吃的?”
    “茶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