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焦头烂额
作者:西海生花   敢让太子受委屈,医妃杀疯了最新章节     
    太子和世子玩得甚是开心,直到鱼都装好了,才换回靴子,跟着回来。
    鱼很小,当兵的吃东西不细,也不收拾,就直接大锅放油,给炖了。
    世子想给老王爷炖个鱼汤,就挑出了十几条,等着厨子收拾。
    岳如霜道:“那种小鱼,配个贴饼子,很好吃。”
    “我们自己做那个吃吧。”
    岳如霜从空间拿了个户外用的小煤气罐,又拿一个不那么大的小铁锅,买了现成的炖鱼的调料。
    太子殿下刚吃过鱼,对鱼没有太大兴致,就道:“太子妃别忙了,扔给几个丫头做吧。”
    杏儿懂事的道:“姑娘,你教给奴婢,奴婢来吧。”
    绿竹回了自己的帐子,去给岳将军缝制衣服。
    岳如霜就教杏儿收拾鱼。
    “这里是苦胆,不要抠破了,不然鱼很苦,在鱼头的这个位置……”
    岳如霜一抬头,杏儿已经将鱼头整个拧下来了。
    巴掌大的鱼还剩一半。
    岳如霜……
    感谢这鱼拼命长到了巴掌长,不然都不够你拎的。
    岳如霜起身和了些玉米面,预备一会儿贴饼子。
    世子拿了鱼来,想问问怎么收拾,杏儿正收拾得带劲儿,就一顺手给收拾了。
    世子回去把鱼给了厨子,让他单独给做出来。
    世子是打定主意要在岳如霜这里蹭饭的。
    岳如霜把鱼炖好的时候,世子就准时到了。
    小铁锅咕嘟咕嘟的的冒着泡儿,周边贴了一圈的玉米面的饼子,黄澄澄的。
    大锦没有玉米,岳如霜虽然种了,也只蒸着吃过,没做过贴饼子。
    这是第一次。
    世子看着那一圈儿铁饼子,睁大了眼睛,他居然不认识。
    杏儿几个丫头带着小詹桃坐一处。
    太子拿起一个饼子,咬了一口,微甜,里面还有硬硬的焦黄的痂,很香。
    小詹桃看太子先动筷了,自己就也动筷了。
    一条鱼进了嘴,小詹桃的脸就扭曲了。
    这鱼怎么这么苦。
    待到杏儿和绿竹吃的时候,两个人的脸也都扭曲了。
    杏儿问:“姑娘,这鱼是苦的吗?”
    岳如霜……
    苦的?
    岳如霜尝了一口。
    “你把鱼苦胆弄破了。”
    岳如霜知道小丫鬟第一收拾鱼,只觉好笑。
    “没事,不可能每条都苦,挑着吃吧,遇到苦的咬一口就扔了。”
    但杏儿的手,很有准,每条鱼的苦胆都是破的。
    岳如霜:“杏儿,你跟姑娘说说,你是怎么那么有准的?每条鱼都是苦的。”
    岳如霜都心疼她的贴饼子。
    众人看着一锅香香的鱼,用香味配贴饼子,吃了一顿饭。
    世子忽然哎呀一声。
    他父王的鱼也是杏儿收拾的。
    世子急忙跑回去看,只见老王爷都被喂完了。
    那张脸比中箭的时候还痛苦。
    世子……
    ***
    京城。
    皇上更加的焦头烂额。
    北地战事提前,多地粮食欠收,没有银子没有粮,上京城的流民越来越多。
    起初太子留下的人还把人带出城,施粥,编组,带去给太子妃种地。
    如今太子也用不了那么多人,施粥的粮食都是太子妃出的,估计也挺不了多久。
    流民一多,必然就会乱。
    粮官天天禀告,粮仓告急,全京城只剩下不到两月的粮食,若是算上流民,只怕只够一月的。
    北地军队的粮饷怎么办?
    皇上看着底下一堆的大臣,把折子砸了下来。
    “平日里就知道糊弄朕,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一个主意也想不出来。”
    底下众大臣……
    “臣等有罪!”
    他们也没办法啊,他们又不会种地,种了地也来不及。
    宰相黄澄如道:“启禀皇上,如今流民这么多,怕会引起骚乱,得快些拿个主意出来。”
    皇上道:“朕要有主意,早就拿了,没有粮食,你让朕怎么办?”
    黄澄如道:“江南的粮食要收了,渠州一带因为水患,误了一季的粮食,而渠州一带向来都是产粮大户,如今渠州种的晚稻要收了,只要我们能再熬一个月,渠州的粮食就收上来了,这种情况就能得到缓解。”
    “还有,臣听说,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得到了司农处的意见,稻子留杆,二次抽穗,臣打听了一下,叫什么再生稻,臣打听了一下,确实有多地稻子再生,这就可以再收一些,等这些都收上来了,各处在紧省一些,总能过去的。”
    “再等等,听说太子妃带人搭了很多架棚,来年三月前还可以再收一些。”
    皇上听了心里还舒服一点,可是粮食还是永远不够。
    “你们参太子妃十大罪状,你们可知,渠州一带的晚稻是太子妃给了种子,带着人种的,再生稻也是太子妃想出来的,还有这搭架棚种粮食,都是太子妃,若是朕没有娶这个儿媳妇,你等就只能干瞪眼了?”
    “果然是废物!”
    骂的众大臣不敢出声。
    “黄大人说的事要等一个月,这一个月怎么办?”
    皇上又问。
    众人都看向黄大人。
    黄大人……
    黄澄如犹豫了半晌道:“可以将人先引至城外,然后关闭城门,以防闹事。”
    “不可!”庞大人出列。
    “如果流民出城,那上京城外的庄子也会遭殃,这次之所以没出乱子,是因为太子妃给他那些流民一口饭吃,先是施粥,后又将人带回去自己掏银子买粮养着了,虽种帮忙种田了,也总好过没粮吃,活活饿死强。”
    另一人道:“流民好不容易进城了,怎肯出去?”
    “当时太子妃是用施粥的法子将人带出去,如今流民这么多,也没这么多粥施啊。”
    又一人道。
    “太子妃不是留了好多人种地吗?”
    又一位大人道:“不如给太子妃送去。”
    皇上险些把茶碗砸他脸上。
    “太子妃、太子妃,太子妃没有拿朕的俸禄,你们也没拿吗?”
    “没事就参太子妃,有事就往太子妃身上推,你们不是说女人不能干政吗?怎么啦?这会儿不说啦?”
    “太子妃已经施粥施了一次,各位大人可做过?朕看你们吝啬得连门口的小乞丐都没给过半个馒头,更别说自掏腰包施粥了?”
    御史台的林大人出列道:“太子妃这也是为了太子,赢得民心。”
    皇上一折子打了下去。
    “混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