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三郡修渠计划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难熬的冬天终于过去,夏侯信和徐庶等几人赶着冰雪消融之前,又将整个计划再仔细的推算了一次,确认后续的各种事情发生后能够采取的措施。
    夏侯信提前将自己准备去民夫营查看并清点人头的消息放了出去,这边监管的这些人赶在了夏侯信前来查看之前补充了人数,至于人数怎么来的,夏侯信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三万多人被以千人为单位,在多名弟子的带领下,再加上给这些监管的人官升三级,开始屯田。田野间的野草开始不断的出现,和野草混合在一起煮粥,极大的缓解了目前的粮食问题。绝大多数的民夫因为心中念着曹叡的承诺,只要好好耕种三年,就能够得到自己的土地,暂时来说极为的配合。
    剩下的几名学子,跟随着进入汉中的商队开始到汉中宣传陇西三郡的政策,吸引诸多百姓前来投靠屯田,至于关中,因为本身凋敝,豪族手中仆僮和隐户虽然多,可许多人都是签了卖身契的,有了卖身契的人自然不太敢逃跑,但是没有签订的人开始了小规模的逃亡,纷纷涌入了陇西三郡。
    农闲时间,夏侯信让诸人组织去挖掘野菜,在主干渠通水后,开始修建分水渠,渭水被进一步的引流到了土地上,更多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大片大片的绿色充斥着三县的平原。
    除了修建水渠,夏侯信还让这些学生们去组织人手给他们建造房屋,不是那种大通铺,而是一人一家的独门独院,看着田野上属于自己的房子被建造起来,这些民夫的目光中充满了希望,因为那些大人们都说了,这些房子是属于他们的了。
    那些大人们,还有太守大人的学生都承诺过,这些房子建起来之后,就是他们的,虽然不大,也没有那么巍峨庄重,只不过是土墙垒成,上面铺了一些稻草用来遮挡雨水。
    但,这是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房子已经有了,那么土地呢?土地也一定会有的。
    原本心中有些其他想法的人,在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心中的担忧和顾虑全部消除,认定了只要好好努力,自己身上的罪孽,当然,有的人只认为是罪罚就会彻底洗清。
    那些刚刚到达的其他百姓,原本心中还有许多的迷茫和无助,但在知道了就连罪犯都能够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心中那是狂喜。有的人立刻就回到了汉中,关中,开始进行人传人的传播,一时之间许多的百姓纷纷开始拖家带口的进入了陇西三郡。
    “子义,如今你督三郡事,这政策虽然好,也能够收拢各地流民百姓,但是我们两郡不比你年前开渠,荒地虽然多,但是灌溉却不方便。”张既将自己和赵衢两人目前的困境说了出来。陇西和南安两郡因为年前没有如同夏侯信这般大修水利,这土地和灌溉条件就是天水这边好。
    “就是,大人,我南安郡也比不得天水,能够耕种的土地太少了。”赵衢接话。
    “明年,你们也可以组织人手修渠,将许多能够灌溉到的地方全部都尽可能的开发出来。”
    “可是眼下怎么办?”
    “眼下,眼下可以让他们都往我天水来啊,哈哈哈。”夏侯信很乐意吸纳这些人口,早一年发展起来,那天水接下来的潜力就越强。
    “你倒是打得好算盘,你把人都弄走了,那我陇西怎么办?你知不知道,就连我的陇西,也有不少人想要跑到你,你夏侯信的天水郡来!”张既自然不想将这些人口拱手相让。
    “你让我这陇西太守该怎么做?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德容,德容,你我乃是同门,不至于,真的不至于。”夏侯信看着张既在自己这边演戏,立刻就是起身配合。他去陇西郡查看过情况,那边的水文地理不错,只要适当的修建水利,就能多出不少的土地,难的是南安郡,修渠的成本实在太大了。
    夏侯信曾经和徐庶两人私下里计算过南安郡修渠的成本,合三郡之力都至少要五年之功才能挖出一条主干渠。
    “既然还知道有同门之谊,那今年能否过来帮我陇西修建水渠?你都是督三郡事了,总不能只管着天水吧?”张既提出了自己今天的来意。
    “就是,也要帮我南安修建水渠。”赵衢今天过来,就是想要让夏侯信出来修建水渠。
    “此事事关重大,眼下还是农忙时节,三郡当以耕种为主,等到秋粮收割之后,我等再来商议此事,如何?”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事更应当早早谋划,眼下春耕之后,子义当要早做筹谋,我等也可以在秋粮收完之后,立刻就组织相应的人手。”张既和赵衢既然来了,那肯定要有一个结果。
    “既然如此,不如这样,今年先组织人手修建陇西的水渠,南安郡也出相应的人手。”夏侯信本就有想法将三郡的水系全部连通起来的想法,这样一来,三郡的兵马,物资都可以通过水系提升运量和效率,减少损耗。
    “这,陇西郡修建水渠,我南安郡难道就不用修水渠了么?还要抽调我的南安的人一起去修,那要我如何回去面对南安的父老?”赵衢一听到这个事情,心中立刻就急了。拿着夏侯信的这个方案回去,估计南安郡的人都会跳出来反对。
    “赵太守莫急,且听我说完方案,我打算先在洮水和渭水之间修建一条水渠,将两水沟通联合,一旦修成之后,再在南安郡修建一条水渠,贯通河水和渭水,如此三郡水系完善,水渠沟通联系也更加方便,三郡的兵马、粮草都可以通过这些水系快速调动。而且要修建一条贯通河水和渭水的主干渠,非三五年不能修成,所以眼下还不如先修一条水渠先贯通洮水和渭水,等到陇西和天水发展起来,有多余的粮草之后,再来修建南安郡的水渠。”夏侯信让人去拿来了三郡的地图,对着地图又对张既和赵衢两人解释了一遍,张既听完之后,自然觉得是好事,可赵衢觉得自己未能拿到眼前的利益,所以心中不太高兴,但此时夏侯信又拿出了督三郡事的职权,赵衢心中即便再不乐意,也只能接受。
    之后,夏侯信又拉着张既一起,两人一同写下了契约文书,一式三份,由三人在上面签上名字,又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让赵衢带回南安郡。
    赵衢看了这份契约之后,知道眼下只能如此,并且有了这份文书之后,回到了南安也算有了一个交代。赵衢得到了文书,想着留在这里没有太多的意思,直接就回南安去了。
    “子义啊,听闻马超在汉中又蠢蠢欲动了,不知道可有应对之法?”聊完了这些,张既就拉着夏侯信聊起了其他事情。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初马超逃窜进入汉中,已经是丧家之犬,手下兵马不足两千,汉中士卒,多熟悉山地战斗,我想过了,只要守住了主要的城市和碍口,马超在陇西无能为力。”夏侯信对于这点看得很明白。
    “若是按照我的想法,三年内,我都不想征伐汉中,陇西三郡如今刚刚恢复,应当吸引人口,鼓励耕种,继续粮草,三年之后,陇西三郡粮草丰足,到时候攻打汉中,粮草物资不必过多依赖长安,再加上洮水和渭水连通,粮草运输调配也更加方便。”有些想法,夏侯信没必要隐瞒。战争,打得是人口和物资,只要人口充足,物资丰富,自己就有足够的耐力和汉中拼。
    “此乃是老成谋国之策,此事不知道右将军可知?”张既也赞同这样的想法,若是持续开战,陇西必定贫瘠,后续还需要长安那边不断的补给,到时候受制于人。
    建设陇西,更是一方德政,张既有士大夫的情怀,自然希望这事能够办成。
    “此事,我当和右将军当面说明缘由,澄清利弊,右将军深明大义,这些年来都是以国事为重,当能够看清形势,明白其中的利弊。”如今的夏侯信,已经对夏侯渊没有那么多的抗拒了,哪怕是当初的那一耳光。
    按照曹操的脾气,自己当初不依不饶,不给曹操一个台阶下,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台阶了,夏侯渊的那一耳光也算是扇醒了自己。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其他的事情,张既看着天色也起身告辞。
    “你二人本身就是父子,有些时候,低个头就算了。再说了,当初那也是没得选择。”徐庶见张既走了,想着两人还是应当修复一下关系,一个右将军兼凉州刺史,总督雍凉军事,一个天水太守,督三郡事,日后征伐汉中,必然是夏侯渊为主将,需要借道陇西三郡,更需要陇西三郡的粮草人力支持。
    “此事,唉,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你作为晚辈,按礼自然是你先开口,难不成还让你父亲开口不成?”徐庶想着平安已经怀孕,自己也要做父亲了,就想着开口劝说一下夏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