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乱政!
作者:酷酷的橙子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第205章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乱政!
    下午时分,东汉末年时期的众人全都翘首以盼。
    可以说他们从昨晚直播结束后,就已经在期待着今天的三国演义。
    虽说三国演义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里面的剧情可能和真实发生的历史有所差异。
    但主播说过三国演义是根据史书三国志创作的,那就说明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的剧情,至少大部分还是可以还原真实的历史。
    也正因如此,东汉末年时期的古人才会对即将播放的三国演义格外感兴趣。
    他们希望通过电视剧里面的剧情,可以得知所处时代会发生的事情,这样也方便他们及时应对。
    尤其是身处这个时期的历史大佬,像曹操,孙权,刘备,董卓,袁绍等等,就更为关注了。
    他们非常清楚,虽说电视剧里面的剧情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但至少可以做一个参考。
    除了东汉末年时期的古人,东西两汉的古人也很感兴趣,他们也想看看大汉灭亡之际都发生了怎样的场景。
    除此之外,其他朝代的古人也都做好了观看准备。
    他们倒不是说对东汉末年发生的历史感兴趣,纯粹是喜欢看电视剧休闲放松一下而已。
    在各朝古人热情期盼下,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开始响起。
    【第一集:桃园三结义
    古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
    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
    汉桓帝死后,汉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
    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
    公元184年,东汉灵帝光和七年正月,张角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掀起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
    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刘家的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招兵告示张贴在涿县城门口,围观群众中,有一位红脸大汉,他叫关羽,是河东解县人。
    因在家乡杀了豪强,流落到涿县,以卖绿豆为生。
    人群中还有一人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一个黑脸大汉见了,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
    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屦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张飞常将卖不完的猪肉放在一口井里,盖上磨盘,谁能挪开此磨盘,可以任取井中肉。
    有人到张飞的肉铺来买肉,伙计却拿不出肉,关羽走过来将磨盘挪开,尽取井中猪肉分于众人。
    张飞得知,想和关羽分个高下,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被一旁的刘备拉开。
    在张飞家中,刘关张三人畅饮叙谈,他们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刘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张飞使丈八蛇矛。
    黄巾起义被镇压,刘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中山府安喜县县尉。
    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本郡督邮来到安喜县视察,对刘备傲慢无礼,还索取贿赂。
    张飞得知大怒,将督邮捆绑起来用柳条鞭打。
    刘备闻讯赶来,见督邮求饶,令张飞住手。
    关羽认为:“荆棘丛中,非栖鸾凤之地,不如弃官归乡别图大计。”
    于是兄弟三人弃官而去。】
    各朝的皇帝看到开头的第一句话,不由得眼睛大亮,连连点头。
    古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虽然有些简单,概括历史有些笼统。
    但纵观整个历史朝代,好像也确实如此,历经那么多朝代一直都这样循环。
    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大清灭亡,天下大势就没有一直统一的,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状态。
    但他们却很迷惑,怎么他们就没有听说过这句古话。
    按理来说,这句话这么有深意,而他们身为皇帝,读的书不可谓不多,不应该遗漏这句至理名言才对。
    各朝的读书人也有此疑惑,纷纷询问这句话的出处。
    视频中有表明三国演义是根据明朝罗贯中的小说改编的,于是很多人在弹幕直接询问原作者。
    罗贯中:说实话我也忘了,可能什么时候写着小说突然来了灵感,随便编的一句话,大家不要在意这些小细节。
    他有些无语,大家看电视看得好好的,怎么就把重点放在这句话上了。
    这改编的电视剧多精彩啊,他全程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根本就没有时间理会其他的。
    至于这句看起来很有逼格的一句话,连他都忘记了出处。
    刘秀:朕算是知道东汉末年为什么叫东汉幼儿园了。
    他看着电视剧开头出现的汉殇帝,汉安帝,汉顺帝,汉冲帝等一众小孩子,非常无力的叹了口气。
    尽管他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个情况,可看到真人演绎出来的历史,还是让他觉得心里难受。
    电视剧虽然跟真正的历史有所差异,但毕竟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总体是大差不差的,不会相差太多。
    看到自己一手建立的东汉王朝在末年时期的场景,他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很想到东汉末年匡扶社稷改变这一切,可他却无能为力。
    刘彻:这汉灵帝怕是有什么大病吧!
    他差点忍不住破口大骂,得有多脑残,才能提出让各州自行募兵守备。
    朝廷这么一搞,各州郡的掌权者必然拥兵自重。
    即便是黄巾起义被镇压了,到时候还能镇得住全国各地拥兵自重的郡守吗?
    也难怪最后被别人推翻,不经过大脑想出来的决策,你不亡谁亡?
    他当初大搞推恩令,就是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力,把权力集中到中央朝廷。
    可汉灵帝倒好,反其道而行,主动把最重要的兵权下放给全国各地的州郡。
    尤其是电视剧中汉灵帝毫无皇帝的威严,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在何进面前战战兢兢的,像是耗子见了猫似的。
    这样一副窝囊样,更让更加生气,一点也没有他刘氏皇家的风范。
    虽说东汉的皇帝已经不是他这一支,但到底是他们刘家的皇帝,都是高祖一脉下来的。
    这般畏惧胆小的刘家皇帝,让整个刘家皇族蒙羞,看得他恨铁不成钢。
    关羽:这个改编还挺有意思的,可谓是不打不相识。
    电视剧中他和张飞打斗,进而两人结识。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和张飞交手的经历,根本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他和一旁的刘备、张飞相互对视一眼,三人会心一笑,觉得非常有趣奇妙。
    他们三人相识的过程并不是电视剧这样的,只是剧中进行了戏剧化处理。
    不过还别说,罗贯中的这种处理还挺有意思的。
    罗贯中:刘关张三人的相识过程和我写的有出入,看来应该是后世人做了戏剧化处理。
    他在小说中并不是这么写的,而是刘备和张飞两人先结识,在两人去喝酒的路上,遇上了要去投身军营的关羽,于是三人就这么认识了。
    而在电视剧中,关羽卖绿豆,张飞卖猪肉,两人打架,刘备过来劝架。
    不得不说,后世人处理的比他写的还要有戏剧性。
    这么一看,他写的三人相识的剧情好像有些平淡,得重新想一个比电视剧更加有意思的相识剧情。
    第一集最后的鞭打督邮剧情,让几个当事人全都愕然。
    刘备:督邮是我鞭打的,不是三弟打的。
    张飞:督邮是大哥鞭打的,反正都差不多,督邮确实该打。
    督邮:罗贯中太过分了,为了塑造刘备张飞的形象,故意把我描写成一个阴险小人。我不过按照朝廷命令行事,称病不愿意见刘备罢了,结果平白无故糟了一顿打,真实倒八辈子霉了。
    【第二集:十常侍乱政
    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
    汉灵帝病危,围绕皇位的争夺,以张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和国舅大将军何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何皇后生皇子刘辩,王美人生皇子刘协。
    何皇后嫉妒,毒死王美人,皇子刘协养于董太后宫中。
    汉灵帝死后,十常侍为了立刘协为帝,想先除掉何进。
    何进得知消息,便和袁绍、曹操等商议,要尽除阉党。
    何皇后原是靠宦官势力立为皇后的,因而受张让等人左右,从中阻止。
    曹操建议应先正君位,后讨贼。
    何进便在汉灵帝柩前扶立太子刘辩继承帝位,何太后临朝辅政,何进以大将军参录尚书事,控制朝政。
    董太后受张让等怂恿,也去临朝听政,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加封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并重用十常侍,打算和何皇后平分秋色。
    何进借故将董太后遣回原籍河间,又派人毒死董太后。
    并矫诏召外地兵马进京,想尽诛宦官。
    不料十常侍预谋在先,假传何太后懿旨,召何进入宫。
    何进不听曹操劝阻,单独进宫,在嘉德殿被张让杀死。
    袁绍、曹操带兵入宫,尽杀宦官,宫内火起。
    在混乱中,张让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皇宫。
    曹操派兵追袭张让,寻找少帝,十常侍都在混战中丧命。
    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藏于草丛之中,熬到天明才被司徒王允等文武大臣发现。
    刚要回朝,忽然远处奔来西凉刺史董卓,他早有野心,乘洛阳混乱之机带兵进京。
    至此宦官势力彻底消灭,然而一场更大的战乱却由此开始。】
    张让:这下糟糕了,何进知道了,怕是不会放过我等。
    原本他们是准备把何进骗进宫里先下手为强,可现在被电视剧暴露了意图。
    这样一来,何进有了防备不说,恐怕还会对他们十常侍动手。
    他们得想想其他办法除掉何进,而且袁绍和曹操也是一个祸害。
    麻烦的是何太后这条线不能用了,算是彻底废了,要另想办法。
    何进气得吹胡子瞪眼,对自家这个妹妹一肚子怨气。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妹妹居然和宦官联合起来暗算他。
    要知道,多亏了他,妹妹才能坐上太后的宝座。
    可最后的结果,确实吃里扒外,联合外人对付他。
    虽说电视剧中自己的妹妹不想杀自己,但她和宦官联合想要牵制自己这一点是肯定的。
    不过现在不是声讨妹妹的时候,而是得先把这些宦官杀了。
    电视剧中,他自己太过自傲,不听曹操劝阻,执意一个人进宫。
    结果张让这些宦官暗害他,把他的头颅砍下来,直接扔到门外。
    虽然不知道这一段剧情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为了以防万一,他也不会放过这些宦官。
    曹操看到电视剧中自己每次给何进提建议,都被何进驳回了。
    而袁绍的待遇就比他好多了,得到了何进的礼遇。
    这么一对比,他着实有些憋屈。
    更令他无奈又气愤的是,他提的好建议都被驳回了,而袁绍提的馊主意却被何进采纳。
    何进想要铲除宦官,袁绍的提议是让外兵进京,这主意简直是离谱。
    可偏偏这么离谱的建议,何进却采用了。
    外兵进京明显就是引狼入室,他们根本就控制不住外兵。
    他怀疑袁绍是故意的,想让外兵进京和何进斗得两败俱伤,最后袁绍坐收渔利。
    但无奈的是何进非要自己作死,他拦都拦不住。
    袁绍看到这里的时候,内心也很无语。
    他们想铲除阉党,但是可惜何太后不允许。
    于是他就想着让董卓进京,这样一来可以威胁制衡何太后。
    只是最后有些可惜,他原本想着可以控制董卓的,奈何自己还是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