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主打一个过渡作用?
作者:九品大韭菜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     
    {首先排除一个错误答案!}
    {围棋圣手!汉景帝(藏狐)}
    {说得好,奖励你不带头盔和刘启先生来一把!(狗头)}
    {大汉神医——栗姬(狗头叼花)}
    {下棋果然是需要动脑的(狗头)}
    {脑洞大开,然后神之一手,简简单单赢一把吴王世子!}
    {这吴王世子敢跟朕打擂台!(狗头)}
    {落子有神曰景,棋力千钧曰景,抡盘如飞曰景,一击爆头曰景!}
    {景帝:盘外招也是棋局胜负的一部分!}
    {但凡刘启下棋的时候把其他几个诸侯王都召集到长安,那就没周亚夫什么事了!}
    {刘恒:妙啊}
    {刘恒:儿啊,记住了,你长大了一定要记得敲打敲打宗亲王族。
    刘启:懂了!}
    {刘启下棋是“既分生死,也分高下”(狗头)}
    {你说你,输了就输了,砸人家干什么?砸死了吧!}
    {下输了被削藩,下赢了被棋盘砸死!}
    {人在大汉正与刘启对弈,我没玩过只是乱下,结果竟然赢了刘启,现在对面这人正拿着棋盘问我头硬不硬,请问我该怎么办(狗头)}
    {谁下棋不带头盔呢(狗头)}
    ……
    在一众汉朝皇帝面如沉水,一众后世皇帝的欢声笑语里。
    大汉棋圣的选项遥遥领先!
    ……
    大汉,
    此时的刘邦摸着下巴,正在沉思。
    “萧何?”
    听到刘邦的声音萧何心里咯噔一下。
    “你说,让诸侯王一起来下棋这招怎么样?”
    陛下?脑袋没事吧?!
    萧何瞬间都宕机了。
    “陛…陛下…”
    “啧,开个玩笑而已。”
    刘邦一摆手,瞥了一眼身边的吕雉。
    “朕怎么会做这么无赖的事!”
    萧何哑口无言。
    不,要不是异姓诸侯已经平定了,你没准真干得出来这事!
    ……
    大唐,
    背负双手的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文字,哑然失笑。
    “这后世之人对于暗讽是有一手的。”
    咂咂嘴又补了一句。
    “嘴够损的。”
    ……
    天幕上的画面,
    高悬于天的文字一阵扭曲。
    随后,原本的标题变成了…
    【汉景帝·大汉棋圣·刘启】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着天幕上的文字脸色一黑。
    “阿父!原来你还是棋圣啊!真威风!”
    石破天惊的一道话把王皇后下了个半死!
    连忙捂住刘彻的嘴。
    但刘启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大发雷霆。
    “你捂他嘴干什么?”
    刘启斜瞥了一眼王皇后。
    “陛下…”
    王皇后脸上强挤出个微笑。
    刘启哼了一声拉过刘彻,低头问道
    “那彻儿想不想学六博棋?”
    “想!”
    “好,那明天朕就教彻儿学棋!”
    刘启看着天幕,目光幽幽。
    ……
    【公元前153年,刘启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
    【公元前151年,废黜薄皇后。】
    【公元前150年4月,废黜刘荣太子之位。】
    【公元前150年6月,立王皇后。】
    【同月,立刘彻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刘启病重,于是病中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礼。不久,病死于未央宫,谥号“孝景皇帝”】
    【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其政策以延续汉文帝的政策为主。】
    【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实行三十税一,厉行节俭,减轻刑罚,振兴文教,略修礼仪。】
    【于国内“平定藩王”抑贬了诸侯王的地位,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了王国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回盐铁铜等资源及有关租税。】
    【同时“南抚劲越,北和强胡”,对南越进行安抚,于匈奴接壤的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
    【在不多的匈奴反击战中提拔了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将领。】
    【对于百姓们,景帝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百姓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对于思想,景帝也不再严厉禁止其他学派的发展。】
    【景帝之治,取得了“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的治绩。】
    ……
    【汉景帝刘启,是個什么样的人?】
    【选项一:好皇帝】
    【选项二:大恶人】
    {好人当不了好皇帝,刘启这样冷酷无情,又头脑清醒的人,简直天生当皇帝的料。所以我选大恶人!你杀周亚夫干嘛!}
    {对大臣是狠了点,但是他不霍霍百姓啊!好皇帝!}
    {但是不要忘了,因为他自己的个人性格掀起了七国之乱,所以从这看出来他是没嚯嚯,但从来都是往大力折腾。}
    {挖槽!刘濞都密谋四十年时间了,这特么管景帝屁事啊?真拿梗当正史玩呢?}
    {杀晁错未必是妥协,更像是以退为进。}
    {那个位置不搞阴谋阳谋不借势用势造势,只靠为人诚恳重信守义,那史书上连一页都活不下来了!}
    {景帝和梁王,真的太可惜了。明明是一母同胞,年少时感情也很好的,七国之乱弟弟也是倾尽全力帮景帝守住江山。可到最后,景帝还是没有放过这个唯一的弟弟。}
    {景帝没得选,他这辈子遇到这种抉择太多了。弟弟、晁错、儿子、女儿,能牺牲的他都牺牲了,就是为了前进,他爹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他不能停了。}
    ……
    大唐,
    西海池边,长孙皇后带着李明达去游湖。
    而李世民则是在望云亭里继续背负双手看着天幕。
    身边的李治则是有样学样,同样背负双手看着天幕。
    “阿耶,汉景帝是个什么人啊?”
    年幼的李治看着天幕上的问题,也向他父亲询问道。
    “汉景帝啊…”
    李世民沉思片刻。
    “虽然他也创造了文景之治的一部分。”
    “但不管他的功绩多大。腰斩晁错,逼杀周亚夫,都是背弃了长远的大义。”
    “是对他自己的背叛。”
    李治挠了挠头。
    这回答太深奥了吧?不就两个选项吗?
    阿耶怎么弄出个第三回答来?
    “那阿耶?他为什么会背叛自己呢?”
    看着天幕,李世民想起跟着自己打天下的群臣,有感而发道:
    “臣子辅佐君王治理天下,乃是君臣一体。”
    “对天下、对百姓、对道义,都富有教导教化的责任!”
    “而抛弃大义,牺牲忠臣,就是对君王自己的背叛。”
    ……
    大明·永乐时期
    “爹,现在户部实在是没钱!”
    朱高炽一张胖脸委屈成一团。
    从刚才的那一句“够呛”开始,他爹就翻着花样的冷嘲热讽和阴阳怪气。
    “你除了没钱,就不能说点别的?”
    骂累了的朱棣双手叉腰,看着纹丝不动大胖儿子那叫一个气上心头。
    “爹。”
    朱高炽在朱棣震惊的眼神中抽了一本厚厚的折子。
    “爹,儿子昨晚与兵部户部仔细的讨论了一番,大家共同写了个折子。”
    “里面有十四条不能打的理由。”
    “望皇上预览!”
    好小子!在这等你老子呢!
    “老大,朕活不了几年了。”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字,悠悠长叹。
    “但现在朕不能停了,北元是心腹大患。”
    “不趁此时犁庭扫穴,难道要等你,瞻基或者瞻基的后代来做吗?”
    朱高炽看着自己爹推心置腹,自己也十分为难。
    “但是爹,不能在这么打下去了,现在百姓急需休养生息,不能学汉武旧事啊!”
    “汉武旧事?”
    朱棣一甩大袖,斜指天幕怒气勃发道:
    “没有汉武帝打出汉家威风!”
    “光有文景之治有个屁用?!”
    “论民生论经济,难道北宋不强出它一百个文景吗?!”
    “后果呢?!”
    “靖康!靖康之耻!”
    朱棣一把抓住朱高炽的肩膀,大胖子吓得一激灵。
    “老大,爹不是汉武帝,伱也不是刘据。”
    “爹心里有数,想想办法!老大,想想办法。”
    “打完这仗,你就该登基了!”
    说完,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迈着龙行虎步快速离开了。
    只留大胖子满脸愁容的留在原地,
    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手里的折子…
    等会儿!不对啊!
    爹你是不是又开始pua了?!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汉景帝·刘启】
    【军事成绩:数月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夺回诸侯王的权利,评价b级,得三分】
    【制度建设:租长陵田。解放思想,不再独自倡导黄老之学。评价a级,得四分】
    【外交策略:延续文帝政策,无功无过,基础评价c级,得两分】
    【民生经济:承接文景之治,国库里的钱粮多到腐烂腐朽,评价s级,得五分】
    【用人识人:发掘李广、程不识,任用晁错与周亚夫,评价a级,得四分】
    【后世影响:承文帝启武帝,评价b级,得三分】
    【总分二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