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两把横刀
作者:九品大韭菜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     
    第213章李世民:那年,我手持两把横刀……
    天幕上,
    贾胡堡,
    军营内一片寂静。
    李渊靠着一旁的凭几,以手扶额。
    一众文臣武将垂首不语。
    “唉……”
    “消息你们知道了,肇仁去了突厥至今未归。”
    “突厥许诺的士兵和战马也未见到踪影。”
    【李渊率数百名骑兵在霍邑东面数里等待步兵主力。】
    “难道伱认为此时呆在那里就好吗?”
    曹操闻言嗤笑一声,盯着曹丕半天。
    “啊!”
    此时,举止大方,姿态威严的李世民也拱手道:
    “阿耶,刘武周表面上投靠突厥,但暗地里却和突厥互相猜疑。”
    甩了甩溅满血液的衣袖。
    曹操十分生气,气自己这个儿子还是看不清事情真相。
    天幕上,
    一轮浑圆的金色落日照映孤城,
    “儿等此行,捐躯力战!”
    【帝喜曰:“尔谋得之,吾其决矣。三占従二,何籍舆言。懦夫之徒,几败乃公事耳。”】
    “我们之所以举义,就是为了奋不顾身拯救苍生,先入长安、号令天下!”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
    十八岁·李世民(怒目!)
    “住口!胡言!非善类!看刀!”
    “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
    “且李密一心守着东都粮仓,与东都隋军打个不停,根本无暇做长远的打算。”
    “你认为大本营重要,但始终龟缩在老巢中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汉末,
    正瑟抖的看着浑身是血的他。
    “大将军,李密为人谲诳,虽说与我们联合,但终究奸谋难测。”
    曹操和曹叡看了一眼说会的曹丕。
    “万一出师未捷而老巢被占的话,那么后勤补给就会中断,将士们就会丧失斗志,队伍就会陷入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
    然后,一夹马腹。
    “你说他会不会退?”
    “除非他永远龟缩在太原一隅,况且,他后方不是有人在守吗。”
    【李渊急命殷开山召集后续的步兵主力进入战场,又命李建成在城东列阵,命李世民在城南列阵。】
    ……
    “他五出祁山是因为好玩吗!”
    鲜血瞬间喷射而出。
    刘备看着诸葛亮,欲言又止。
    关张二人则是一阵恍惚。
    只见对方的一众士兵已经拉开距离。
    【为一战消灭宋老生,防止他逃回城中据守,李渊佯装败退,吸引宋老生脱离城池。】
    不如从长计议。”
    “汝为何人?”
    “大将军,义兵家眷聚在太原,不如还救以后,更图后举。”
    久违的嫉妒之心啊~
    “到时候被天下豪杰耻笑事小,凝聚起来的人心士气溃散瓦解才是事大!”
    “面对群狼,我们又拿什么保命?”
    【李渊与李建成假装受挫往后退却。李世民与部将段志玄立率两千骑兵从南面直冲宋老生军阵。】
    【面对一众退回太原的说辞,李建成与李世民力陈利弊。】
    曹丕和曹叡看了看天幕。
    突地,身边一阵空白。
    热烈欢迎十八岁的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李世民闪亮登场!
    军师幻听了吧?
    正在玩着吕雉腰上垂下的宽绅,刘邦抬头茫然。
    主公说话了吗?
    “退?”
    刘邦毫无察觉的说道:
    “那以后如果再度出征,来自后方的突厥人和什么周的威胁不是照样存在吗?”
    哗啦啦!
    十八岁·李世民(警惕!)
    话音一落,众臣纷纷进言道:
    “大将军,粮草将尽,而宋老生和屈突通遥相呼应、据险而守,一时半会儿绝对攻不下来。
    “大将军,突厥人贪而无信、唯利是图,刘武周历来与其狼狈为奸,他们企图进犯太原的消息不可不信。”
    鼓掌!
    李世民直身环顾四周,众臣纷纷避开视线。
    【七月二十八,太原粮草送到。】
    “啊?你问我啊?”
    冲进敌群!
    “秋雨连绵,粮草未至。
    “倘若稍遇挫折就当缩头乌龟,那还奢谈什么平定海内、问鼎天下?”
    “此两者皆不足为虑。”
    ……
    惨声之声不绝于耳。
    一队身披玄甲的黑骑纵马驰骋!
    “不会。”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自己。
    曹操的一声怒喝,吓得俩人一阵面白。
    【李世民冲锋在前“手杀数十人,二刀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
    直直的刺向对面那三万兵马!
    那些臣子输了有保命之时。
    脑袋枕着靠背,下巴抵着胸口。
    刘邦看着被抽回的绅带一脸可惜,往后一躺。
    “退了就有用吗?”
    “宋老生轻率急躁,一战便可将其生擒。”
    因为能用运用马战还被砍坏的,应该只有横刀了。
    砍了一空的李世民歪了歪头。
    手里的武器也在止不住的颤抖。
    吕雉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嗤!”
    【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
    “如今遇上小小挫折就遽然班师,义军便会一朝解体。”
    “你都跟孤学了些什么!”
    ……
    “你们怎么看?”
    “他虽然贪图太原,但更怕自己的老巢马邑被人抄了后路。”
    听着一片这退后之意,李渊脸色晦明。
    曹丕面不改色道:
    “太原,义兵家属在焉。不能有失。”
    “到时候这些人四面来攻,大本营就能保得住吗?”
    仪表堂堂,一身俊秀之气的长子拱手道:
    “带兵造反可容不得半点犹豫回头。”
    “会。”
    ……
    季汉,
    【李建成和李世民率数十名骑兵驰至霍邑城下,一边扬鞭挥手制造攻城假象,一边高声诟骂,试图激怒宋老生。】
    君主输了还能保命吗?
    ……
    大汉,
    “并且……”
    压了压突然翻涌上来的怒火,吕雉缓缓开口道: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自助者天助之。】
    作者:太宗大大!
    “到时就算我们困守太原一城之地又有何用?”
    【八月初三,在晒干铠甲、武器后,率全军开拔,沿着东南山麓的小道迅速进抵霍邑。】
    作者:啊!
    ……
    作者(怀里捧头版):
    这一战里李世民拿的应该是环首大横刀。
    殿内众臣也都看向两位公子。
    “都说说吧,是走是留。”
    争霸天下的这条路当是好走的吗?
    ……
    【最终,斩首宋老生,攻克霍邑。】
    百无聊赖道:
    “你说的这种危险的确存在。”李渊心里何尝没有相同的担心和顾虑?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自李渊举义军大张旗鼓的南下以来,至今未打一仗、未下一城。”
    不过片刻间,就有数十人倒于刀下。
    “因为你这么做就等于是在向突厥示弱!”
    ……
    【宋老生果被激怒,率三万人分别从东门和南门出击。】
    闭着双眼,李渊的语气尽显无奈。
    面无表情的持着布满缺口的两柄横刀。
    ……
    “亮会回守。”
    “人心已一失,日后还想称霸天下?”
    天幕上,
    听闻众臣想要回防太原的分析。
    李渊不由看向两个儿子。
    “没有粮草。”
    曹操额头一挑。
    身披墨甲的李世民持着两柄环首横刀如入无人之境。
    “你们说他会不会退?”
    “诸人所言无非保家爱命。”
    【八月初一,雨止天晴。】
    “阿耶,此时眼下遍地都是庄稼,何必担心断粮?”
    “那后方的老家就不管了?”
    “不见诸葛亮旧事吗?”
    最后,
    两位公子瞟了众人一眼,分别道:
    “定业取威,在兹一决!”
    【阵势冲散,李渊立刻率军合围。】
    “恰恰相反,那更危险!”
    吕雉看着天幕,突然扭头道:
    “向四方群雄示弱!”
    诸葛亮心有所感,略带尴尬。
    陌刀是步兵用的斩马刀。
    而且我记得横刀是有大小制式之分的。
    好像是李治提过一句,说什么“尔佩大横刀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