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彻底反目,风暴前夕
作者:九品大韭菜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     
    第236章彻底反目,风暴前夕
    【公元624年六月初三,李渊去仁智宫避暑休养,留下了太子李建成居守长安。】
    【此时太子李建成及支持他的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在战争时期即已潜滋暗长的仇恨终于表面化了,发展为你死我活的斗争。】
    【由于李世民战胜窦建德和王世充而声誉骤隆,李建成则因大部分时间在北方边疆防御突厥人未能树立同样的声望。】
    【并且李渊把李世民的地位提高到全国所有王爵之上,又命他掌握陕东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并且命他开府洛阳。】
    【准许他开文学馆,提拔十八位学士当他的国事顾问。】
    【种种迹象表明,秦王李世民的地位已经危及太子李建成了。】
    ……
    {因为唐高祖自己的犹豫,处置失措,一边立建成为太子,一边让李世民掌握大权,位极人臣的情况下,外人尚且有贪恋,何况同为合法继承人之一的嫡子。}
    {那你让李渊如何?毕竟李世民战功在那,封无可封最后封为天策上将。而且羽翼已成,难以去除,除非杀了他……}
    {哈,你当李渊是杨坚呢?说杀儿子就杀儿子?}
    {不该是李隆基么?一日杀三子。}
    ……
    大唐。
    本来还严阵以待的李世民突然绷不住了。
    “什么就一日杀三子啊!”
    李世民有点慌了。
    后世子孙不会无缘无故的提他,还是跟隋文帝相比。
    也就是说,这个李隆基也是位皇帝。
    他还姓李……
    这一瞬间!
    什么司马啊,刘宋啊,南齐南梁北齐啊!
    通通涌入脑海!
    这李隆基不会是大唐的亡国之君吧?!
    谁家好人一日杀三子啊!
    难道三个儿子都要谋反?
    这不更要完了吗!
    ……
    武周。
    白眉一挑。
    武则天顿觉不对。
    李隆基?李旦的那个儿子?
    哦……对了。
    他娘就是让朕杖毙的!
    “呵……”
    对着铜镜,武则天给嘴唇上抹上一抹殷红。
    “诏相王与临淄王进宫觐见。”
    身后,上官婉儿一脸平静,领命而出。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眉头一皱。
    一旁的高力士随口道:
    “这一看就知,都是一群无知庶民。”
    “眼界不高,只能在那方囿之地打转。”
    “圣人之志怀似大鹏云程万里!”
    “这等蜩鸠之徒,圣人不必挂怀。”
    李隆基眉头渐渐舒展,抬起酒杯,淡淡笑道:
    “朕本来就没想,也不能把他们怎样。”
    “将军心善呐。”
    ……
    {李建成就是没有军功。}
    {张嘴放屁,武德二年,司竹盗贼祝山海拥众作乱,李建成奉诏率领将军桑显和平定之。
    {四月,西凉大将安兴贵杀李轨率部来降,李建成前往原州接应。}
    {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与王世充战洛阳,太子镇蒲州防御突厥。}
    {武德四年三月,李世民追击窦建德,稽胡军以数万人寇边,太子李建成奉命讨之,斩首数百级,俘千余人。}
    {武德五年,冬,太子携齐王平河北、山东,斩刘黑闼。}
    {武德六年七月,突厥大军入侵朔州,李建成受命同李世民分头截击。同年九月班师回朝。}
    {武德八年四月,突厥攻定州,李建成领兵驻幽州以御之。}
    {他在疆场上的出镜次数少?他只是没李世民那么能打,而且,他是太子啊!}
    ……
    大汉。
    刘邦挠挠脸,偷瞥了一眼身旁的吕雉,把话咽了回去。
    这太子就不错了。
    还敢上战场呢。
    自家那个……
    想到刘盈目光清澈的样子。
    又是一阵气闷。
    ……
    大隋。
    杨坚捋着胡须对独孤伽罗道:
    “这么一看,李建成的功劳是不小的。”
    “而且伐陈时,朕也没有选择让睍地伐担任统帅,而是将五十余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那孽畜。”
    “毕竟太子乃国本,不能以身犯险。”
    ……
    大明·永乐时期
    “既然李建成有领兵作战,那为何不索性派他去指挥战役平定群雄呢?”
    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朱瞻基看着天幕不明所以。
    朱棣一边跟眼前的胖小子大眼瞪小眼,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
    “《左传》: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
    朱高炽原本平静的脸起了一丝波澜。
    朱棣眼贼啊,趁热打铁道:
    “皇帝的嫡长子都是天生法定的太子。”
    “是国家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因而一旦当了太子就得经常性的留在皇父的身边。”
    朱高炽探头插一嘴道:
    “也有怕出去闹事的想法。”
    “伱他N……”
    朱棣气的一拍大腿站起身,指着胖太子就要大骂一顿,考虑到孙儿在身边,又咽了回去。
    慢慢坐下继续道:
    “除非是遇有极少数关乎国运的重大军事行动,交给外姓将军乃至同宗的亲王都不放心时。”
    “国君这才会选择御驾亲征,留太子守京城,再不行了的,才考虑直接派太子挂名出征。”
    朱棣瞥了一眼不说话的大胖儿子,冷哼一声。
    “毕竟兵死了可以再招,将死了可以再找,国之储君死了那可没时间再生再好好培养。”
    “反正砍人也不缺太子一个,所以通常状况下,能不上,尽量不上。”
    朱棣紧紧盯着朱高炽,一语双关道:
    “此时不上战场,难道等死了再去吗?”
    ……
    【自打文学馆建立后,太子李建成就想方设法挖李世民的墙脚。】
    【当然,根据敦煌文书《常何墓碑》,这边李世民也在着力收买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的重要人物,比如玄武门的禁军将领常何。】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盯着玄武门三字看了半天。
    心中一股不祥的感觉来回升腾。
    他一开始以为玄武门是三胡伏击世民。
    但现在看来,此事似乎不是这么简单。
    这里面还有太子的手笔。
    而且……玄武门……
    李渊闭上双眼。
    他是冲着太子……还是冲着朕呢……
    “齐王到了吗。”
    一旁的宫人躬身回答道。
    “陛下,齐王正在偏殿更衣等候。”
    李渊点点头,随即又道:
    “那就让他再等等吧。”
    “然后……诏太子与秦王一并入宫。”
    ……
    【而武德七年六月初五,李渊得到消息,庆州都督杨文干要起兵造反。】
    【但李渊并不吃惊,因为一个月前,秦王李世民上表,太子李建成在招募长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武士组建自己直属的东宫卫队,其人数已经增至两千余人,号称长林兵。】
    【又密遣右虞候率可达志从燕王罗艺处调来了幽州突骑三百人暗中补充进了自己的长林兵中。】
    【而庆州都督杨文干就是负责为李建成招募壮士加以训练,并将练成的精锐战士秘密送往长安以备听用的人。】
    【六月初七,李建成的属下尔朱焕同桥公山在给杨文干运送铠甲的时候,上告李渊,太子要谋反。】
    【李渊大怒,召李建成至仁智宫究问,李建成独自一人来到仁智宫,努力为自己辩解“奋身自掷,几至于绝”。】
    【但气极的李渊并没有相信他也没有同情他,而是下令把他软禁了起来。】
    【又令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传召杨文干。】
    【六月二十四,宇文颖到庆州后“以情告之”然后杨文干就真的反了。】
    【六月二十六,李渊派李世民前往讨伐杨文干,并许诺事成后立他为太子,废李建成为蜀王。】
    【等到李世民平乱后,李渊仍令太子李建成回京居守,“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东宫和秦王府的幕僚王珪、韦挺和杜淹,加以流放而已。】
    ……
    大秦。
    嬴政闭目养神。
    如果自己面临这种情况会怎么选择呢?
    哦~
    自己没得选!
    人家太子都知道自己留一手,自家那个……
    ……
    大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啊。”
    吕雉一脸疑惑的看向刘邦。
    刘邦则是看着天幕神游太虚。
    李渊是爱他的儿子的。
    所以他不愿意目睹自己的几个孩子为了权力而反目成仇,自相残杀。
    因为这一心理,李渊既不能杀掉或监禁心存不善的李世民。
    又不能委屈李建成,废长立幼。
    只好不断平衡双方的关系,尽量将事态控制在自己所能掌控的范围内,并适时敲打一下那个做过头的儿子。
    但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真的平衡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关系吗?
    从太子的方面来看,这是纵容秦王阴谋夺嫡。
    从秦王的方面来看,这是出尔反尔罔顾事实。
    两人彻底结了死仇。
    杨文干之事,已经定死了李世民的位置。
    除非……
    宫变。
    ……
    大汉·文帝时期
    刘启已经晕了,太乱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
    抬头望天的刘恒则在瞬间锁定了嫌疑人。
    李世民。
    尔朱焕、桥公山,两人定是已经被李世民收买,从而让他们告发太子谋反。
    前有储君结交边将。
    中有太子近臣上告。
    后有边将举兵造反。
    一套下来,脑子不灵光的都要怀疑一下太子是不是真要谋反。
    李世民这一招的根本就是要激变李建成,自己好名正言顺的取太子而代之。
    若李渊是真是刘彻那种不念感情的,太子李建成也是刘据那种不懂冷静处事的。
    怕是李世民这招就真的成了。
    ……
    大汉·武帝时期
    “这位秦王殿下比起他父亲,还是年轻了一点。”
    刘彻摇头点评着。
    自己的太子之位就是改立的。
    若是真想改立太子是不会跟你说的。
    既然说了,那必然是有所求,那这个当筹码。
    但筹码在君主手里,认还是不认。
    君主说了算。
    ……
    大明·永乐时期
    “这李渊倒也是个妙人。”
    “从晋阳起兵到入主,这空口承诺是一个接着一个啊!”
    “哈哈哈!”
    朱瞻基放声大笑。
    朱棣与朱高炽则面无表情。
    朱大胖眼睛一瞥,暗戳戳道:
    “爹,您怎么不笑呢?”
    朱棣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你怎么不笑呢?”
    “爹,你是知道我的,儿子生性不爱笑。”
    “嘿,巧了不是!你老子我也是!”
    朱瞻基逐渐收声。
    这里面有事啊这是……
    ……
    越往后越难写,这史料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