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身外之物
作者:小戈若冰   我为复仇而生却成了所有人的救赎最新章节     
    剧痛传来,这不是梦。
    这是老天爷怜悯她,给她的补偿吗?
    她能用这些石头来干什么呢?换钱吗?
    以她目前的处境,她绝不能拿出来。
    守着无数财宝,却不能动用分毫的感觉是多么痛苦啊!
    虽然目前不能动,却可以成为她坚强的后盾和底气,等她再大一点,可以独立生活,就能动用这笔算不出价值的财富。
    黎洛想从这个空间出去,意念一动,她便马上回到现实世界中,她还是坐在镜子前,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时间只过了短短的几秒。
    这太神奇了,她用手按了一下眼角的红痣,立刻又回到了那个空间,这样反复几次,她便熟悉了规则。
    话说这红痣是个开关呀。
    这无数的翡翠原石从何而来?难道是她被丢弃的那个荒山吗?
    黎落不知道的是,她带走了整个矿山的翡翠原石,当地政府全副武装的准备去开采那座山的时候,惊恐的发现,所有的原石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黎落觉得这件事很扯,但它确实发生了,而且真实存在。
    上一世经历两次被卖,悲惨离世,后黎落的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巨大,她要先享受重生后的喜悦。
    趁着家里没人,她把屋里所有的地方都看了一遍,还是原来记忆中得样子。
    有了上一世的遭遇,黎落学会了变通,她要想办法暖化这家人的心,才能获得更多她想要的东西。
    黎落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取得念书的资格,这样她才能在少年时顺理成章的遇到那个人渣男友张子成,她想看看那时的张子成是否已经变成人面兽心的家伙。
    魏红一家中午都不回来吃饭,她和黎九就在田里对付一口,黎苗在学校吃,黎放打工的地方管一顿午饭。
    黎放是学修车的,魏红不想让儿子跟他们一样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她想让儿子有一份技术,所以在五年前毅然让他去城里当了学徒,如今他早已是个成手,苦于没有资金开一家自己的修理铺,所以一直在给别人打工攒钱,他的修车技术娴熟精湛,人也长得帅气,一直是车行里的抢手师傅。
    黎落现在想想,当时跟了黎放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不会客死他乡,只怪她当时被那个渣男张子成洗了脑,认为魏红一家就是十恶不赦的人贩子帮凶,而黎放就是觊觎她美貌和身体的色狼。
    她一步步掉进了张子成编织地陷阱,最后落得尸骨无存,客死他乡。
    一想起张子成,黎落全身像火烧一般愤怒,就想把他在意识清醒地状态下千刀万剐,在恢复好,再千刀万剐,反反复复,忍受无尽折磨。
    她这样悠闲的晃了一天,接近傍晚时,起锅烧火,利用家中现有的蔬菜、腊肉和咸鱼,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了一桌香喷喷的晚饭。
    她刚刚摆好碗筷,其他人就陆陆续续回来了。
    “好香呀,不会是黎落做了晚饭吧,”魏红惊喜道。
    打开门锁,进了院子,就见饭桌上,整整齐齐的摆了四菜一汤。
    腊肉炒笋,香煎咸鱼,蒜蓉茼蒿,小葱炒鸡蛋,中间放了一盆西红柿蛋花汤。
    魏红惊呆了,这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竟然是出自一个十岁的小丫头之手。
    这时正好黎苗放学,站在门口,魏红无比嫌弃的看了看自己家的女儿,脱口而出,“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黎苗看着满桌子的饭菜,才不在乎她妈说什么,她们家也就只有过年才能吃得这么隆重,倒也不是没钱做好的,而是大连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
    黎放回来的最晚,他平时只是偶尔回来一趟,毕竟还是离得比较远。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围坐一桌,吃着热热乎乎的饭菜。
    就连平时嘴刁的黎苗都对黎落的手艺赞不绝口,自然而然,对她得敌意也少了几分,看来有个做饭的好手艺,不但能抓住男人的心,什么人的都能抓住。
    吃过晚饭,黎落手脚麻利的收拾碗筷,魏红也难得能够歇上一歇。
    这样平淡的生活过了一年,黎落顿顿变着花样的做饭,为了让魏红和黎九中午在田里能吃上像样的饭,黎落每天早上还会烙饼,这样他们再也不用肯干馒头了。
    冰冷的心终于被软化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吃过早饭,魏红做了一个决定,让黎落也去上学。
    在上一世因为她对这个家庭始终保持敌视和厌恶,并且无数次反抗和逃跑,让魏红她们一家累得筋疲力尽,气得咬牙切齿,上学那是天方夜谭,魏红只想让她早点挣钱,收回买黎落的成本。
    黎落喜出望外,保证即便上学也不耽误做早饭和晚饭。
    黎苗已经把黎落当成家人,知道她要跟自己一起上学,高兴的搂着她跳了再跳,黎落略带嫌弃地配合着,不知不觉被黎苗的快乐感染,变成眉眼弯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晚上不再背靠背,而是像其他同龄女孩儿一样,熄灯后在被窝里窃窃私语,黎苗给她讲述学校的一些趣事,谁追谁啦,谁又跟谁好了,黎落总是一针见血的说出利弊,以至于黎苗觉得黎落根本不像个十岁的小孩。
    黎苗所在的抚州育英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学校,是抚州这个县级市里最好的学校,魏红苦于自己没念过几年书,不想孩子跟她一样,她一直都明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道理。
    她的缺点很多,但是优点也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