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文武分治
作者:子率以正   初唐小闲人最新章节     
    随着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招待唐俭的晚宴也正式开始。
    李让和安修仁与唐俭很熟悉,因此,二人默契的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静静的听着唐俭和刘仁轨,卢遂谈话。
    此次唐俭赶来松州,一方面是为了犒赏三军,封赏松州守军之中的将官。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清算一些事情。
    松州与吐蕃人未开战之前,松州都督韩威足足吃了一千人的军饷,韩威被李让当场拿下送往长安发落。
    但针对松州地方官府和一众松州守军副将以下的将领,李让考虑到战事近在眼前,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
    现在战争结束了,但不代表这些事情就能糊弄过去。
    唐俭来,虽然没有在明面上提起这些事情,但他一到松州便先找卢遂谈话,已经足以表明太多东西。
    作为松州刺史,松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定然是难逃其咎的。
    因此,这顿晚宴,众人吃得并不算开心。
    整个宴席之上,全然就是变成了唐俭和卢遂的利益交换现场。
    或者说,变成了朝廷和范阳卢氏的利益交换现场。
    如今盘桓在北方的五姓七望,陇西李氏为李让所灭,剩下的六家之中,为首的清河崔氏已经逐渐向着李世民靠拢。
    只剩下赵郡李,范阳卢,博陵崔,荥阳郑,太原王这五家,仍旧想要在大唐维护他们身为世家大族的特权。
    现在卢氏被朝廷拿到了把柄,虽然不是什么知名的把柄,可若是卢氏不付出一些东西便想将此事糊弄过去,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唐俭,作为纵横家当代传人,可不止嘴皮子利索,剜肉的本事也是一流。
    推杯换盏间,唐俭便为朝廷争取了数个有利的条件。
    包括但不限于卢氏需要为大唐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不得阻碍家族当地学子前往朝廷参加科举,以及不得限制家族当地的读书人传播学问之类的。
    卢遂则是全程黑着脸。
    对于唐俭提出来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他也只能选择接受。
    毕竟,比起堆出一位封疆大吏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答应朝廷这些条件,对于卢氏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一顿宴席,尽管谈不上宾主尽欢,但也吃到了大半夜时间。
    卢遂率先拱手告辞,回到地方官府搭建出来的帐篷区。
    唐俭则是叫着李让和安修仁进了他的帐篷。
    二人跟随他进帐,唐俭示意二人等候,从一个箱子里翻出木箱子,然后递给了两人。
    二人疑惑的接过,正打算打开箱子,唐俭便淡淡的说道:“这是陛下给你们的赏赐,安小子你的是通议大夫的散衔和一个银鱼袋,李小子的也是通译大夫的散衔,加上一个金鱼袋,里面还有陛下的圣旨,你们自己看吧。”
    二人一愣,默契地放下了准备打开箱子的手,旋即等候着唐俭解惑。
    唐俭走到大帐主位上坐下,指着两边的空位,淡然道:“先坐!”
    二人一左一右在次位上坐下,安修仁率先开口问道:“公爷,吾等俱是武将,为何陛下会赏赐吾等两个文职的散衔?”
    安修仁开口问,李让便竖起了耳朵。
    这也是他比较疑惑的问题,他和安修仁都是武将。
    但什么什么大夫这样的名誉职位,一听就是文职。
    按照大唐授官的传统,他们俩接受了文职散衔,将来授官的时候,便也只能授文官。
    让两个武将去当文官,怎么都感觉一股子荒唐味。
    迎上二人疑惑的表情,唐俭轻叹口气,淡然道:“现在朝中大臣的日子,不太好过。”
    这话一出,李让不由得和安修仁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的疑惑更甚。
    什么叫朝中的大臣,日子不太好过?
    唐俭没有卖关子,直言道:“陛下觉得,现在大唐外部边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未来几年之内,不会再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事发生。接下来,就该清除大唐内部的硕鼠。”
    闻言,李让和安修仁的表情立即严肃起来。
    大唐这一战,能打出数年的和平,这已经是众人公认的事情,包括李让也是这么认为的。
    吐谷浑之战,大唐仅用四个月便推平西海草原。
    沙洲,段志玄用两万人挡住了西突厥的袭扰。
    松州在李让和安修仁的谋划之下,更是于正面战场全歼吐蕃七万大军。
    这样的对外战绩,放眼整个中原王朝,不说绝无仅有,但也绝对能排进去前三。
    只是按照李让的预测,未来几年之内,应该是大唐高速发展的几年才对。
    怎么听唐俭的意思,似乎李世民又要搞事情?
    唐俭继续说道:“老夫来松州之前,陛下已经派江夏王去了晋阳清查宗室之中的不法之徒,紧接着,陛下将目光投向了文武分治。”
    “文武分治?”
    李让一愣,旋即脸色古怪起来,他试探着询问道:“陛下是不是打算,将地方军政分离开来,令文官不掌军,武将不干政?”
    “嗯?”
    听见李让的疑问,唐俭不由得有些诧异道:“你知道?”
    听见唐俭的反问,李让脸上顿时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就说,依照李世民千古一帝守门人的眼光,不可能会看不见地方军阵大权尽落于一人之手的坏处。
    他还打算等松州之战打完,回去之后和李世民提一嘴呢。
    倒是没料到,李世民竟然已经在开始做了!
    果然,有魄力!
    李让沉思时,唐俭见李让不答,则是继续追问道:“李小子,这是你的主意?”
    “不是!”
    李让回神,果断摇头否认。
    他确实有过和李世民提一下三权分立的打算,所谓的三权分立,即,军权,政权,监督权,三权独立,互不干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权分立和李世民正在执行的文武分治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
    唐俭一脸狐疑之色,问道:“此事,真的与你无关?”
    李让老老实实的摇头道:“确实没有,小子就算心思,也不敢提。”
    闻言,唐俭立即皱眉道:“老夫不管你和此事有无关系,但你最好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此事,哪怕此事当真与你有关,也千万不能承认,明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