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掩面悲枯树
作者:不吃饭的沓子   诡异心脏最新章节     
    “好个驱狼吞虎之计。”
    马六心中暗赞一声,能做九五至尊,永安帝的智慧当真不可小觑。
    老六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道:
    “青州已被大雍占据多年,陛下将张傲天封过去当王爷,只怕大雍不会同意吧?”
    “六爷你错了。”
    卫老太监一甩拂尘说道:
    “青州自古以来便是我大炎领土,落入贼寇之手,也不过是朝廷的以退为进之计,陛下将张子轩封在自家领土里有何不妥?至于张子轩能不能在青州站住脚,那便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老太监笑呵呵提醒道:
    “当然,如果张子轩表现足够好,让陛下满意,封地之事,其实是可以商量的。”
    马六神色怪异道:
    “把青州封给张傲天,让他做异姓王,如果真把青州拿回来,难道皇帝不怕他在谋士们的怂恿下,做出极端之事?”
    “张子轩怎么着也是驸马爷,与陛下打断骨头连着筋,怎会做糊涂事?”
    老太监答非所问说道:
    “天底下哪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陛下也是做父亲的人,只要张子轩一日喊他岳父,大家便是一家人,这青州之地,便宜外人,还不如便宜自家人。”
    “是这个道理。”
    马六颔首笑道:
    “皇帝总算大方了一次,可惜这个饼,又臭又难啃,狗都不吃,就算孩子真把青州拿回来,那也是戍边的王爷,要以一州之力,对抗整个大雍皇朝,而朝廷什么都不用出,只需给个王爵虚名,便可保大炎东疆万世太平,陛下真是好手段。”
    以大炎如今的国力,百年内想收回青州,基本是白日做梦。
    收不回来,两国边境接壤,没有缓冲之地,那便要日夜遭受大雍朝的袭扰,国朝不宁。
    与其如此,倒不如把青州舍出去,让张傲天去守。
    届时收回国土,永安帝可以得一个好名声,证明他有识人之能,令群臣归心,令朝政安稳。
    而且他年纪大了,青州又是在他手中丢掉的,不管用什么办法,他都必须收回来,否则史笔如铁,会让他遗臭万年。
    至于小张造反……
    有莲香公主和张浩轩在京城当人质,大雍朝又不断进攻青州,只靠张傲天自己,根本没希望。
    而马六做了扒皮校尉,需要独立于世俗之外,受到老道士的约束,不能肆意妄为。
    有此两项,永安帝根本不必担心小张搞事情。
    想了想,马六问道:
    “卫公公你提出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孩子丧母,需要守孝三年,不知皇帝如何应对?”
    “此事好办。”
    卫老太监成竹在胸说道:
    “明日让群臣上奏,一起劝谏张子轩以国事为重,而陛下应众人之请,无奈让张子轩先去大雍谈判,回来再守孝,他岂敢不允?”
    “……”
    马六哑然,只道一声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只是可怜杨大娘,这一遭算是白死了。
    李平安平民出身,终究被见识眼界所限,小事出毒计可能有奇效,涉及朝政大事,他的手段还太稚嫩。
    二人在池塘边交谈着,就见永安帝在众人的簇拥下,从客房走了出来。
    这是马六第一次见皇帝,一举一动确实龙威厚重,压迫感十足,让人不敢直视。
    而永安帝牙都咬碎了,只差把马家盗窃团伙千刀万剐,才能解心头之恨,见到老六却夸赞道:
    “不愧是辑妖府尹看重的后起之秀,果然一表人才。”
    马六拱手作揖应道:
    “陛下说笑了,小人一介草民,碌碌无为,谈不上人才。”
    “……”
    永安帝心里一抽。
    你碌碌无为,这天底下的人全都得变成蠢猪。
    你碌碌无为,怎敢盗许家宝藏?
    此言摆明了带有调侃之意,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永安帝心中不爽,脸上如沐春风笑道:
    “马爱卿如此谦逊,实属难得,有空来宫里坐坐,朕有许多问题还要向你讨教。”
    “小人有空一定去。”
    马六抱拳,不卑不亢。
    永安帝颔首,招呼卫老太监一声,在众人拱卫下转身离去,免得看着老六心里膈应。
    将皇帝送走,张傲天第一时间来找马六。
    “六爷,陛下说只要这次谈判成功,他准备封我为王。”
    小张哭肿双眼,内心却隐隐藏着一股喜意。
    封王拜相,那是入仕之人的终极梦想,更是出身低微之人无法企及的奢望。
    纵然他四十多岁,饱经风雨,也沉浸在永安帝的大饼中无法自拔。
    马六心里暗暗摇头,这孩子心性城府看似深沉,实则远不如世家出身的子弟沉稳。
    “王位没那么好拿,休中了皇帝的奸计。”
    卫老太监对马六合盘托出想法,他们这种强者已没必要勾心斗角,说清楚,少起冲突,对谁都好。
    但永安帝对张傲天,却不会明讲那么多,更不会说心里话。
    马六蹙眉问道:
    “你娘今日才病故,你不准备在家守孝?”
    “这……”
    张傲天心中犹豫道:
    “我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但理智告诉我,国家大事比儿女私情重要。”
    马六无言。
    几十年来第一次对这孩子沉默,不知该说些什么。
    甚至不明白该怎么与这孩子沟通。
    只能心中失望,面色如常说道:
    “你觉得怎么样做比较对,那就怎么去做吧。”
    那一年,树长歪了,满枝枯叶随风落。
    老呱查尽了张傲天这些年的烂事,堪称无恶不作。
    马六告诉自己,童年的阴影,需要一生去治愈。
    而且孩子长大了,为官不易,不择手段一些也正常。
    马六说服自己,只要孩子不欺师灭祖,随他去。
    如今。
    这一天,恍惚还是来了。
    马六还记得,那一年,杨大娘背着还在吃奶的小张,用破烂棉袍将孩子裹得很严实,不顾手上的冻疮,脸面冻得通红,在菜市口挨家挨户敲门,低声下气,想要讨个生计。
    马六看母子俩可怜,免费把肉铺子盘给了杨大娘。
    为了不让孩子冻死,杨大娘杀猪之余,每天背着张傲天出城找柴火,那双手布满老茧,那面容充满为母则刚的坚毅。
    后来,孩子终于长大了。
    却为了封王,不愿守孝。
    这一刻,马六突然觉得。
    人生寂寥,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