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王师凯旋,年幼的张桂芬
作者:z咏橘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最新章节     
    英国公张辅班师回朝,当朝宰执韩章,奉皇帝命,亲自率领百官,在汴京城外迎接王师。
    数万大军,暂在城外待命。
    张辅与顾偃开,只率领两千士卒,来到城中,接受百姓们的称赞与仰慕,堪比状元巡街。
    在他们前往皇宫途中,街道两旁,无数百姓在围观,欢呼声、喝彩声、惊诧声,络绎不绝,
    “英国公不愧是咱们武将魁首,以二十万就能成功抵御辽军,当真是涨我大周志气!”
    “听说,此战第一功臣,是一个叫做卫渊的,以三千兵卒,就守住了雁门关!当真是后生可畏!”
    “我也听说了,那卫渊乃是英国公的亲传弟子,杀得辽军闻风丧胆,官家都亲口说,他有冠军侯之风呢!”
    “那辽军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可战胜,这不,还是败在了咱们手里?”
    “周军威武!威武!”
    “...”
    将士们听到这些赞叹之声,忽然感觉,即使战死沙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如今,消息比较通达的各地,都知道了卫渊死守雁门的事迹,正被广为传唱。
    一朝发迹,天下谁人不识君?
    待张辅等人来到皇城前。
    嘉佑帝命其一人去到宣政殿。
    来到殿中,张辅见到官家,因甲胄在身,所以只是单膝下跪道:
    “臣,幸不辱命!”
    话音刚落,和蔼仁善的嘉佑帝,亲自将张辅搀扶起来,道:
    “二十万击敌三十万,还能够大获全胜,我朝有英国公一人,胜抵千军万马!朕坐镇京都,也可高枕无忧了。”
    张辅作揖道:“官家,此次,臣虽侥幸得胜,但臣毕竟是老了,只怕去不了几次边关了。”
    闻言,嘉佑帝看到张辅那满头白发,便是于心不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你是老了,但你也后继有人,朕听说,那卫渊是你的亲传弟子?你觉得此子如何?”
    他深知张辅忠君爱国的性格,所以,对他十分信任。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多年来,一直让张辅执掌禁军。
    这份殊荣,举国无二。
    所以,对于张辅的话,嘉佑帝是信的。
    “官家,那卫渊,的确是臣的弟子。”
    “此子杀敌勇猛,精通兵法,或为年轻武将中的佼佼者。”
    “臣说此言,绝非是任人唯亲,臣敢担保,有此子在,可保我大周三十年无忧!”
    张辅毫不避讳的直言。
    保国朝三十年无忧?
    听到张辅对卫渊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不免使嘉佑帝心生好奇,
    “此子可随你班师?”
    张辅道:“回官家,不曾。”
    “他刚被官家任命为团练使,臣没有让他急于来京谢恩,而是让他处理好代州事宜,年后入京,再谢陛下隆恩。”
    嘉佑帝不免有所期待,“那朕就等着,年后见见此子。”
    身为一国之君,嘉佑帝心里很清楚,如今,国朝最不缺治世之辈,毕竟,大周文重武轻,养文士已久,自是不乏有能力的读书人。
    曾经的范相公,今日的韩章,都是其中翘楚。
    但也因此,天下人都不愿习武了,甚至文人还有意贬低武将。
    如此,便导致了武将的后继无人。
    试问,满朝,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除了老一辈的张辅、顾偃开等寥寥几人外,还有谁?
    待他们老了以后,谁能执掌三军,抵御异族侵略?或是收复燕云?
    几乎就没了。
    最起码,在嘉佑帝现在来看,除了卫渊有几分希望,可以拿下武将的接力棒之外,就没有他人了。
    想到这里,嘉佑帝正色道:“张卿,朕要谢谢你,谢谢伱为国朝培养了一个人才。”
    “如今之天下,文曲星易得,可将种...却寥寥无几,将来有你那弟子在,朕也能对其寄予厚望,你需好生栽培。”
    如果天底下能够再出一个英国公,而且是年轻的英国公,那么嘉佑帝就真得不愁了。
    知否电视剧里,顾偃开之子顾廷烨,可能会有那個能力,但就现在来看,顾廷烨还做不到,远远不如卫渊。
    顿了顿,嘉佑帝向张辅说起一件正事,
    “朕今日特意唤你来此,是有件事要与你商议。”
    “朕打算将宣毅军规模扩大,训练出一支可以使西夏与辽国都闻风丧胆的王者之师。”
    “不知,你意下如何?”
    训练新军?
    如今摆在大周眼前的难题之一,乃是冗兵。
    什么是冗兵?
    大意是兵卒过多,兵员质量差、战斗力差、军政效力低下。
    想要解决冗兵的难题,不是说训练一支新兵就够了,而是要在全军进行变革。
    官家岂能不知?
    禁军各军编号为何繁杂?
    就是担心有将士统领兵权,不好管辖了,可不将这个问题解决,冗兵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官家,如今大战刚刚结束,臣认为,还是应以休养生息为主,训练新兵一事,不可操之过急。”
    张辅婉言相劝。
    连武将魁首都觉得训练新兵难顶大用,可想而知,其冗兵问题,有多复杂了。
    这其中牵扯到的多方利益,足以淹没任何人。
    嘉佑帝点了点头,“既如此,那这件事,就今后再议。”
    今夜晚些时候,皇帝在集英殿宴请群臣,张辅离开宣政殿,就直接去了那里。
    他前脚刚走,嘉佑帝便开始暗自思量训练新兵一事,趁着他现在威望还在,他不希望,将问题留给自己那个体弱多病的儿子。
    顿了顿,他突然想起此刻远在代州的卫渊,遂向身后一名太监吩咐道:
    “让皇城司的人,去一趟代州,帮朕看看,朕刚亲封的代州团练使在做什么。”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想看看,刚被加官进爵的卫渊,究竟是不是一个能干事的人。
    如果是,则就完全信了张辅所言,予以重用。
    如果不是,让他守个边境也就罢了。
    这皇城司,乃是大周的谍报机构,就像锦衣卫一样,可监察百官,为皇帝打探情报。
    当夜,京师的一众文臣武将其乐融融,饮酒至深夜,才算尽兴而归。
    至于嘉佑帝,担心群臣因为自己的存在,不可能放开手脚饮酒玩乐,便只待了片刻,就回宫歇息去了。
    张辅并未归家,而是被皇帝留在宫中休息。
    翌日,嘉佑帝按照礼部章程,褒奖抵御辽军的有功之臣。
    由于张辅和顾偃开都已有爵位,对于他们的赏赐,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
    便给了他们以彰显荣誉的虚衔。
    张辅加封为上柱国,正二品官衔,执掌禁军上四军。
    顾偃开加封上护军,正三品官衔,赐金银不计其数。
    待皇帝赏赐结束后。
    张辅方才马不停蹄的回到家里。
    这时,张夫人与其女张桂芬,已经等在了英国公府门外。
    张辅远远见到自家娘子,便是快步走向前去,“夫人,夫人!”
    闻言,张夫人也是饱含热泪,夫妻二人多年不见,自是想念彼此,要不是还有女儿在这里,估计就要抱在一起了。
    寒暄过后,张夫人看到张辅身后并无年轻子弟跟来,便是好奇道:“你在信里多次提到你那宝贝徒儿,怎么没有跟着你一起回来?”
    张辅将卫渊年后入京的事情说出。
    随后,他又看到年仅十岁,却已有英姿飒爽之气的女儿,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怎么连声爹都不喊。”
    他们夫妇二人的女儿叫做张桂芬,乃是英国公府的独女,虽然才只十岁,可所谓从小看大。
    此女不仅英姿飒爽,无愧将门虎女四字,更是个美人胚子。
    张桂芬自生下来,就与她的父亲是聚少离多,所以脱口问了一句,
    “爹,这次,您能在家待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