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她娘是村里的香馍馍了
作者:黎行歌   五岁小奶包:娘有万亩物资空间最新章节     
    李家大门被村民锁死,贴上里正一早准备好的封条。
    至此,李家的所有人,都被赶了出来。
    为了防止李家人回去,里正还派了几个村里的汉子,守在李家祖宅门前。
    最后,李家一行人,只能颤颤巍巍地往村外走去。
    他们能去哪儿,没有人知道。
    村民也不想管。
    见他们出了村子,大伙这才松了口气。
    ……
    天气日渐冷了下来。
    马上就要入冬了。
    姜晓晓扒着手指算了算时间,沈确已经离开半个多月。
    这会儿,他应该到京城了吧。
    姜晓晓正百无聊赖地扒着手指头,一旁被细绳锁住脚腕的信鸽突然扑腾着翅膀,咯咯叫唤起来。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去,便见半大的老虎正趁她不注意,悄咪咪地将虎爪按在信鸽的翅膀上,龇牙咧嘴地舔着舌头。
    “阿黄,住口!”
    姜晓晓及时叫住了即将下口的老虎,解救出虎爪下的信鸽。
    “这是沈大人留下的鸽子,你怎么能吃它?!”姜晓晓护着信鸽,虎着脸教训。
    “嗷呜~”
    已经有她身量高的老虎顿时匍匐下来,凑在姜晓晓的脚边,开始低声下气地蹭她的脚踝,嘴里还不忘嗷呜地叫唤着。
    “哼,别以撒娇我就会饶了你!”姜晓晓空出一只手来,气呼呼地敲了敲老虎圆滚滚的脑袋,“家里什么时候少过你吃的,你怎么就这么嘴馋,连一只鸽子都不放过?以后我再也不给你喂水喝了!”
    说完,姜晓晓抱着信鸽就下了楼。
    老虎见状,顿时委屈巴巴地追了上去。
    一下楼就遇见拎着一篮子野菜进门的姜未,姜晓晓立即朝姜未告状:“娘,阿黄它要吃我的鸽子。”
    姜未不紧不慢地地放下野菜篮,看了眼可怜巴巴跟在后面不敢上前来的老虎,然后接过姜晓晓怀里的信鸽,看了两眼,才道:“你这信鸽的腿伤已经好了,大概是想飞走,你的阿黄正在……教训它。”
    “啊?”姜晓晓闻言不禁愣了愣,下意识地低头去看信鸽。
    那信鸽被姜未紧紧攥着双脚,可还是不难看出它奋力挣扎想逃离的样子。
    “嗷呜~”
    旁边的老虎这才敢上前来,凑在姜未的脚边蹭了蹭,似乎在感激她为自己证明清白。
    这破鸽子谁看得上吃?
    它只是想吓唬它一下而已,不然,它悄悄挣脱细绳飞走了,小主人该伤心了……
    “这样啊……”姜晓晓垂下脑袋,再次看向奋力挣扎想逃脱的信鸽,“它想飞走……是想去找沈大人吗?”
    姜未没说话。
    姜晓晓便道:“娘,那我们就放它走吧。”
    反正也留不住。
    留不住的人或物,她才不想要。
    姜未笑了:“好。”
    话音刚落,她双手一松,便放飞了鸽子。
    信鸽振翅飞出姜家院子,飞向高空,连头也没回一下,丝毫不留恋的样子。
    姜晓晓忍不住撇嘴:“小没良心的,亏我养你了这么久……还是阿黄好。”
    说着,她伸出小手揉了揉老虎毛茸茸的脑袋:“阿黄,方才对不起,误会你了。”
    “嗷呜~”
    老虎眯了眯琥珀色的虎瞳,嘴里一边嗷呜叫唤着,一边垂着头顺着她的手蹭了蹭。
    姜晓晓的视线落在那篮子野菜上,不由得问道:“娘,你上山采野菜了吗?”
    篮子里的野菜很是新鲜,上面还有未消散的清晨的露水,一看就是早上刚采摘的。
    姜未摇头:“别人送的。”
    “谁送的?”姜晓晓愣了愣,“秋莲姨送的吗?”
    她这边话刚问完,门外突然响起村民的声音。
    “晓晓娘,我来给你送东西了。”
    开门一看,是村里有着三个儿子的张婆子。
    她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男人,背上背着着一捆柴火,腰板挺着直直的,头却低着,仿佛恨不得埋进土里。
    张婆子一见到姜未,就立马将身后的儿子拉上前,兴冲冲地道:“这不瞧着快入冬了嘛,我家老二看你们母女俩平时也是忙,没得时间上山,就自个儿去山上砍了些柴火回来,准备送给你们,你们晚上用这些柴烧炕,也能睡得暖和些。”
    说完,她又自顾自地叹息一声道:“唉,不过说起来,你们家大业大的,家里却没个男人,日子总有不方便的地方……不过不用担心,像这些粗活就交给我家儿子干吧,他这个人呐,你别看他平时不爱说话,但做事最老实能干了,也懂得疼人……”
    她絮絮叨叨地说一大堆,完全没有让人插嘴的余地。
    在她旁边的张家儿子,愈发将头埋了下去,脸红得都快要滴出血来了。
    瞧着这一幕的姜晓晓:“……”
    得,这不用猜,她都知道这张婆子来她家的用意。
    她娘和离了,现在是自由身,已经成为全村的香馍馍了……
    估计先前那篮子野菜也是村里哪个婆子送的……
    “谢了,张婶。”姜未淡淡开口拒绝,“我家旁边就是肥皂作坊,里面几个棚子里全是柴火,家里不缺这玩意儿,你们还是拿回去自己用吧。”
    “这、这……我……”张婶一时噎住,说不出话来,随后才结结巴巴地扯出一个理由:“那、那也没关系,反正都送到你家门口了,再背回去也费劲儿,你们娘俩就拿去用吧。”
    说完,似乎是感到尴尬了,拉着自家儿子匆匆离开。
    姜晓晓看着张婆子留下的柴火,有些哭笑不得。
    要是没记错,张婆子在村里算是日子好过的那种人家,家里有三个儿子。
    年纪最小的有十六岁,年纪最大的也才三十出头,都是村里年轻力壮的汉子,而且个个老实能干,家里的三十亩田地也是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已经成婚,生有一儿一女,二儿子应该就是刚才见到的那位,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因着这两年灾荒干旱严重,家里没什么银子,亲事就这么被耽搁了下来。
    不过没想到,这张婆子现在竟然把主意打到她家娘亲身上来了。
    姜晓晓一时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