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道德制高点
作者:一剑,一念   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最新章节     
    董卓喊出这话的时候,内心中不知有多爽。
    这董承老贼在长安之时,便依仗自己身份与他针锋相对。
    他梦里都恨不得将其宰了,今日,终于是得偿所愿了。
    “相国,董贵人已有身孕,还请饶其一命。”
    刘协见董贵人也被人架出来,赶忙上前请求道。
    这可是他的子嗣,身为人父,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未来的子嗣胎死腹中。
    即使惧怕董卓,也要上前求情。
    “相国,相国……老夫求你了,饶我女儿一命,她跟这件事真的没有一点关系,你也是当父亲,当祖父的人,还望你发发善心。”
    董承到死都没有忘了江湖术士的话,为此,他不惜当即跪下来,乞求着董卓。
    此刻,董卓陷入了犹豫之中。
    善心这种东西他没有,只是可怜这未出世的孩子。
    或许是与董恒接触久了,老了,他的心肠也不再如年轻般狠辣。
    这一刻,他竟然动了恻隐之心,想要放过董贵人一命。
    一旁的董曜则是微微摇头,感叹是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
    到了这时候,心肠便软了下来。
    斩草除根,是他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
    尤其是在乱世,就别想着当什么大善人了。
    更何况,善与恶,好与坏,又是谁定义的?
    阵营不同罢了,如果董承赢了,他会放过貂蝉,蔡昭姬等人吗?
    可能不会吧?
    那下场是什么也不用多说。
    历史上的曹操杀董贵人,可能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因。
    董曜不同,他是不想以后多个仇人。
    所以,董贵人当杀。
    既然董卓不想杀,那就让他来下命令。
    “上鸩酒!”
    片刻后,一小太监捧着一壶酒,两个杯子来到众人当中。
    董承望去,这不就是那天他想砍死,却被董曜给阻止的小太监么。
    “董国丈,请吧。”
    小太监看向董承,不由想起那日无故被其喊打喊杀的场面。
    没想到这么快就风水轮流转,让他亲手把董承给送走。
    “董曜,董卓,老夫在下边等着你们!”
    董承见是两个酒杯,自知女儿也跑不了,当即态度大转变。
    他红着眼,一口将杯中酒饮下。
    紧接着便感觉到腹部起了反应,先是如灼伤一般,又传来阵阵绞痛。
    坚持了一会儿,巨大疼痛让他不得不倒在地上,抽搐之后又缩成一团,如此反复,久儿不死。
    “大将军,能否给董贵人一个痛快?”
    刘协目睹了董承的惨状,这已经过去了一炷香,董承还是没有死透。
    他实在不想看到自己的女人也是这般,被折磨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准。”
    “多谢大将军。”
    刘协拳头握紧,指甲已经镶进肉里。
    眼看着自己的子嗣随着其母一并死去,他不害怕,不心痛是假的。
    只是他的存在都是苟活,何谈能去解救他人。
    “陛下,此事过后还请您管好后宫之人,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的道理莫要忘记,其中更是包括他们的家人。”
    董曜此话一半是讲给刘协,一半是讲给伏完之女,伏皇后。
    董贵人身份不同,他杀了顶多是在名声上不好听。
    历史上那伏皇后得知董贵人被杀,便联合他父亲诛杀曹操。
    结果伏完不敢,此事暂且也被搁下。
    直到多年后曹操得知此事,大怒,将伏皇后诛杀。
    后此事传到益州刘备那里,也给刘备多增添了一个讨伐曹操的罪状。
    “是,朕知道了……”
    刘协小声说道,被太监搀扶着离开。
    “你老了。”
    董曜站起身,说完后便带着亲信离开洛阳,往河内奔去。
    “是,我老了。”
    董卓叹了一口气儿,孙子说的没错,他确实老了。
    不然的话,也不会犹豫这么久。
    董曜的狠,远超他的想象。
    也好,只有这般狠辣,才能让其他人惧怕。
    自董曜离开后,董承余党被全部拔出。
    此次谋反牵连着高达一千多人,这其中尚不包括谋逆者的亲属。
    若是算上九族,一共加起来可就数不清了。
    出来混说话要算话,董曜说过诛灭这些人的九族,那就一个也跑不了。
    一时间九族消消乐启动,被杀者不计其数,洛阳,其他州郡血流成河。
    这一次,董曜一定要给朝内所有人一个警示,让所有人都不敢动坏心思。
    只要有人想要谋逆,试图做那拯救汉室的英雄,董承的下场就摆在那里。
    做的时候也要思量一二,省得牵连家人,好友。
    数日过去,董承谋逆之事传的沸沸扬扬。
    董曜则是以天子名义下诏,袁绍与董承二人勾结起来谋反,他特率兵讨伐。
    这就是与郭嘉所说的相同,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
    无论何时何地,处于什么身份,只要手中握着天子,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而袁绍阵营沮授也曾经说过。
    夫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
    义者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
    曹操攻打袁绍,奉天子顺义而为,是义兵。
    袁绍攻打迎奉天子的曹操,便是与道理相违背。
    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谁都知道什么叫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就是天子在谁手里,谁就占着理。
    若天子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董曜早就将其一脚踹开,自己坐上边去了。
    有人说他是董卓孙子,董卓名声已经坏了,又何必装腔作势。
    曹操名声就很好吗?
    又有谁不知道他挟天子?
    可那又如何,势力不照样越来越大?
    真以为自己那点破想法,就能赶超古代之人了。
    这么做,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先把道德制高点给占了。
    比如聪明的曹操抢占道德制高点,以此来喷别人。
    一般聪明的袁绍,见曹操占了道德制高点,也想据为己有。
    没能力,又眼红的孙刘,利用局势,去蹭所谓的道德制高点。
    脑子不清醒的袁术,想把自己变成道德制高点。
    所以董曜手里握着刘协,也就是等同于握着所谓的道德制高点,这和他名声有鸡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