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劳改+思教
作者:拿着   我在大唐搞建设最新章节     
    “正是如此!”李茵点头。
    又道:“兄长且看河北道那里,士兵百姓贵族将军,全部安排在一起,他们看似投降,却又仿佛自成体系。”
    “兄长觉得,那里的士兵和百姓,是听与他们长得不同的大唐人的,还是听原先首领的?”
    李世民也学着李茵那样,快速扒饭。
    吃完,上茶上点心。
    “所以,应该放走投降的士兵,看押那些将军和贵族?”
    “不可。”李茵摇头:“士兵中总有想要上位的,你放走那么多人,谁知会不会有厉害的人物,为了功绩号召大家重振旗鼓,过来救走他们的将军?”
    “况且,是吐谷浑挑衅我们大唐在前,见打不过我们便投降在后,前因后果明明了了,倘若只要投降便可轻轻松松安然无恙地回乡,那其他外族是否会蠢蠢欲动?而我大唐又威严何在?”
    “所以,义妹这里有一好方法。”李茵喝茶,吃糕点。
    “有一种惩罚方式叫做劳动改造加思想教育。”
    “???”李世民,不明觉厉。
    “单纯的劳动是不够的,如今的犯人同样在劳动,可他们改变了吗?没有!所以最重要的是加上爱国思想教育。”
    李茵拿出几本思想品德书,给李世民瞧。
    李世民翻开——
    第一章:尊重、宽容与反思
    第二章:友好待人,让世界更美好
    第三章:大唐律,大唐公民的守护神
    第四章:我们是大唐公民
    第五章:如何维护公共生活
    第六章:大唐国土不容侵犯
    第七章:大唐各族一家亲
    第八章……
    “……”李世民无言。
    他翻开书本瞧了几页,前面的内容还算是正常些,可是后面的是怎么回事?
    就比如那个第七章,大唐各族一家亲。
    瞧瞧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吐谷浑自古以来就是大唐的领土,吐谷浑人自古以来就是大唐人民的同胞,我们同根同源、同血同脉……
    好家伙!
    李世民打了个寒颤,这也太不要脸了!
    “兄长,小妹都想好了。等俘虏来了,那些与大唐军队交战还不投降的,不管是士兵、将军还是王族,我们都给他们拍卖了。”
    “那些投降的,根据所犯罪行的大小,我们酌情定罪。”
    “比如那些带头投降的慕容顺之流的士兵,我们判其三年有期徒刑。”
    “劳改期间就去帮助大唐挖矿,挖出来的矿庄上收,庄上正好缺矿呢!还能给国库赚银子。”
    “表现好的,我们就给他们减刑。表现特别优异的,比如已经认可自己大唐人身份,并且深刻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我们就叫他们当劳改先锋!不仅可以管其他犯人,可以吃好的,还不用干那些重活儿。”
    李世民:“……”
    “至于慕容顺这些投降的王公贵族,我们问一问他们愿不愿意将手里的土地卖给大唐。”
    “若是愿意,那就是将功抵过,我们就不判他们刑了,并且要按照地盘大小给人家折算价钱,叫他们带着钱财与家人,定居在长安城中,如此可保一世无忧。”
    “不愿意,那就是思想觉悟不够深刻,犯了错还不知悔改,应当扔进劳改队里一同深造,不过到那个时候,他们可是没有贵族身份了,想要提高待遇,就得与犯人们一同争取向上晋升的资格。而他们手里的土地,自然而然就是我大唐应得的赔偿。”
    “……”李世民,伸手去捏了捏李茵的脸蛋子。
    “?”李茵歪头。
    “没事。”李世民摇头:“就是想要亲自感受一下义妹的脸皮厚度。”
    李茵:“……”
    说罢,李世民继续道:“可是,慕容顺他们没有参与交战啊?”
    李茵放下茶杯。
    “若是一个男子打死了邻居,而男子的亲人就在场冷眼旁观。等到邻居家人赶到来讨要说法,男子家人连忙自证说与自己无关,兄长以为如何?”
    李世民瞬间明白了。
    有些事情大了不如小了看得清。
    “男子的亲人,皆是帮凶!”
    “没错!”
    李茵一锤定音道:“慕容顺那一众贵族,与慕容伏允一众,当真毫无关系?蛮夷各部落之间,本就错综复杂,没有冷眼旁观就是无罪的道理。”
    就像李茵那会儿有个国家,明明好多人都知晓那段残暴的历史,却还是冷眼旁观神厕的建成。
    又因为旁观的群体过于庞大,于是便有一些受害者的后人自我安慰道,那不是普通百姓的错,他们又没有参与建造,也没有认可那个东西。
    他们只是没有去阻止而已。
    李世民又开始担忧:“义妹,这样去做,不会叫其他外族生出忌惮之心吗?”
    “兄长,本次两国交战,我们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况且我们愿意出钱去买投降者的土地,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到时候大唐周报便会写到——”
    “对于吐谷浑军队接连侵犯我大唐城池之事,吐谷浑国王慕容顺深感歉疚,愿献出吐谷浑xx的土地以示歉意。我大唐圣上心胸宽广,感念慕容顺等人治理不易,拒绝了慕容顺等人的赔偿建议,并且愿以xx万两的高价购买吐谷浑国土。今日,吐谷浑便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吐谷浑人民,便是大唐人民,隶属于大唐吐谷浑少数民族……”
    “若是有朝一日,我们主动……咳,那时候才要想办法控制舆论。”
    “吐谷浑贵族拿了那么多钱,又住在京城潇洒一生,外人会觉得我大唐不讲道理,还是他们为了荣华富贵,卖掉了国土?”
    李世民:“……”
    “那些劳改的士兵就更不可能造反了,甚至会和那些世家贵族离心。凭什么带头搞事的是你们,结果到最后倒霉的是我们?”
    “外邦不如中原,他们没有成体系的文明,所以没有那种家国思想。到时候大家只会努力干活,争取当个劳改先锋,早日出狱。”
    “而等到出来之后,吐谷浑早已是盐商和牧场主的天下。”
    “他们在牢中说了三年大唐话,又受了三年的大唐思想教育,回到了吐谷浑,发现变成大唐人之后日子变好了,腰杆儿也挺直了。”
    “他们还学会了读书识字,顺便还能鄙视一下周围的吐蕃等蛮夷,而且不用打仗就能吃饱饭,谁还记得原先的国家呢?”
    “那这几本思想品德……”李世民想问问该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