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走出乡村
作者:用户淇淋   命运风水最新章节     
    致桦自生了第二个孩子,面都没看到就没了,也许是命中注定吧。只是致桦当时年轻不懂不知道,闷着头,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苦命的孩子没了,坐月子是必须的。就是没有了孩子喂奶,洗尿布的琐碎杂事,致桦反倒可以安心静养。
    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了孩子闹腾,过于安静,心里自然会回想起,近几年的伤心事。往事涌上心头,那滋味真就是,千愁万愁入愁肠,前前后后两茫茫。
    在致桦家房子的同一排,有一户人家,三代同堂,他们家里,有一对老爷爷和奶奶,特别是奶奶,解放以前在大省城是教书匠,现在看起来还精神利落,不同于村组里的老奶奶们,老态龙钟样。
    这位老奶奶姓环,环奶奶的爷爷不姓赵,姓齐,他们家是后来从省城下放到赵家村来的。致桦曾经听人说过,环奶奶原来在省城教书。
    环奶奶的这个爷爷是当过兵,打过仗的人,并且还是一名军官,可惜是国民党那边的军官。所以,解放以后,环奶奶被牵连了,教书匠的资格被取消了,下放到赵家村。
    环奶奶当时已有六十多,快七十的人吧,经过了战争年代。她家里仅有几本厚厚的书。
    这位环奶奶比其他老奶奶们明显显得整洁干净,说起话来,言语虽然不多,却条理清晰,与左邻右舍的同年龄的老人合不到一处,只在自己家里做家务,带孙子。环奶奶家,三代同堂,他们俩老,跟最小的儿子住在一起。
    致桦一个人坐月子,又没有小孩子忙活的事,这环奶奶担心致桦一个人在家里闷头闷脑,干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这天中午,各家各户的大人都到地里去了,村庄里有了些许安静,环奶奶来到致桦家里。
    致桦的楼房大门白天永远是开着的,致桦躺在床上,房门在白天也是常开的。环奶奶直接进到致桦卧室。
    一进来,环奶奶主动喊着致桦的名字,嘘寒问暖。环奶奶知道致桦是高中毕业,比村子里同年龄的女性,要文静得多。没有那股子浓浓的乡俗气息,倒有几分隐藏的温文尔雅,与环奶奶有点趣味相投之感。
    环奶奶与其他人想得不一样,她观察致桦,一个在家里已经有几天了,致桦生孩子有几天,环奶奶就在屋外观察了几天,特别是中午之后,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没有大人在家,环奶奶担心致桦一个人在家闷着做傻事,所以,天天中午之后都来观察。为的是。及时发现致桦出意外。
    多么善良的老奶奶啊。
    老奶奶第一天进来,站着与致桦聊着天,致桦见环奶奶进来,强坐起来。环奶奶看着致桦的房间,里面只有两个衣柜,那衣柜最大的一扇门还没有装好。原计划是装玻璃的,一直拖着没装。就那么敞开着一个大椭圆形的洞,虽然衣柜门关着在,但是,椭圆形是空着的,柜子里面的衣物看得清清楚楚,好在衣服不多,叠得整整齐齐的。
    房间内,除了一个落地电风扇,还有一台缝纫机。再没有其它杂物。看起来非常顺眼舒服
    环奶奶第一次进来,见致桦房里收拾清爽漂亮。这在农村,非常少见。
    站在致桦房间里的环奶奶,自己不由得轻松起来。相信致桦头脑是清醒的,不会被眼前的挫折所折服吧,
    环奶奶说话做事非常有分寸,看见致桦房里没有坐的板凳椅子之类,并没有坐在致桦的床上,而是站在宽敞的房间里,跟致桦 说:“上午家里有人出出进进的,好受一点,下午如果不热闹了,就睡个午觉吧。如果没瞌睡,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看书,看书,还是蛮好打发时间的。你说是不是?”
    致桦被环奶奶的热心所打动,难得环奶奶如此智慧,好善良的老奶奶啊。致桦感激得不行:“环奶奶想得真周全,看书,确实是一个好事,并且我非常喜欢看书。那会儿读书的时候,完全看不到一本课外读物。就是书包里的课本。”致桦有点兴奋地说。
    环奶奶一猜一个准,就知道致桦与众不同,爱书。环奶奶站在原地,又问:“你都喜欢什么类的书呢,我家里有几本,我说书名给你听,你就挑你喜欢看的。”
    致桦脱口而出:“我就喜欢看《三国演义》了,读高中的时候,我家堂妹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三国演义》,没看几天,被人要去了,好遗憾哦。”
    这环奶奶果然没看错致桦,喜欢看名着,看来致桦有一定的境界。当即就说:“我现在就回去拿来,你看一下,休息一下,看完了我家里还有几本,都是大着作。”
    致桦喜不自胜,连忙侧身谢过环奶奶。
    环奶奶自认为做了一件开心事,见自己劝说有益,很高兴地回到家里,拿出《三国演义》又到致桦房里来。
    致桦见了环奶奶手里的《三国演义》,像见了宝贝一样,奶奶递给致桦,致桦如获至宝,环奶奶见致桦这么喜欢《三国演义》,很放心地离开了致桦的房间。
    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老 天有好生之德出。
    致桦在最痛楚的时候,有了这本《三国演义》打发凄惨的时光,很快就进入到书中的剧情里。
    一个月的坐月子,致桦有书陪伴,也不寂寞,也不再胡思乱想了。
    “三国”里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人物形象,都成为人世间的一个过往。
    月子坐满了,心爱的书该还给环奶奶了,一切又归于正常化。
    致桦没了孩子,云飞做着生意,好像越来越忙,致桦明显感觉自己行单子影,很有单枪匹马的味儿。
    这天,与婆婆一起,从地里收工回家,婆媳二人习惯性的直接到老屋,哟,家里来客人了,是大姑妈家的表姐。
    那是八十年代哟。可不是像现在,不管乡村还是城市,可以娱乐的地方多得去了,什么商场,酒店,逛街,夜市,还有,拿着手机就可以刷它个整天整夜都行。
    那 时候什么都没有,就是家里来了客人,也 是一大喜庆之事,这,还是城里来的表姐,家里平添些许快乐。
    表姐一见舅妈与致桦回来了,高兴地说:“舅妈,致桦表妹,我特意来接致桦表妹到我家的,我妈托人给表妹找到了一份工作。”表姐急不可耐地要把这喜讯告诉舅妈和致桦。
    致桦一听,眼睛都亮了:“敏敏姐,太好了。”姑妈家的表姐,名叫方慧敏,比她小的表弟妹们,都习惯叫她敏敏姐。
    敏敏姐的到来,无疑给致桦带来了新的人生。
    这时候,致桦在他们的新楼房里已经过去了六个春秋。
    吃晚饭的时候,敏敏姐说了,明天就跟着她一起,到省城去,要致桦连夜清理好行李,明早就出发。
    也没有多少行李可带的,农家人,本来就只有几件衣服换洗,至于睡觉的行李,敏敏姐说了:“就跟我妈睡一个床,你呀,床上的,先什么都不用带了。”
    这还不简单,三两件衣服,三两双鞋子,拎在手上即可。只是顺带一些花生是必须的。
    这可是致桦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还是大省城,致桦跟在敏敏姐的后面,一下车要走过一条热闹的街道,街道两边全是商铺,商铺外,琳琅满目的售卖物品,应有尽有,就是马路上,灰土飞扬,水泥地面,枯燥枯燥的,像是从来没有下过雨一样的枯燥。
    到了姑妈家,姑妈在外面做事,还没有回来,但是,姑妈是知道今天侄媳妇要来家里的,所以。晚上姑妈回家时,买了好多菜,特别是排骨和莲藕。
    姑妈家的生活水平,比起致桦在老家的生活水平,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姑妈家,说起来是省城,其实,那时候属于省城的郊区。以种植蔬菜供应到市中心为主要生活来源。吃苦能干的人,很会创收入的,干活不中神的人呢,也就勉强糊口而已。
    就是姑妈本村委会,开了几个工厂,就是这几个工厂,可给村里创收了。还是整个区的模范工厂。工厂屡创佳绩,始终在全区工厂中,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就说这个绣花厂,厂的工人,全是姑妈本村的女孩子们,做了几年之后,这有一批女孩子,因压地进了国营企业单位,成为正式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端上了铁饭碗。
    由于这一批女孩子们进了正式国营单位,绣花厂就必须新招一批工人。
    本村弯的人已经在之前就招完了,大姑妈她们村弯并不大,也就不到百来户人家。
    这些村弯的人,都是在解放前后来这里种地的,具体地说,是种菜的。当时也就一二十户人家。到了八十年代,人口增长迅猛,达到八九户人家。
    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又生疏。
    姑妈给致桦介绍的这份工作,是姑妈本村开的这个绣花厂。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绣花厂,业务可广泛呢,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合作的。有时候还有海外的订单。
    绣花厂的女孩子们去了国营单位。就招来一批像致桦这样的工人。
    别看这一个名额,还有难度呢。不是说来就能来的,还得村委会领导们同意,才行得通哦。
    云飞的大姑妈,长期是本村委会的先进代表,村委会一把手都非常尊敬大姑妈。所以说,大姑妈介绍一个人的名额,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大好机会被致桦得着了。
    绣花厂一个礼拜上六天班,固定在星期三休息。
    为什么休息是星期三呢?大姑妈的解释是,在整个大丰区,每一个村委会排休一天,轮流着排,排到大姑妈的上港村,就是星期三了。
    这绣花厂的工资是计件工资,每个员工都安排同等量的活。当天没做完的,自动加班啰,因为第二天要统一送走成品。做的快的,如果完工太早,可以再领活做。所以,会做的人,工资要比别人高出很多哟。
    这是绣花厂的工作模式。
    致桦她们这一批新招来的员工,进厂的第一天就考试。
    怎么还要考试了?
    是这样子的,本村上港村有八九户人家,一听说绣花厂要招本村以外的工人,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亲戚介绍进来,有的一户人家,介绍几个人来。
    一个小小村办企业——绣花厂,也就需要三二十来人,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应聘的,村委会只能采取考试录取制度。
    看这绣花厂的大门口,来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全是像致桦这样从乡村来的女孩子,她们来自地地道道农村,一大早到了绣花厂大门口,听说要考试,当场就走了一大部分新来的人员。
    因为,她们连考试都不敢上架子。当天从绣花厂门口,就直接搭车回老家了。
    但是,剩下的人员还是偏多,那就考试吧。
    第一步,填表。
    致桦高中毕业,填表,分分钟的事。
    第二步,上机子真正操作。
    这个机子就是最早期的脚踏缝纫机。
    这个,对于来自农村的女孩子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在当时,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个家当哦。有的女孩子,连那脚都不会踩。一听说上机子真考,见了那土缝纫机,又吓退了一部分女孩子。
    致桦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她爹爹就给致桦买了一台缝纫机,还在娘家本村学过了裁缝手艺,小伍出生之后,儿子的衣服,全是致桦在缝纫机上做的,可节约开支了。
    现在用土缝纫机考试,致桦肯定是合格的人选。在加之填表时,介绍人的名字是姑妈的大名,村委会的人,都敬重大姑妈。就是试机考试不合格,有姑妈这样的介绍人,也是可以被录取的。
    总之是,进厂进定了。
    考试结束一回姑妈家,致桦就到姑妈的菜地里跟姑妈汇报。
    大姑妈问:“考得怎么样?”
    致桦一脸笑容地回答:“应该考上了。我把要考的东西都做出来了。”
    姑妈打包票地说:“保准能考上的。村委会领导,不,是绣花厂的厂长,我有恩于她,放一百二十个心。”
    姑妈说完,开始忙活了。
    致桦很自然地帮忙干起来。因为姑妈挺忙的,一年四季都要种菜,出菜,永远都忙不完的,跟在乡下是一个样的,就是收入高,那卖出手的新鲜蔬菜,全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收入可高了。
    这是致桦到姑妈家的第一天。
    明天,明天就是正式上班啰,哈哈,当工人了,这是致桦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
    现在自己就在大省城,上着班,拿着工资。
    致桦永远记得第一个春节回家,带着二十五块钱回家过年的情景。
    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赚过钱。
    之前村里走集体。致桦赶了一个尾声。
    后来包产到户,田地收获的,都在家长手上掌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