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太子的神逻辑
作者:爱吃柴火鱼的缪   穿越古代,侯府主母翻身做主最新章节     
    一亩玉米地都掰完以后,户部的官员开始一筐筐的过秤。
    其实看着满地的玉米,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相信了一亩地能够种出五百斤玉米的话了。
    李正康更是懊悔的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当做是自己刚才多嘴的惩罚。
    很快所有的玉米都称好了,负责记录的官员走到元帝面前说道:“回禀圣上,这里一共有七百一十五斤玉米。”
    这产量也太吓人了,这玉米若是能在齐国大量种植,那可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啊。
    看来那位永平侯太夫人这次又立下大功了,真是好福气呀!
    元帝心中暗暗算了一下,除去一些水份,还有玉米里面的那根不能食用的玉米芯,最后也能有差不多五百斤玉米粒。
    元帝转身看着随行的官员问道:“诸位爱卿现在可还有疑虑?”
    那些官员立马说道:“臣等不敢。”
    李正康说道:“圣上,这真是天赐我齐国之福呀。若是能够把这玉米种植到齐国各地,那我齐国的百姓就再也不用忍受饥饿了!”
    户部掌管着齐国土地农桑,这个天大的功劳他可不能让其他人抢走了!
    李正康的小心思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得出来,一些官员心里对他充满了鄙夷。
    元帝看着赵婉馨问道:“赵娘子,这些玉米大概需要晾晒多久才能把水份晾干?”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如果能在中秋之前晾干的话,他准备在中秋宫宴上让御膳房用玉米面做一些吃食出来。
    赵婉馨说道:“这个问题还是让马庄头来回答吧,毕竟去年的那些玉米都是他弄好的。”
    马庄头听了这话,立马说道:“回禀圣上,按照现在的天气,如果不下雨的话大概七天就可以把玉米的水份晒干了。”
    元帝听后没说什么,直接就离开了。
    赵婉馨让马庄头安排人继续掰玉米,还是按照去年那样做就可以了, 其他的事不用他担心。
    走在庄子上,元帝看到远处的葡萄园,想起了酒坊的事。
    “赵娘子,如今葡萄马上就要熟了,这葡萄酒是不是也该开始忙活起来了?”
    元帝问道。
    赵婉馨笑着说道:“酒坊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把葡萄运过去后,立马就可以安排工人们开始酿酒了!”
    元帝听后点了点头,跟在他们身后的大臣们这才知道原来圣上和永平侯太夫人合伙做葡萄酒的生意。
    他们都在心里佩服赵婉馨,她可真会给自己找靠山。
    元帝离开庄子前下令,今天的事任何人不得泄露半句,否则按叛国罪论处!
    太子一路上脸色都非常不好,但是碍于元帝在场,他也不敢去找赵婉馨说什么。
    回到太子府后,太子妃见他脸色不好,便询问他出了什么事。
    太子把今天的事告诉了太子妃,接着愤愤不平的说道:“若兰,你说那个赵婉馨她到底长做什么?这么大的功劳,她居然自己一个人独占了!”
    如果不是今天去了那个庄子上,现在自己对此事开始一无所知呢!
    “殿下,说到底这是永平侯太夫人自己的功劳,她一人独占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呀。”
    太子妃无奈的说道。
    看着太子生气的样子,太子妃有些想不明白了,虽说永平侯太夫人和太子是一党,可是太子也未免有些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去年毛衣的事,永平侯太夫人让他们夫妻二人领了那份功劳,难道这还不够吗?
    太子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气愤的说道:“赵婉馨不过是个女人,就算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难不成父皇还能给她封侯拜相不成。这份功劳若是由孤的外祖他们或者是你的父兄献上,岂不是更好!”
    太子妃还想说什么,太子直接拂袖而去了。
    看着太子这样,太子妃也是心累的很。太子若是能把抢夺永平侯太夫人功劳的心思用在对付睿王身上,那该有多好呀!
    皇宫内,元帝回到宣政殿后留在琢磨该如何嘉奖赵婉馨。
    虽说赵婉馨之前说过了不需要嘉奖,只需要他的一个恩典,可是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自己做为帝王不能一点表示也没有。
    最后思索许久,元帝写下一道圣旨,准备等中秋宫宴后再昭告天下!
    太子气冲冲得去了德安长公主府,把自己对赵婉馨的不满告诉了德安长公主,想让她去敲打一下赵婉馨。
    德安长公主听后对这个侄子的厚脸皮也是有些无语,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理直气壮得说出这些话的!
    没等他抱怨完,德安长公主就打断了他:“太子,若是姑姑没有记错的话,去年赵娘子把制作毛衣的方法告诉你的时候,就已经和你说过了,若是她日后再有其他的事功劳是不会白送给你的。”
    太子这时想起了当初赵婉馨在画舫上说过的话,心里更加认定了赵婉馨居心不良。
    “姑姑,您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看来当初赵氏她根本就是要有图谋!”
    太子愤愤不平的说道。
    见他这样,德安长公主后悔当初拉赵婉馨上太子的贼船了,更加后悔自己以前选择和他站在一起。
    以他这样的胸襟,他真的能够做一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吗?
    德安长公主也不想听他唠叨了,直接说道:“太子殿下,你有这算计赵氏的功夫,不如把心思用在如何对付睿王身上。”
    太子听后立马说道:“姑姑,睿王是侄儿的亲兄弟,也是您的侄儿,为什么您会让我去对付他!”
    听了他的回答,德安长公主不解的问道:“那你又为何要不停的压榨永平侯太夫人赵氏呢?”
    太子理所当然的说道:“赵氏不过是个外人,是皇家的奴才,如何能和孤的手足相提并论!”
    德安长公主听了他这话,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他。
    自己以前真是瞎了眼,居然会觉得他比睿王更适合承继大统。
    现在她终于明白了赵婉馨的担心,自己这个侄子他根本就是一个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辈。
    也是从这一刻起,德安长公主打定主意要和太子撇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