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庐陵郡夫人
作者:爱吃柴火鱼的缪   穿越古代,侯府主母翻身做主最新章节     
    德安长公主不想继续听太子抱怨了,便谎称自己一会还有事,打发了太子离开。
    太子临走前还让德安长公主去告诫赵婉馨,让她以后有功劳不要再想着独占!
    永平侯府这边,赵婉是从对太子的小心思一无所知。不过从太子今天的表情她就能看出来,太子对她肯定有很大的不满。
    第二天一早,赵婉馨让春诗去了一趟城隍巷的朱记酒坊,让朱掌柜把她当初定好的酒坛子全部用开水煮一遍,然后晾干水份备用。
    葡萄的事不用赵婉馨操心,元帝会派人解决好的。
    至于教那些工人制作葡萄酒的人,赵婉馨也选好了。
    都是去年跟着她一起学过酿葡萄酒的熟手,所以不用担心!
    八月初五是曹广义行刑的日子,同安县的刑场边停着一辆马车。
    曹莲儿母女俩就坐在车厢里,亲眼看着曹广义人头落地后,曹夫人落下了两行清泪。
    曹莲儿看着母亲的眼泪,也不知她的眼泪是高兴还是难过。不过这一切也都不再重要了,从今天开始她们母女二人和曹广义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她对着马车外喊了一声:“我们走吧。”
    车夫听到后,赶着马车离开了。
    这时曹夫人突然说道:“莲儿,他好歹是你的父亲,不能就这样让他曝尸荒野呀!”
    夫妻十几年,又怎么会对他一点感情也没有呢。
    曹莲儿看着她,语气冷冽的说道:“母亲您别忘了,现在您已经是个死人了,您若是想去陪着他一起死,那我绝不会拦着你!”
    对于这个母亲曹莲儿也是十分头疼,她明明是父亲的正妻却被妾室踩在脚下,连带着她也跟着一起受人白眼。
    若不是因为她是自己的母亲,曹莲儿真想让她陪着她那好父亲一起去死!
    曹夫人一听这话,立马不敢再说什么了。
    曹莲儿接着说道:“母亲,我们到了江南以后,你一定要记住女儿和你说过的话,千万不能告诉其他人我们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曹夫人点头说道:“莲儿你放心,母亲会牢牢记住的。”
    京城这边,朱掌柜派人来侯府通知赵婉馨说第一批葡萄已经送来了。
    赵婉馨立马让秋曲带着那几个下人去了朱记酒坊,吩咐他们好好教酒坊的工人酿葡萄酒。
    这门生意是她和元帝一起合伙的,自然不担心朱掌柜和那些工人会起什么歪心思。
    赵婉馨倒是有些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安排马庄头他们一家人。
    他们一家人懂得制作肥皂和香皂的方法,以前还有卖身契牵制着他们,如果把卖身契给了他们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动什么歪心思!
    赵婉馨给赵父写了一封飞鸽传书,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赵父收到飞鸽传书后,很快便给她回了信。
    这时赵婉馨才知道原来古代也有竞业协议,而且比起二十一世纪的那些竞业协议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了赵父的回信,赵婉馨也算是安心了。她让春诗把马庄头一家人的卖身契和籍契都找了出来,准备过两天亲自给马庄头送过去!
    八月初十这天,赵婉馨带着户部派来的人一起去了庄子上。
    一百亩玉米地一共收获了五万三千四百多斤玉米粒,户部的官员拉走了五万三千斤,剩下四百多斤留给了赵婉馨!
    等户部的官员离开后,赵婉馨拿出马庄头他们的卖身契、籍契还有一份衙门给出的的契约。
    契约上面明确的写明了,马庄头一家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肥皂和香皂的制作方法,也不能私自生产肥皂。
    对于赵婉馨要求他们在衙门给的契约上签字,马庄头一家早有准备。
    签好契约后,赵婉馨让春诗把他们一家六口的卖身契和籍契给了他们。
    马庄头看着手里的卖身契和籍契老泪纵横,自从二十多年前他卖身为奴那刻起,他从来都不敢想自己还有脱籍的一天。
    赵婉馨带着他们一起去了府衙,办理好了籍契的事后顺便把那份契约交给了官府一份。
    既然是官府出具的契约,自然是一式两份的。
    虽然马庄头一家已经脱了贱籍,可是马庄头他们一家仍然选择留在庄子上,帮赵婉馨守着庄子。
    只是把马庄头的孙子送到了镇上的私塾,让他到私塾去求学。
    庄子上的那个老童生教他们识字是没问题的,可若是想让孩子日后考科举,自然还得是找个正经私塾!
    马庄头他们一家人愿意留下赵婉馨自然不会反对毕竟这马庄头替自己管庄子十几年了,他要是走了一下子自己还真不知道该去哪找一个信得过人顶替他。
    户部的人把五万三千斤玉米粒带回内务府后,按照元帝的吩咐拿了一千斤出来准备用在中秋宫宴上,剩下的五万两千斤玉米粒全部被存放了起来。
    御膳房的人看到户部送来的玉米粒根本无从下手,最后还是元帝让赵婉馨派了两个丫环进去教她们如何用玉米面制作吃食。
    很快到了中秋节,和去年一样赵婉馨作为赵安澜的长辈参加了通文馆的诗会。
    今年诗会上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岑墨晗还给赵婉馨介绍了一个大人物认识,白鹿洞书院山长宴瀚清。
    宴瀚清这次来京城是来替白鹿洞书院招收学生的,能到白鹿洞书院求学的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赵婉馨听他这意思是看上了赵安澜,不过又嫌弃赵安澜如今只是个小小秀才,所以让他考上举人后,再去白鹿洞书院找他。
    赵安澜十分心动,毕竟白鹿洞书院是中原最好的书院之一,能去那里求学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赵婉馨不想给他那么大的压力,而且她觉得让赵安澜小小年纪就背上盛名,对他而言未必是好事。
    不过说到底赵安澜不是自己的儿子,她只能把自己的顾虑告诉赵父和赵承宗,不会擅自替他们做决定。
    皇宫内,宫宴上所有人都对用玉米做出来的几道美食赞不绝口。
    元帝也趁此机会说出了玉米一事,参加宴会的官员借着此事好好的拍了一通元帝的马屁。
    第二天一早,高强亲自来永平侯府传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平侯太夫人赵氏于国有功,特册封为正二品庐陵郡夫人,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