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名垂千古
作者:双面盾   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实录最新章节     
    朱祁钰没有办法跟自己老婆又或者其他什么人去详细分说大明帝国又或者之后的满清是个什么情况,只能利用自己领先于当时的思想认知推动三权并立的思想。
    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在大明朝是难以为人理解,甚至让人觉得可怕的,不只是汪氏不能理解,哪怕朱祁钰这一晚上很努力、非常辛勤的上下摸索、鞠躬尽瘁也没有让汪氏改变看法。
    对汪氏自己可以直接岔开话题聊点人类繁殖与演变的实务操作话题,对于朝廷里的大臣们明显不可能这么骚气了,于是朱祁钰小心翼翼地询问起了内阁和六部的看法。
    听到朱祁钰关于三权分立的构思时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直接喜上眉梢,有人眉头紧锁满脸疑云。
    “启禀陛下,此议乃千年来仅有,老臣以为应当再三斟酌小心试行,或要些时日才能判断是否可以全面推行。”重新回到大明朝权力中心的礼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胡濙,坐在了首辅位置上总还是要对一些事情率先发表意见,环顾一周后稍稍思索后胡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要怎么说这个意见呢?跟没说没什么两样吧!
    树老先空心,人老百事通。胡濙身为五朝老人可谓老到贼精贼精的了,对于这种来自于皇帝本人关乎历史性大变局的提议自然是不会反对也不明确表示支持了。
    年纪大了,冲劲没了。正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拖家带口的不容易,没必要为了那一点点虚名再折腾了——何况已经身为太师、内阁首辅,名极人臣此时求稳才是正理。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非千古明君不敢为。臣以为陛下此举乃可比肩尧舜。臣为我大明贺,为江山社稷贺,为天下万民贺!”谨身殿大学士王直就简单许多,直接表明立场坚决支持。
    开玩笑,皇帝要让权,多好的事情啊!只可惜早生了几年,没遇上好时候。想想现在掌六部的,之后可真不用事事奏请,至少也要走一下内阁和司礼监的过场才能办事了。
    皇帝掌立法权,但对执法和司法不直接参与。就算手握锦衣卫又能如何?只要我等一心为公,不藏私欲,锦衣卫下廉政公务局能咬了我的卵子去,嗤~
    即便皇帝认为司法有误也只能要求大理寺、都察院复核,再不像之前皇帝一言而决了。想想正统朝被那个作死的皇帝改判的案子,从头到尾翻一遍居然没有一件事情是正确的。
    一个人做错一件事容易,做错十件、百件也很正常。但是正统帝从亲政到被废从头到尾一件事情都没做对的也实属皇帝里面的另类了,这种本事就连被后世误会了数百年的隋炀帝那些所有黑锅都背上都不敢与之争锋。如果非要比,只能从南北朝、五代十国里面找昏君与之匹敌了。
    景泰爷想要做的这些都不是个事,如果真要推行毫无疑问大明朝文人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必然将在这景泰朝发扬光大,自此之后大明朝将迎来一个文治的盛世~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臣以为可行。只是…要不要再问问天下督抚和宗藩的意思?”被询问意见的目光工部尚书石璞有些心虚。
    自从金英受贿的事情被曝出来之后石尚书戴罪履职,在衙门里几乎就是被吆来喝去般的存在。高谷转入内阁后才将工部事情交由石璞理事。本着景泰皇帝嫉恶如仇的认知,石尚书恨不能平时将自己当成透明人一般,最好朝堂上谁都看不见才好。
    金英算是善终,临了还是以南京镇抚太监般的内官礼仪安排的入葬手续。其他行贿金英的那票人里人缘稍差一点又或者在朝廷里的重要性差一点的不是被罢官就是贬了值,幸好当时连孙镗这种当时正用得上的武将都有份,不然大家怎么个死相还真不好说。
    “启禀陛下,臣以为有必要问问各督抚的意思。至于宗藩嘛……”署理兵部事兵部左侍郎商辂可没惯着他工部尚书。
    天下督抚,其中北疆总督于谦还是自己的挂名领导,指不定哪天还会回来,那时候这位较真的兵部尚书搞不好会对朝廷这么大的决议没有问过自己态度而感到失望的。
    “臣附议。”刑部尚书俞士悦举双手赞成。前刑部掌权人尚书金濂担任了江南总督,实实在在掌握了大明朝的膏腴之地,这么大的事情指不定还用得上金濂配合。
    “臣等附议。”有人带头,对大家而言怎么看都没坏处自然都站出来表示支持了。至于提议问宗藩…宗藩是个什么玩意儿?一群关在各自藩地里的猪而已,非要说与猪的区别无非是猪中的顶级存在。
    留着做种的猪,除了吃和睡之外就是干那活,而且完全不挑自己上的是不是自己的后代血脉,可比那些一个月大就噶了蛋蛋的阉猪强了不知道多少个层级了。
    “既然诸卿都以为可行,那就交内阁与各部、各衙门主官先议一议,消息暂时不要散布开来。”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这是景泰朝的惯例。
    对于景泰皇帝陛下提出的要求众人都表示理解,坚决保证不会对外透露一丝半点。这个消息太惊暴了,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是得好好先谋画一番,确保万无一失了再公布出来才行。
    “诸卿先议着,回头让司礼监也派人参加,等兴安回来后也让他提些想法。那个……让朱骥代表锦衣卫参加吧!”朱骥顶着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头衔领着皇室安保局的差使,任谁都能看出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多半是他朱骥了,皇帝对于于谦一家的宠信还真不是一点两点呀!
    “之前朕拜托于卿操持革新、变法之事,虽有小成但朕终究不是很满意。今日一看其实根源还是在朕这里…内阁此次不妨重新设定革新根本,然后再重修律法,诸位以为如何?”
    重修律法?这么大的工程交给这一届内阁?实在是……太刺激了!想想都能兴奋到睡不着觉呀!
    “启禀陛下,臣等必然不辱使命。”高谷主动跳出来抢在胡濙之前答应下来。
    这皇帝能处,有权真推出来呀!这样的皇帝给我大明朝先来一打再说~
    名声传于后世的变法中除了卫鞅、王安石这几个影响力较大的之外老百姓根本就数不上来几个,但这次负责大明景泰中兴的变法毫无疑问能够名垂千古。
    于谦主打的变法几乎就是小修小补的裱糊匠而已,这次皇帝陛下自己提出来要分权并且以变法方式确定下来,无论最后是否能够成功延续下去一定会使主导变法的主要成员名声留传于世。至于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反正是一定能够留名于世的。
    “陛下…那个…那个…前朝曾有变法,最后因为各方压力最后不得不废止……”吏部尚书何文渊犹豫着还是把自己想法说了出来。
    王安石变法正值遇上天灾,因为变法动了太多人利益造成一大群人群起而攻之,最后皇帝没能守住自己的承诺变法不得不半道而终。
    “此次革新变法中加入‘修律’条款,往后要允许后世继任者因时世而修律。自律法颁布之后,上自继承大统,下至黎民登籍入户都必须要以天地祖宗之名起誓遵守律法。比如宗室受封、官吏入职等等,都必须先宣誓效忠我大明,遵守《大明律》……”
    嘶……好狠!听完朱祁钰的规划众人不得不对这个方案另眼相看了。
    按照皇帝陛下的设想,由内阁牵头预计在三到五年之间完成整个《大明律》的重修——推倒重修!
    其中将会对于皇统继承、宗室册封到军事、民生甚至民告官等形成一系列完成的统一的法典性文件。届时新皇继位就算想要修改律法再改回来也不太可能了,只要现在将“立法法”给列入《大明律》中,将来只需要稍有一个方面的反对新皇帝想要改法典都是不可能的。
    至于你想强改…呵呵,那你就是不想遵守自己承诺过要维护的律法喽?你可是对着天地祖宗发过誓的,连以天地祖宗发誓的都要违背,我们怎么能信任你?
    还想当皇帝?不好意思,我们将参照《大明律》中的罢黜条款发起动议,要求依律法安排下一个顺位继承人登基承统。至于您哪…燕王殿下知道吗?不是后来成为永乐帝的那个燕王,是从皇帝位上退下来的那位燕王。
    对对对,意思就是要废皇帝位。不过这可就不需要找皇太后或者太上皇来兴废立之事了,咱们直接依《大明律》就把事情办了。
    至于废了之后去哪?呵呵,大明本土是没地封王了,依《大明律》也没可能同意留你在大明本土,东南西北您随便指一地吧,我们就帮您把藩国建那里去好了。
    ……
    多么美好地设想,一个皇帝不再绝对控制天下的朝廷,一个由我们两榜进士、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宦主导的朝廷,一个充满了未来与希望的大明。
    不肖五年,三年时间一定把律法修定好,争取一版通过。
    经过朱祁钰这一番解说后,殿内众人无不摩拳擦掌两股战战,恨不能立时开始修改律法才好。
    这时候再看六部主官,感觉这个主官的位置都没那么香了。我当时怎么没主动请缨去内阁当个秘书呢?咳!
    此次变法虽然六部主官都能参与,但主导还是内阁。能够在内阁主导变法,法成之时上面的名字也靠前一些不是?
    能够成为主导变法的内阁成员,将来甭管致仕还是升迁那不都是亮瞎狗眼的政绩。咳,当时就不该躲,大意了,不该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