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在改了【53】
作者:鱼忆海至死   娱乐之过气歌神,演帝最新章节     
    摘要:韩国影视在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现代化以及商业化的过程中成为重要媒质。中国是泱泱文化大国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文化却被慢慢湮没。社会文化淡漠。价值取向模糊。分析比较韩国的文化视点和文化价值总结发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韩国影视文化视点文化价值
    一、韩流来袭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沧桑巨变中,“韩流”汹涌而来。“韩流”的产生绝不是平地风云,唯有在文化多元共处的框架中,谋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式。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的多元文化结构,是韩国近代历史中文化领域发展的极大成就,这种文化结构也成就了韩国的影视产业。
    韩剧中有着浓厚的温情和鲜明的儒家道德,恰如其分地填补了国内目前的道德空白。韩国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又经济发达,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先进,世界韩国研究者有一个共识:“儒教传统是韩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儒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学而优则仕”的为学之道,在韩国深入人心。并演化为注重教育的传统。剧中所体现的儒教传统,那种森严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二、韩国影视的文化视点
    人性亲和力。韩剧为什么如此有生命力,不仅因为东亚文化的同质同源,还在于韩剧的叙事技巧揭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体现了全人类的善世思想。每部韩剧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核心。无论是青春偶像剧如《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浪漫满屋》等,还是日常生活剧如《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抑或是历史剧如《明成皇后》、《商道》等,都有一个情节曲折、细腻精致、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中通常蕴涵着这样一些主题: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利益、误解、宽容,情和义、恩和怨被绵密而富于技巧性地编织到日常化的真实生活场景里,既令观众感到无比亲切,又常常被其中蕴涵的戏剧元素所打动。无论故事如何发展,韩剧总有一个情节核心如影随形,紧紧扣合,这是吸引观众看下去,并被打动的核心要素。因此。很多韩剧即使长达几十上百集,观众仍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伴随剧情始终。比如多数韩国影视剧是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用细腻而朴素的手法再现韩国民众的精神风貌。无论轻松诙谐还是感伤忧郁,都真实而亲切。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文化亲和力。韩剧在题材类型上显现出多样化,而且在内容上也很注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形式看。有历史剧、现代剧;从主题看,有历史题材的励志剧《大长今》、《海神》、《茶母》,也有现实题材的励志剧《明朗少女成功记》、《汉城奇缘》。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不畏艰难、不计名利、不怕打击,历尽曲折终有所成。伦理剧《黄手帕》,反映传统文化中人性的真善美、恕道、孝道和人格救赎,《商道》旧瓶装新酒反映现代商业精神和义利之争;肥皂喜剧《爱情是什么》、《我的嫂嫂十九岁》、《我的名字叫金三顺》、《校园卧底》、《黑道千金要结婚》、《爱在哈佛》、《家族荣誉》等幽默诙谐,主人公的生活情感费尽周折而结局却皆大欢喜;爱情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雏菊》,感情执着坚如磐石,悲情色彩凝重,让人为之扼腕悲泣,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凄楚之绝美。
    韩剧的文化构图从基本的生活细节铺开。以家庭为点、社会为面,辐射到各个行业、各个社会阶层,人物的情感丰富和文化的立体呈现。伦理和道德的社会约束,舆论的强大作用,再加上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情于景的叙事手法、悠扬哀婉的主题曲等,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客观性的描述中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在银幕荧屏上实现新写实小说的个人化书写。韩剧中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准确客观的把握。细腻细致的描摹非常深入人心。尤其深得同样面临事业和家庭等各种关系困扰的中青年女性的共鸣。工作中的竞争、同事的远近亲疏、利益分配。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无论是和谐还是纷争。都有因东方文化的含蓄而有着为情义、得失难以启齿的心理较量。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感情专一,执着于理想与家庭,遇到困难隐忍坚强。一方面负有传统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也富有现代社会的事业女性特有的进取精神与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演员表演真实投入,感情真挚,画面干净,色彩浓淡相宜。虽然韩剧冗长繁琐,但还是在中国大陆有很高的收视率、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很富有感染力。
    三、当代韩国影视的立足点
    韩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全面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在文化层面上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韩国人认为人的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伦理道德水平。韩国人所信奉的共同道德就是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年来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人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文化道德在其鼎盛期过后,已明显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如“拜金主义”使人钱迷心窍,不择手段;“个人主义”涣散集体,瓦解民心;人情淡薄漠视亲情,分裂家庭。有害社会。于是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主张不仅要挖掘发扬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精髓,而且要大力发展以儒家文化道德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一方面可以抵制欧美颓废文化道德对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仅在2002年韩国就向文化产业提供资金5000亿韩元,约合4,5亿美元。同时,韩国又于1999年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又陆续对原有的《演出法》、《唱片录像及游戏制品法》进行了修改,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空间。
    四、当代韩国影视的文化价值
    韩剧在我们国内的流行主要是东亚文化圈共存的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不仅韩剧,新加坡和日本的影视剧也都同样在国内深受欢迎。这种文化的同质性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当代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的转型期,国人的思想迷失和对传统宁静和谐文化精神的渴望。尤其是韩剧,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更为纯净、雅致、唯美。优美的画面,无论朴实还是华丽都很生动,传神的对白,悠扬动人的音乐,准确细腻的表演,细致深刻的心理刻画,东方文化特有的仁义、礼孝、含蓄、内敛,切近而遥远的熟悉,感动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在沧桑巨变中渴望亲情和谐生活的芸芸众生。 (转载自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在细节中。”用曲折的剧情吸引人。用唯美的画面迷倒入,用婉约的音乐打动人,在文化共通中营造亲和氛围,在文化差异中展示独特风情,韩剧就是通过对其中一个个细节的精妙把握,完成了对中国观众的一次又一次征服。无论是历史剧还是现代生活剧,当代韩国影视在电影电视剧题材选题和内容情节中面向生活与现实的个人化形态上,都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文化策略与文化战略方式是文化市场化运作的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一书精选了西方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15位画家和雕塑家所撰写的20多篇最具代表性的论文。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基本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即由凡·高的绘画风格引出的表现主义方向,其中包括野兽派(马蒂斯)、德国表现派(贝克曼)、青骑士(康定斯基)等;由塞尚的理论和实践引导出的结构主义方向,其中包括立体派(毕加索、格莱兹、梅青格尔)、未来派(波丘尼)、纯粹主义(柯布西埃、奥尚方)、俄国构成派(嘉博)和至上主义(马列维奇)以及荷兰风格派(蒙德里安)等;由高更的原始主义和象征主义引发,并受弗洛伊德潜意识和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形而上画派(契里柯)和超现实主义画派(达利)等;以颠覆传统艺术观为目的的达达主义(杜尚)等。通读这些论文,我们会发现,尽管流派林立,但艺术家们关于艺术和自然的关系、艺术创造和艺术家地位的一系列思索还是有着惊人的一致的。
    首先,西方现代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渴望把握某种本质性的东西。马蒂斯希望从人物的脸部线条中找到“留存在每个人身上的,使人觉得深沉的庄重的那些东西”。贝克曼宣称:“我要在我的作品中向你们说明隐藏在所谓‘真实’背后的理性概念。我在寻找一座从可见事物通向不可见事物的桥梁。”立体主义者格莱兹、梅青格尔希望从塞尚那里学到一种“深刻的现实主义”。浅薄的现实主义由于太真实而陷入了“真实的泥沼”,立体主义就是要追求真正的唯一的“真实”,而不是大众根据自然形态所认识的一切事物。毕加索说:“自然和艺术是两件不相干的东西,不可能变成同一件事。通过艺术,我们表达出什么不是自然的这个观念。”那么现代艺术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在马蒂斯那里这种东西是物质背后的精神,在纯粹主义那里是一种“高尚的秩序状态”、一种“数学性质的状态”,在蒙德里安那里是“中立形式的几何形”,那么在毕加索那里就是“作画人的内在生命”,是“梦境,直觉,欲望,想法”,在贝克曼那里是不朽的自我,在未来派那里是运动、生命力、扩展的冲动,在超现实主义者达利那里更是极度的无理性,是对幻想、梦境、潜意识的偏执狂般的热爱。前者是客观精神,后者是主体自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编辑整理)
    为了表现上述客观精神和主体自我,艺术必须抛弃自然物象,建造“艺术王国”。康定斯基站在莫奈的《干草垛》前,本来认为画家没有权利这样模糊不清地画画,但是他顿悟到,是物象破坏了他自己的绘画,是物象阻止了他表达“纯粹出于我的内在情感”。而当他把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割裂开,觉得自己是个陌生人,从而怀着更大激情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愿望之中时,他终于进入了艺术王国。他得出结论:“绘画是各种不同世界的剧烈碰撞,它的目的是要在一个接一个的斗争中创造出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艺术作品。”这是一个与自然无关的领域。毕加索就说过,艺术始终就是艺术,而不是自然。格莱兹、梅青格尔主张,不要让绘画模仿任何东西,让它如实地表现出它存在的理由。嘉博在评价立体主义时说道,传统艺术家把特定的物体当作一个独立的世界,并将这一特定的物体贯穿于他的整个构思中,然后再创作出一个第三物体,即绘画,因此,这个第三物体是前两者(特定物体和艺术家的构思)的产物。但立体主义者则不是这样,他的整个内部构思世界连同所有组成部分(逻辑、情感和意志),统统转变成这一特定物体的内在性质,并渗透在这一物体的整个结构之中,使它的物质性扩张到表象破裂,或物体本身看上去已被损害和难以辨认的程度。如果说从立体主义作品中我们还能勉强分辨物象的话,嘉博这个构成主义者已把艺术的自然主义内容完全驱逐出去,而让线条、色彩、形式去发挥自身的表现力。对此,蒙德里安更是认为,自由的线条和纯净的色彩是非具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容易、更彻底地使自己摆脱主观意识的控制,更客观地唤起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