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作者:团子的胖麻麻   就这张胡最新章节     
    “小兄弟,再倒上一碗吧,刚才忙活了半天,都没顾上喝,这会儿口渴得厉害。”
    “好,等下。”
    二株端着碗又去盛水,家里的东西能收拾的都收拾起来了,想着没两天就还得走,干脆就没再拿出来。
    打岔归打岔,初十要完水,又接着跟柱子娘说。
    “前日就跟兄弟说了,他说得问问您的意见,这不我们就来了。”
    柱子娘一脸后怕的看着柱子,这傻孩子,当真是啥都敢说呀,就不怕人家一个不高兴,直接拉壮丁了?
    初十尽量放低了姿态,大概是身上这身衣裳的缘故,他还是感觉到了柱子娘的胆怯。
    “您别怕,咱不是朝廷下令征兵来的,就是惜才,他若是到军中,定能有番大作为。若是在这村子里荒废了,那就太可惜了。”
    柱子娘一言不发的听着初十说完,沉默 着看了看儿子,只见柱子眉眼一舒展,给了她一个傻笑。
    意思很明显,全凭娘做主。
    “两位差爷,既然不是征兵,也不是非去不可,那他就不去了,可行?”
    “到军中了吃喝都管着,每个月还有十两银子拿。”
    “我这儿子脑子不够用,还是别给军爷们添麻烦的好。”
    “就柱子这体格子,到了军中随随便便就是个军功,到时候不光有赏银,还能做将军呢。”
    “我自己的儿子完还不知道?立功就算了,他能回来我就谢天谢地了。”
    初十夸一句,柱子娘就损一句,就一个思想,柱子就是不当兵。
    初十都许诺到宅子一座,外加良田十亩了,柱子娘还是不为所动,咬死了的就是不松口让柱子参军。
    实在找不到借口了,干脆把前日领走的银子都拿出来了。一锭银子,五十两。
    初一见状朝初十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再劝了。普通百姓面对官差的施压,若是没有什么天大的难处,怎么会再三拒绝。
    甚至,刚到手的银子拿出来竟然半点不犹豫,这个柔弱的妇人眼底居然带着几分坚决。
    初一看得出来,若是再坚持,劝,也成了逼迫。
    “初十,走吧。”
    他觉得可惜,却不再劝了。
    “可是……好吧。就让那些北人再多活几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的。”
    兄弟多年,他知道初一的眼光有多高,他能来争取,那就说明对柱子十分满意,且柱子也是个可造之材。
    难免会觉得可惜。
    “初十,少说几句。”
    初一对柱子一家行了一礼,就准备走的了。
    “等一下!”
    只见柱子娘扒拉开儿子,激动的朝前走了几步,红着眼珠问道。
    “你们刚才说……打谁?”
    “北人啊,就是夺了咱们两座城的北人。”
    “呵!”
    柱子娘笑了,声音间断,冷冽又悲凉,裹杂着浓浓的恨意。
    “柱子,你收拾东西,这就跟差爷们走。”
    “大娘,您……”
    初一被柱子娘这突然的转变给打懵了。
    “不让他参军是舍不得儿子,要是打北人,那就不一样了。”
    柱子娘不想多说,转身拿出两个包袱,递给柱子。
    “大娘,不急于这一时,明天一早,我们带人来接。”
    二柱红着眼睛夺下包袱,一声不吭的又放回去。
    第二天一早,柱子吃过娘亲手做的早饭,填饱了肚子,等着人来接。
    看见人来了也不着急出门,直勾勾的看着初一。
    “怎么了?”
    “宅子和田地 ,不能赖账。”
    “哈哈哈哈……”
    亲自来接人,五大三粗的二十,是个直率的汉子,在战场上以一敌二十的男人,却打不过初一。
    也幸好初一志不在此,不然,军中可就没他的容身之地了。
    见初一吃瘪,心中畅快不已,除了王爷,终于又有人能拿捏住他了。
    “不耍赖,明儿工匠们就到了。”
    柱子不多言语,提着包袱跟在队伍最后,嘴巴紧闭,看着空无一人的小院,视线在一扇窗子上停留了许久。
    随着一声令下,跟着队伍慢慢走了。
    初一拦着二十的马,不肯让路。
    “人你带走了,宅子和田地的钱,你得留下。”
    “许诺的是你,凭啥是我掏钱。”
    “给你找的,你要用的,你不出谁出?”
    “我可没许诺这些……”
    “那,打一架。”
    二十虎躯一震,丢下五百两银票,策马而去。
    打不过打不过,刚寻来新兵还在,这要是鼻青脸肿的回去,他还怎么带兵啊。
    初一拿着银票踌躇一番,脚下一点,直奔袁家。
    一刻钟之后,就带着银子和地契回来,把东西亲自交到柱子娘手里。
    三天的时间,村子里冷清了许多,离别的伤感,在村子之间蔓延。
    和李氏经常凑在一起的妇人走了两个,好几天都提不起精神来,直到明宣礼的出现。
    “现在就能选房子了?”
    李氏的低落一扫而空,想到王氏能搬来,瞬间就将搬走的妇人抛在脑后了。当即就让胡兴赶赶车去镇上接人。
    以后是他们要住的,自然是要他们自己挑的住得舒心啊。
    “让老二一起去吧,我得去找大舅哥,要是没在镇上,还得去小河村。”
    “呀,亲家也要搬来?好事儿啊。赶紧去,趁着天色早,把人一块儿接来。”
    “不能来。”
    文师傅鲜少如此情绪失控,胡老汉想到之前刺激文师傅的事儿,还以为老头子记仇呢。
    “哎呀,你这人怎么还记仇呢?当时不就说了,是给你治口条。”
    “不是!他来,谁养鱼?”
    这下给大家整不会了,养鱼?啥时候说要养鱼了?
    见大家迷茫的样子,就知道小四肯定没跟大家说。看了小四一眼,小四这才想起这回事儿来。
    “之前不是说嫂子家的鱼好吃,三嫂还说抓了养来着,师爷觉得可行,就让我跟二嫂说,我给忘了。”
    “文爷爷……您的意思是,让我爹养鱼?”
    张莲不确定的问。
    “自己人,放心。”
    从股东,到伙计,再到厨子、工匠和供货商,就没有一个是外人,不是姓胡的,就是姓胡的亲家。
    主打一个自己人用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