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泉城支援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不过也不用去南方,我记得江浙一带就不少种水稻的.对了,齐鲁那里应该也有,不妨让人打听下。”
    “你要是着急的话,江浙那边有几个熟人,我可以给你问问。”
    “不过这些都是散乱的稻草,要做成帘子还得再编。”
    老金再次开口说着,杨小涛听了立马点头。
    “只要有就行!至于草帘子,这个容易!大家伙儿,谁不会编啊!”
    说完,众人都笑起来,在这村里,就是个娘们也能编起来。
    杨小涛说着就站起来,“走走,这事尽快搞定,不然耽误事。”
    杨太爷几人也知道轻重缓急,开口说道,“你们赶紧去联系,麻绳的事情交给我们!”
    说完杨小涛起身带着老金往电话室走去。
    两人来到电话室,杨小涛想了少了,既然齐鲁有,那就先打听下情况。
    毕竟齐鲁比起江浙那些地方要近,运送过来也方便。
    再说了,这次只是育苗,需要的不多,等大棚大规模推广的时候,那需求量,估计就得江浙那里帮忙了。
    所以杨小涛拿起电话,就给泉城第一机械厂打过去。
    泉城第一机械厂。
    厂长办公室中,办公桌前,汪大海正眯着眼睛看着发货的数据表,上面是给红星机械厂提供的货物。
    这也是他的固定工作,每次发货前,都要亲自核对一遍。
    而从这一次次的发货表单上就能看出,红星机械厂的发展情况。
    原先只需要一张纸就能囊括下来,现在好了,整整三张纸,密密麻麻。
    这还是过年的事,机械厂也要考虑放假,所以要得少一些。
    看着明细,汪大海不时摇头感慨着。
    机械厂,今非昔比啊!
    从最初给他们提供拖拉机的轴承轮胎,后来是三轮车的部件,再往后变成了大型车辆的部件,到现在装甲车都开始了。
    这不仅数量上也是猛增,质量要求也是逐步攀高。
    若不是他们最先跟红星机械厂走在一起,若不是杨小涛在后面力鼎,他们厂的技术提升也快不了,估计早就被甩在后面,跟不上机械厂发展的速度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机械厂也比以前更加忙碌,全厂工人连休班都很少了,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不仅工人能力提升了,工厂机器也更好更先进,生产力也得到提升,福利待遇更是首屈一指。
    种种表现下,泉城第一机械厂隐隐有成为泉城乃至整个齐鲁机械厂的领头羊!
    当然,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离不开红星机械厂给予的支持。
    每次新机床设计制造出来,他们机械厂都是最先一批使用者。
    从启明星到各类型的机床,半自动机床,机械厂或者说杨小涛想到的都是他们。
    正是因为提前接触新机器,厂里的工人才能跟上机械厂的脚步,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提升着自身的硬实力。
    就像这次轰动一时的晨星机床出来后,机械厂立马对机床进行升级。
    而他们机械厂,就是升级后的第一波受益者。
    就这种情况下,他们机械厂想不提升都难啊。
    可以说,机械厂能够从一个二流加工机械厂走到今天,甚至成为全国的大工厂,九成助力来自于红星机械厂,而这九成中,又有一大半来自杨小涛。
    如今,除了给泉城汽车城提供配件任务,剩下的大部分精力都在机械厂上。
    而且随着订单任务的增加,以后红星机械厂可能就成了他们第一机械厂的最大客户了!
    尤其是听说机械厂有意将部分装甲车的配件开放给下面工厂,若是他们机械厂能够抢到手,那可是一大块肥肉啊。
    上次城里领导特意过来询问情况,还在私下里嘱咐着,一定要跟机械厂打好关系。
    只要将这块肉吃到嘴里,本地政府全力支持。
    当时那领导就差拍胸脯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了!
    汪大海也清楚,这些人还不是为了政绩,为了他们屁股下的椅子坐稳当嘛。
    不过这事若真成了,泉城的当地百姓也能沾点好处,起码他们第一机械厂就要招人,这一招人肯定是本地人优先啊!
    不过,这也是好事。
    想到如今机械厂的规模实力,汪大海就美滋滋的放下报表,然后拉开抽屉取出半瓶酒,擦擦两声拧开酒瓶子,对着口就灌了一口。
    啧啧
    “畅快啊!”
    白酒下肚,驱散寒冷,汪大海更是来了兴致。
    “这次再把机床拉回来,来年肯定又是丰收的一年啊!”
    自个在椅子上得意着,至于地方领导说的事,他根本没放心上。
    有小涛兄弟在,他要是想给,不用你说就到了。
    他要是不给,那肯定是有他的考虑,自己不能去添堵。
    想到这里,汪大海准备起身再去车间看一看,那些家伙为了学习可是使劲的操弄机床,要是弄坏了可不行。
    就在汪大海准备出门的时候,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来,在黑夜里格外刺耳。
    汪大海一怔,随后转身坐在桌子上拿起电话。
    “喂~我是机械厂,汪大海!”
    “老汪大哥,我啊,杨小涛!”
    电话里传来杨小涛的声音,汪大海连忙将电话机子抱起来放在腿上,同时心里一个激灵。
    这么晚了打电话,肯定是急事啊!
    不过,想到四九城里传出来的风声,汪大海又稳定心神。
    不管发生什么事,杨小涛这兄弟他认了,做哥哥的就不能怂。
    齐鲁汉子,就重情义。
    “小涛兄弟,听出来了,听出来了,这么晚给哥哥打电话,不会是想喝酒了吧!”
    “老汪大哥,你不会是喝上了吧!真行啊!”
    “哈,刚喝了一口,你要来,我给你留着。”
    “得了吧,我去了估计瓶子早就空了!”
    “哈哈哈”
    两人说笑着,然后就听到杨小涛开口,“老汪大哥,这次有件事要麻烦你。”
    汪大海心道,来了。
    随即沉下气来,“小涛兄弟,你说!”
    “是这样的,我听说你们那里有种稻子的…”
    随着杨小涛诉说完,汪大海挠挠有些光秃秃的脑门,“嗨,我说啥事啊,原来是这个。”
    汪大海感觉自己想错了,或者说,高估自己了!
    心里有些失落。
    不过很快又拾起心情,因为杨小涛说了,这事,十万火急。
    明后天就用。
    那算上路程,估计明天就得出发啊,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放心吧,泉城这里肯定有啊,忘了黄河从哪走了?”
    “等着,明天,不今晚,我给你信!”
    “越多越好是吧,好嘞!”
    说完,汪大海挂断电话,神情陡然变得严肃。
    这种私人的帮助,才是最好的人情。
    也是对他的信任。
    正因如此,他才要做好!
    转身出门,神色匆匆!
    红星机械厂。
    杨小涛挂断电话后,对着老金同志点点头。
    “泉城那应该有,今晚等消息。”
    老金点头,随后看看左右,“这样,先确定下结果,要是可以就晚点找人,要是不行,今晚我给你姨夫打电话,让他找人帮忙。”
    杨小涛点头应下。
    “外公,你在这坐会等电话,我去搞点吃的。”
    “好!”
    说完杨小涛便离开办公室。
    另一边汪大海急急火火的跑到车间里,看着正在忙活的工人,来到旁边拿起扳手敲打两下,车间众人立马看过来。
    “组长以上的都过来,紧急开会,快点快点。”
    一群人听了立马放下手上活计,呼啦啦的跑过来,围在汪大海身旁。
    “听好了,现在立马回去打听,那里有稻草杆子,要长的,不要碎的!”
    “不要问为啥,赶紧去做,有消息立马回来告诉我。”
    “做好了,老子亲自给你们要福利!”
    说完不让人说话,就往另一个车间走去。
    待汪大海走了十来号人面面相觑,然后有人一拍大腿立马跑回去对着手下工人喊道,“都别干了!”
    “回家打听下…”
    ……
    半夜时候,杨小涛在办公室里等消息,顺便将关于大棚建设的事情详细规划一下。
    最起码考虑周全,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同时,杨小涛也想着高玉峰他们。
    院长去了川蜀,那里的气候应该好一些,但高玉峰去了西北,在那建大棚,比四九城更艰巨。
    不过为了附和当地的土质,这也是必须的选择。
    “有利有弊吧!”
    杨小涛感慨一番,随后想着明天将这份资料复印一份,给高玉峰送去。
    看了眼屋子里空荡荡的,杨小涛知道,老金又去车间了。
    吃过晚饭,老金就打着消食的主意去下面走走,杨小涛还怕他乱走,特意找了个人带着他。
    只是这会儿了,还没回来,不知道干啥去了。
    没多想,杨小涛靠在椅子上闭闭眼,同时小薇出现,脑海中浮现出家里的情况。
    冉秋叶已经睡下,旁边三个小脑袋靠在一起很是可爱。
    影响消失,杨小涛也迷迷糊糊的睡着。
    不知过了多久,杨小涛听到周围有声音,然后从迷糊中睁开眼,就看到老金同志在下面长椅上躺着,呼噜声就跟灯箱似的。
    杨小涛笑笑,怪不得崔女士抱怨呢,这呼噜声,一般人可受不了。
    揉了揉眼睛,杨小涛看了眼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又看了眼电话,没有动静。
    心里不由忐忑起来。
    搓了搓脸,打个哈欠,杨小涛打算再趴会儿,若是泉城真的没办法,那就只能靠南边了!
    而此时,整个泉城就跟炸了锅似的。
    汪大海不仅让机械厂的人去寻找搜集,还给泉城汽车城的刘德辉打了电话。
    没多久,留守汽车厂的工人也被派出去。
    而后工人发动亲朋好友,到处打听。
    有门路的直接上门询问,没有门路的直接找上街道办。
    身子还有人直接找上派出所,那话咋说来着,有困难,找公安啊!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泉城机械厂的周围,突然沸腾起来,街道上行走的人越来越多。
    机械厂,办公室。
    一群人进来,然后离开,下一波人又进来。
    桌前被汪大海抓来的工厂会计忙着记录。
    “王会计,我们家里有一垛,没闸。”
    “多少斤?”
    “这个,估计百十斤?我也不知道啊!”
    工人为难说着,谁没事称量这烧火的稻草啊!
    “联系汽车厂,派人去拉,按车算!”
    一旁汪大海开口,会计很快几下,撕了一张单子,去找车!
    这人离开,后面的人立马上前。
    有了前面的例子,会计处理也迅速起来。
    铃铃铃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汪大海拿起电话,却是本地领导打来的!
    汪大海眉头一皱,他也知道今晚上闹腾的厉害,估计是打电话责问的,但心里并不后悔。
    不过听了会儿,却是让他奇怪。
    对方的知是机械厂的需要,不仅没有责罚,还主动帮忙了,真是,稀奇啊。
    挂断电话,汪大海立马又给汽车厂打过来,“老刘,饲料厂,对就是那边,有好十来个草垛,这两天下雪没闸,你赶紧让人去。”
    “上面已经打招呼了…”
    挂断电话,汪大海低头看了看会计记录,随后拿起那半瓶白酒,又抿了一口。
    “这下,应该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