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坝上邂逅
作者:钉耙捞月   隐形富豪炼成记最新章节     
    正月十四上午,雩娄高中94届毕业生举行聚会,聚会地点在学校东侧,铁佛寺水库大坝下,饮食广场的状元楼。
    那里距离西大畈差不多6华里,凡学兰不想自己开车,被人说张扬;又不想步行,让自己双脚受苦,就让哥哥送自己过去。
    上午10点,凡三将妹妹送到大坝下的饮食广场后,就开车上了铁佛寺水库大坝。
    水库主坝高近两百米,夏利车上去似乎还有点吃力。上坝后,凡三将车停在大坝东头一处空地上。
    推开车门,他情不自禁地深呼吸,这里的空气非常新鲜。
    站在坝上,看向雩娄县城,可谓居高临下,有点俯瞰人间楼阁的味道。
    环视周边,山上的草木早已枯凋,只剩下马尾松郁郁森森。
    这天天气不错,冬天的暖阳照在身上很舒服,凡三沿着水库大坝从东往西走。
    进城这么多年,凡三还真没上来过。
    这座水库1960年代初期,曾经半夜溃坝,冲毁了大半个城关镇,淹死不少人。这也是凡三选择在西大畈买房的重要原因,那里地势高,溃坝后水也上不去。
    与城西南的雷山水库比起来,这里的水面不算大,不远处的对岸就是高低起伏的群山。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金刚台主峰,上面似乎还覆盖着白雪。
    凡三常年在外,只听有人说过,来这里玩,最好的时间是秋季,水秀鱼美。
    春天的铁佛寺水库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秋天的铁佛寺水库美艳得像一个贵妇:层林尽染,秋水荡漾,美轮美奂。
    不过,那些场景凡三没有亲身体会过,眼下的铁佛寺水库则是异常宁静,暖阳下,近水远山素净得有些萧条,像白衣飘飘的冷面女郎。
    冬季水位浅,库中有大块的土地裸露。令凡三惊讶的是,竟然有人在那些地块上垂钓,不知是真的能钓到鱼,还是来钓个寂寞。
    凡三不喜热闹,但这种独钓寒江雪的功夫,他也学不来。
    浮生偷得半日闲。
    凡三在坝上信步溜达,漫无目的。
    这时,从大坝西边走来一个女孩,苹果脸,二男头,上穿淡青色羽绒袄,下着黑色西裤,脚蹬绿色马靴,整个人显得很精致,有一种别样的书卷气。
    凡三扫了她一眼,没太在意。坝下就是雩娄高中,有一两个清秀才女上来放风,丝毫不足为奇。
    他继续漫步向西,浏览远山近水。突然,那个女孩转身喊道:“凡老师,你还记得我吗?”
    这女孩的声音像黄莺出谷,很清脆。凡三扭头看了她一眼,摇摇头。
    “4年前,那次作文大赛,我还向你提问来着?”
    凡三这才陡然想起,那个与他辩论费雯丽的高中女生。
    “想起来了,你叫什么名字,我还不知道呢!”凡三有些不好意思。
    “我叫马燕,马杰的堂妹。前几天,你去易桥喝喜酒,我还看见你了。”马燕微笑着自我介绍,
    凡三不知该说什么,就随口问道:“你现在在哪里上学?”
    “燕京大学,中文系。”
    这一句,让凡三对这小妞刮目相看。
    在雩娄这种小县城,1990年代能考上燕大、菁华大学的学生,简直不是人,而是神,是足以让同龄人仰望的存在。
    “恭喜你呀!能上中国最好的大学,读学校的王牌专业。”
    凡三由衷地恭喜马燕,毕竟,他也是学生过来的,对学霸有一种天然的推崇。
    当年,即使不上师范读高中,凡三估计,自己只敢说能考上个不错的大学,至于燕大、菁华,那是不敢想的。
    凡三曾考察过,凡氏移居雩娄以来,历史上阔过,但祖上文教最大的成就也就出过一个神童秀才。
    再看兄弟姐妹们的素质,他认为,以凡氏家族的遗传基因,恐怕不足以支持子孙考上这两所大学。
    凡三那种发自内心的崇拜眼光,让马燕有些不好意思。
    这小妞已上大四,早没了刚上大学时,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
    如今,她就面临着就业的困扰。
    作为马家近支,她深知,大学教育只是踏入社会的第一块跳板。
    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到社会上混得怎样,决定成败的因素很多,家庭背景,行业状况,社会机遇甚至个人运气……
    这时候,不是恢复高考时的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早已不那么吃香。
    不然,你就无法想象,白桦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学生,会嫁给堂哥这个高中都是混毕业的社会人。
    那场辩论会后,马燕始终没有忘记才华横溢的凡三,一直关注着他。从堂哥及凡学兰口中,她大致知道凡三被开除公职后的人生起伏。
    堂哥背靠大伯这棵大树,凡三在南方可是两眼一抹黑,一个人都不认识,靠自己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地。
    这样的经历,让她这个即将踏入社会的素人佩服。
    马燕发现,眼前的凡三,看上去略显消瘦,性情内敛,举手投足却潇洒自如。早已不是印象中的那个文艺青年。
    这小妞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碰到马燕这个天之骄女,让一直藏在凡三内心深处的求学欲望再次迸发。
    离开光州师范近10年了,他先是教学,后是下海,成天忙着折腾,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学一些东西。
    在海清电机这4年,凡三遇到很多困扰,好多问题都牵涉企业管理。
    依靠叶总点拨与业余自学,凡三磕磕碰碰应付过来了,但总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他一直想找机会充电。
    去年秋天,凡三就想继续深造。
    父母担心他熬夜苦读,伤到脑筋,坚决不允许,因此,他只得先在老家静养,靠看电视与瞧孩子打发时间。
    其实,凡三想继续深造,也有拓展人脉的意思。
    从中师毕业后,10年来,他始终都是在基层工作,日常接触的人层次不高,这多少限制了他的视野,也影响了职业上升空间,头顶上似乎压了一层天花板。
    内心里,凡三希望能到国内名校,体验一把真正的大学生活。
    可是,他已本科毕业,考研的话英语又不行,上一般的培训班时间又太短,因此,这家伙内心很苦恼。
    这次见到马燕,想到京都名校云集,凡三顿时又起了求学的念头,并向她简介了求学无门的困扰。
    马燕听后,深表同情。
    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她答应回校后立即打听。正准备转身下坝,这小妞忽然站住了。
    “凡老师,寒假前,我们学校经济学院正在筹划一个emba项目,好像专门招收有工作经验的高管。听说这个项目不考英语,但学费很贵,每年要十几万。”
    这番话让凡三大喜过望,好像乌云中看到阳光:“哎呀,那太好啦!”
    燕京大学这个emba,对于凡三来说,几乎就是量身定做,真是想吃空心菜,来个卖藕的。
    只要能被录取,钱不是问题。
    凡三现在亟需找到一个熔炉,让自己回炉重造,有所升华,然后再出发。
    伫立坝上,看着顺坡而下的马燕,凡三觉得这小妞就像一只报春的燕子,给正在寻找出路的自己,带来了福音。
    这次上坝太值得了!
    他觉得,与马燕的这次邂逅,或许真的能影响自己的未来。一瞬间,他发现,故乡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澈。
    凡三不再继续向西,而是回头向东。
    时近中午,阳光明媚,远山近水不再像早前的萧索,反倒有了“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清幽。
    故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
    蛰伏家乡半年后,凡三终究不是一个甘老林泉的隐士,元宵节还没过,这小子又开始向往海阔天空的外部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