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新的发现
作者:张秋枫   末世:开局荒野求生最新章节     
    你永远可以相信陆沉沉的体力。
    当大家吭哧吭哧,汗流浃背伐树时,他已携着两根树段回到仓库。蒋德金等人选了锯子,两人一组,坐在树的两边,你拉我送,你送我拉。
    嘎吱嘎吱,不绝于耳。
    电锯是没有的,只能用传统的锯子。
    理论上而言,这事情非常简单。
    真正操作的时候,发现还是有点费劲的。两个人需要默契配合,一拉一送,相对省力。配合的而不好,则会起反效果,比一个人还费劲。
    再有则是,锯子很容易卡住。
    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流畅感,拉几下就卡住,非常滞涩。一直到后来,配合时间长了,才摸出点规律,进程稍稍快了点。
    陆沉沉嫌麻烦,选了斧头。
    围着树砍一圈,然后一脚下去,咔嚓……断了。
    当然,他们选的并非参天大树,或者要人合抱才能围拢的树木。选的都是些相对细的树木,这样就不必再浪费时间慢慢削细。
    难的还在后面。
    树木并不长在库房里,那么,怎么运回去呢?
    没什么好方法,人力拖回去。
    新鲜的木头是很沉的。
    一个人运起来很吃力,所以大家决定四个人挑一根。前后两头拴上绳子,上面系在扁担上。两人一组,前后两组,抬着木头走。
    这样重力分散之后,就感觉轻松多了。
    不过行走时仍然要注意,木头因为颠簸的缘故,晃来晃去,并不稳定。很容易撞到人的小腿,以至于摔倒受伤。
    为了加快进度,女人们在完成手里的工作,也加入进来。
    挑起木头,倒也有模有样。
    至于陆沉沉,他选择了自己干。腋下各夹了一根木头,在地上拖行着前进。当然,不是那种特别重的,他虽说有点愣,倒也并不是真的傻叉。
    即便如此,这也非一般人可比。
    当其他队员四人合力,将一节木头挑至库房时,这货已经提前一步到达,扔下了夹在咯吱窝的树段。擦了擦脑门的汗水,看着犹有余力。
    “补充一下能量!”
    只见他从兜里掏出一枚鸭蛋,剥开蛋壳,一口咬下去,满意地点头。
    众人自醒来至今,除却饮了些水,也是丝毫未吃东西。一番忙碌之后,本有些饥饿。见他一口咬掉半个鸭蛋,吃的非常香。不禁舌下生津,腹中空响。
    他感觉到许多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便转头回看,表情享受,露出整齐的牙齿,上面还沾了蛋黄,对着众人赞道:“饿了就吃颗鸭蛋,瞬间能量满满!”
    “……”
    你怎么不吃士力架呢?
    问题是,别人没有鸭蛋呀。
    仲黎黎好奇地问道:“他为什么有鸭蛋吃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所以就不说了。张文书挥挥手,说道:“先暂停一下吧,徐大嫂,准备生火做饭,饿了。”
    徐真放下手里的活,开始准备饭食。
    其余人则继续伐木,搬运东西。
    陆沉沉吃完鸭蛋,饮了些水,便率先开始干活。这货饭量虽大,干活却也是一等一的,非常主动,效率是别人好几倍。
    如今团队里还真没偷懒的人。
    在幸存者队伍里混吃等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食物没有丰盛到可以养闲人的地步,每个人都必须显露出自己的作用。否则,会容易被抛弃。
    张文书倒是从未说过类似的话,也从未做过这种事。
    但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没有人想在末日里被团队厌恶,更没有想被团队抛弃。并非每个人都是张文书,可以一个人在野外生存下去。
    即便小胖墩都在努力干活。
    只不知是他本性如此,还是徐真特地叮嘱的缘故。
    待到阳光高照时,库房里已堆满了木头。众人都是满身大汗,微微喘息。大家坐在边上休息,不想动弹。张文书与陆沉沉则拿着斧头,斫砍多余的树枝与叶子,做进一步的细化处理。老蒋也累的腰酸,坐在一遍削木头,准备了很多木钉子。
    “大家洗漱一下,准备开饭了。”
    徐真喊了一句,继续去忙活。
    众人精神大振。
    灾变前,很多人到饭点就会犹豫,每天都需要考虑吃什么。在写字楼下的几家店铺来回徘徊,似乎哪家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
    若是点外卖,则是刷来刷去,难以决断。
    同事们总要相互问一句:“吃什么呢?”
    末日之后,吃饭成了最重要的事。
    大家每日最大的期待,就是开饭,哪怕分几片面包,嚼着也有种难言的幸福感。若是有碗热腾腾的泡面,人生还有什么遗憾?简直就是人生至乐。
    当然,前提还是要有吃的。
    到饭点什么也没有,只会让人情绪更加低落。
    所以徐真喊的一声,音量并不大,但对于众人而言,尤其是新队员,便仿佛雷鸣,在耳中回荡,久久不去:准备开饭了……备开饭了……开饭了……饭了……了……
    众人的效率很高,须臾便洗完手,团团坐好。
    嗅着空气中香味,口水分泌。
    本该闲聊几句,慢慢等候的,却因为太关心食物,无人多话,一时倒陷入了难言的寂静。张文书见着众人模样,既有些同情,又止不住好笑。
    即便镇定如赵世清,此刻也停止了闲聊,眼睛有意无意地瞥向灶台。
    徐真将热气腾腾的餐盆端了上来。
    满满大半盆鱼汤,几尾鱼卧在其中,汤色纯白浓厚。
    味道格外诱人,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陆沉沉几人近些日子,没少吃鱼,炖的烤的都有。
    但今天的格外香。
    一方面,徐真的手艺确实比张文书要强;另一方面,这几日采摘,又寻到了许多好东西。
    鱼汤里放了野生姜,亦即黄精,当配料可以,其实也可以单独吃。上面绿油油撒着的,则是野芫茜,味道与香菜相似,形状则完全不一样。叶片边缘有许多锯齿纹,看着不像是能吃的,实则味道更胜香菜。
    其余如桂皮八角之类,暂时还没有。
    但有了这两样,新鲜的鱼汤已经让人止不住食指大动了。
    众人端着自己的竹筒碗,捏着自己的筷子,等张文书动作之后,刷刷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小陆同志冲着鱼腹就是一筷,夹下一大块肥嫩的肉。
    赵世清则喉头滑动,嗅着香味,先舀了些浓厚的鱼汤,边吹边喝,半碗下去,止不住发出一声享受的叹息。
    张文书看着众人都往鱼背鱼肚上夹,忽然想起个故事。
    “我以前看电视,听几人聊起吃鱼”,他想着有点乐,边看着大家吃饭,边笑着讲给大家听:“曾经有个大作家,叫沈从文的。这沈先生当作家以前,还干过个不错的行当,土匪。土匪绑了人,靠什么判断这人家里有没有钱,在家里受不受宠呢?靠吃鱼……”
    这话讲的就有意思了。
    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竟然联系在了一起。
    除了赵世清,其余人倒都是一愣,有些好奇。
    “譬如绑架个孩子,先饿三天,然后给做条鱼吃”,他没卖关子,再卖关子,这些货可就专注于吃东西,没人听他讲了,续道:“这孩子如果挑鱼背上大块的肉吃,就放了,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挖鱼肚子,那得扣几天;若是上来就找腮帮子的肉,就是这月牙肉,完了,他这家不倾家荡产走不了了,因为这孩子在家最受宠。”
    说着便沈筷子夹走了腮帮子肉。
    众人尚在听故事,未反应过来。
    赵世清则也在他刚刚讲完,夹走了另一块腮帮子肉。
    两人相视,哈哈一乐。
    味道确实是更肥嫩滑润些,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都是有钱有闲瞎讲究的,末日里谁还跟你抢这个?再美味,对于陆沉沉他们来说,也没有大块的肉能解腹中饥伤。
    徐真尚未上桌,此时端了另一盆来。
    野洋葱切的细碎,与不认识的肉翻炒,异香扑鼻。
    “这是什么?”仲黎黎夹起一块肉。
    徐真笑了笑,说道:“你还帮着处理了,这么快就忘了?”
    “啊……老鼠肉。”她忽然便想起来了。
    这斩头去尾,还这不易认。
    陆沉沉看着盆里还有红彤彤的小果,有些奇怪,说道:“这是什么操作,枸杞也能用来炒肉?不对,好像是小番茄……”
    说着,他已夹起一小半,放进了嘴里。
    “我靠……辣椒……”
    别看这么小,味道还挺冲。
    野生辣椒,就长这个模样。
    单独吃有点辣,当个配料还是相当不错的。张文书在更远些的地方,还看见了许多辣椒,长长的,更像是小时候自己家里种的那种。
    回头准备再去摘点,只不知那种是否也是野生的,抑或是种植的物种自己在野外繁殖的。
    鱼汤味纯,鼠肉香辣。
    当真是绝配,一口肉一口汤,人间至乐。
    这还没结束,徐真又端了一盆来。
    今天没有再给大家煮土豆,或是煮红薯,而是煮了一盆小东西。模样特别,拿起来细看,有点像牛角。
    “嘿,这不是我前天抓鱼时,顺手带回来的菱角嘛。”
    老蒋认出来,乐呵呵了取了一颗,剥开抛进嘴里。
    过去这么多年,菱角的味道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他小时候更爱生吃,装些在兜里当零食,而不是煮着吃。
    陆甜甜几人,对着这三大盆食物,似乎失去了语言能力。
    除了大口吃喝,再想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