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农村与老人
作者:张秋枫   末世:开局荒野求生最新章节     
    “小陆,感觉行么?”
    “嗯!”
    “那行,咱们试试……老王,让它们散开。”
    “好。”
    王正才打了个唿哨。
    狗子们看了他一眼,紧缩的包围圈渐渐松开,伸着舌头,摇着尾巴,撤到了外围。现场激烈肃杀的氛围陡然消散,中间拼死力战的野猪则有些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待在原地,不敢动弹,仍戒备着四周。
    觑着包围圈有空隙,撒腿就跑。
    却见黑影一闪,大黑狗猛地窜至,将其逃路拦断。野猪一惊,转头奔向另一个方向。张文书则快步挡下,野猪折返。
    如此反复两回,它便再次停在原地,蓄力寻机会冲圈。
    现场一时陷入僵局。
    王正才的狗子们,留在了最外面。
    帮忙看着场子,但已不再出手。
    这是张文书特地交代的,狗子们再过两日便要离开,毕竟只是帮忙,总不能一直指望人家。感情虽然好,但住在两地,真有什么突发情况,缓急之间,来不及协助。今后狩猎一事,仍要靠自己。
    “准备了……”
    大黑狗和张文书配合默契,开始走动起来。
    这让野猪很紧张,全神贯注,盯着他们。
    一人一狗,忽然往前挪了挪,作势准备扑击。这可把野猪吓了一跳,身体猛的一抖,正与躲避,却见他们又突兀的停下了。
    继续绕着它走动。
    野猪神经高度紧张。
    一人一狗故技重施,又来个忽进忽退。
    野猪若是能通人言,估计该开口骂娘了。
    特么的,猪爷没被狗咬死,倒是快让这两货给吓死了。
    真是缺了大德了。
    正当它慢慢适应节奏,精神稍稍松懈的。忽感左侧生风,它陡然惊觉,本能地跃起,欲脱离这地方。
    脚已离地,空中却有一物扑下。
    一声闷响,被巨力冲撞,侧摔出去。重物也覆在它身上,一并落下。
    野猪侧躺着,四腿急急甩动,便要翻起身。
    却觉身上沉重至极,竟无力动弹。
    只高声嚎叫,惊惧万分。
    陆沉沉正趴伏在野猪腰腹之下,手按着它的脑袋,身体全部压上,以自身的重量,来抵消起反抗的力度。
    拔出匕首,自其颈部插入,开始放血。
    此战至此结束,总体还算顺利。
    陆沉沉将猎物扛回山洞,交与徐真处理。
    几次尝试,他已渐渐熟练。
    现在若是再对上野猪,除非特别巨大威猛的,一般的情况下,他已经有信心应对。
    他身材高大,体重可观,如能瞬间冲出,从侧面将其扑翻在地,事情便基本成了。他的体重,足以抵得上那些狗子们的总和,所以胜算很高。
    要做到的是,避免正面迎战。
    野猪的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真被它的獠牙戳上,那就有的乐了。
    难点在于,若是其只顾逃窜,自己基本没办法追上。
    虽然小陆同志腿长力足,当年追兔子,没少在荒野上奔跑。不过山林之中,草盛树密,他的灵活性与野猪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所以,依然需要大黑狗帮忙。
    它能追上猎物,并且做出有效的牵制,不会像一些体型娇小的狗狗,直接被撞飞。
    人群里的最高战力,与狗群里的最高战力相配合,无论遭遇到什么,优势在我,可以一战。
    “我与老王讨论过,其实就效率而言,最好的办法,是挖坑。”
    张文书回到山洞,裤腿卷的老高,叉着双腿,与众人闲聊。
    他给王正才递了根烟,自己也点了一根。
    缓缓吸了一口,说道:“他的狗子,闲着也是闲着,追追兔子,撵撵鸡,只当是遛弯了。咱们不行。长久考虑的话,打猎或捕鱼,对我们而言,都是阶段性的。以后大部分精力,仍要放在田里。”
    赵世清点头:“这两天忙完,就能告一段落了。”
    无论是老蒋的捕鱼小队,还是陆沉沉的打猎小队,这几天进展都不错。这个季节的大自然,慷慨非凡,勤奋点的人,总归都会有些收获。
    山洞中,挂着成排成排的肉,一串又一串的鱼。
    便连张文书之前也不曾见识过,场面十分壮观。
    看着这般多存储的食物,众人心里沉甸甸的,说不出的满足。每天站下面,点点数量,多看几眼,嘴里虽然没吃,也觉肚子饱饱的。
    “像这样集中那么多人力,花这么长时间去捕鱼打猎,机会肯定不会太多”,张文书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有些倦,“而且,应该也不会每次都这么顺利,轻轻松松获得这么多。这是个持久战,我们今后在山上多布些陷阱,定时查看,既省力,效率又高。”
    至于怎么个布法,还得继续商量。
    他懂一些,之前也常靠着陷阱捕猎。
    不过抓到的小型动物多,像野猪山羊这种,少之又少。
    好在王正才和蒋德金都有些见闻,可以补充一下。
    关于老人,灾变之后,许多幸存者队伍,都做了错误的决定。
    为了躲避丧尸,或是节省食物,妇孺老弱很不受待见。平日里分的食物很少,干的杂活却很多。队伍里强壮的人,对他们打骂欺凌,也是常有的事。遇到紧急情况时,残忍些的队伍,会有意将他们抛弃,用来吸引丧尸,自己好乘机逃脱。
    女人和孩子暂且不说。
    单说老人,其实这种处置方式,反而让很多队伍失去了潜在生存机会。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尤其乡下人。
    他们体力或许已经衰弱,外出搜寻食物,与丧尸拼杀,确实有所欠缺。但就生存经验而言,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早些年乡下生活艰难,这些人为养家糊口,学过许多技术。
    即便自己没学过,至少也听过见过。
    传统的农村,并非只有农业。种地之余,大家可能得织个网,编个筐,砌墙上瓦,打井挖河,养些鸡鸭饿,喂点猪狗羊牛……老蒋便是其中的例子。
    他刚来时确实狼狈。
    性子也怂,除了小胖墩,营地里谁都能说他几句。
    但单就贡献而言,仲黎黎,薛甜甜,陆永强几个人加起来,可能也比不上他。老蒋早先下笼撒网,逮鱼摸虾,凭一己之力,可是为营地提供了超过七成的肉食。
    他需要的,不过是有人能保护他,给他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然后能听听他的意见,给他一些权限。
    张文书给了这些,于是才有了后面的一切。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大概便是这么个意思。
    但灾变后,天灾加上人祸,老人的死亡率很高。
    等再过段时间,众人即便想起来,欲给自己的队伍加一些有生活经验的老人,恐怕也找不到几个了。
    “张兄弟,来,尝尝。”
    徐真拿着一物,走进了山洞,塞到正有些犯困的张文书手上。
    张文书拿起咬了一口。
    嚼了几下,点头笑道:“不错,不错,大概就是这个味道。”
    “行么?”
    徐真看着他,问了一句。
    张文书将剩下的递给老蒋,说道:“你瞧瞧。”
    蒋德金倒没吃,用手捏了捏,这才点头说道:“我看行。”
    “行,看来忙完熏制的事,徐真大嫂又有新任务了”,张文书哈哈一乐,转头对着王正才:“山上柿子多,我想着做些柿饼,尽量保存下来。等你下回来,正好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