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虎口夺食的巧宗
作者:六安川   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最新章节     
    是不是有猫腻,苏怀兰和姚继宗都看出来了,这个碗虽然外面脏兮兮的,里面却是干净的。
    母子俩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个碗有些年头了,岁月留下来的痕迹骗不了人。
    但是其他几个青年人手里拿的东西,明明看起来更贵重,为啥老太太独独来护着这个碗呢,母子俩对视一眼,心里都想到了,这个碗多半有着特殊意义,并非只是值钱的老物件这么简单。
    老太太刚才就已经受了伤,此时因为拦人,又再次被推倒,母子俩都知道,这回恐怕身上又添了新伤。
    母子俩在一旁一直等着,中间苏怀兰还去旁边供销社换了些干净纱布回来,老太太情况不太好,即便他们是外地来的,时间紧张也不好贸然送老太太去医院,只要不是伤筋动骨,皮外伤,纱布和一些基础药,已经足够了。
    事实也是如此,老太太身子骨硬朗,被人推倒后,自己还能爬起来,只是想到自家的事情,忍不住又在大门口哭嚎了一段:
    “老天爷要活活饿死我们老两口啊……一点东西不给我留下啊……”
    老太太的的行为颇有些乡下老太婆讹人的架势,可是她的样貌以及身后的宅院,又让她的哭嚎充满了违和感。虽然不太像,可是那种伤心欲绝是装不出来的。
    其实也好理解,她家的院落是附近看起来最齐整漂亮的院落,白墙黑瓦,整整齐齐,她家出事的时候,旁边悄悄看热闹的,不止苏怀兰母子俩,还有整条街上的左邻右舍。
    此时老太太家里刚出乱子,老头子也被人带走了,人心难测,谁知道有没有人在暗中,也想着趁火打劫呢!
    老太太这么一哭,即便有人不相信,多半会让胆子小些的人停了手。
    可能确实有效果,寒冬腊月的天气,地上多冷啊,老太太就这么不顾形象的哭嚎老天不公,可没有人出来安慰她一句。
    可能没有新热闹看了,周围人家的大门,陆续都关上了。
    苏怀兰母子俩看时机差不多了,便悄悄走上前,先是苏怀兰问道:“老太太,我们是外乡来的,能跟您讨碗水喝吗?”
    苏怀兰的力气很大,一手就把人给提了起来,地上冰冷的,即便没结冰,老太太继续哭嚎下去,也不是个事。
    老太太这才停止了哭泣,看看胆子很大的女人,又看看她身旁站着的少年,点点头:“我家都遭难了,你们还跟我这样的人家讨水喝,要是不嫌晦气,你们就进来吧。”
    旁边的大门里,有人悄悄从门缝里看着呢,就看到老太太不哭了,带着两个陌生人进了家门。
    大门随后关上,老太太走路有些不稳,幸亏苏怀兰扶了一把,说不定走路还要摔跤。
    进了堂屋,里面乱七八糟的,桌椅板凳全都歪七扭八的。地上还有散乱着些纸片,有的是报纸,有的是被扯坏的书页……
    不说老太太,苏怀兰和姚继宗母子俩是外人,看到眼前的样子,都心疼不已。
    老太太也没了心气:“你们看看哪里还能找到杯子,暖壶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有没有水,你们自己去倒水喝吧。”
    苏怀兰摇头:“老太太,你就当我们日行一善吧。”
    说完姚继宗这才拿出纱布递给母亲。
    苏怀兰又说道:“实话跟您说,我们是外乡人,路过这里,不怕被人惦记上,老太太看您的年龄跟我娘差不多,我不忍心看您坐在冰冷的地上。我们也不能久留。”
    即便是外乡人,不怕那些人找麻烦,可是万一有多事的邻居,去报信呢。
    老太太不想再拖累好心的陌生人:“我儿子儿媳有出息啊,都是读书人。解放前那会,到处乱哄哄的,我们和亲家一商量,就让小两口去留学了,只安心在外面做学问。解放后,他们学成也想回来报效国家,可是人家看我儿子有出息,又不让他们回来了。我儿子有几个同学,经历重重险阻回来了,他们都是忠心可鉴的好孩子啊!
    谁知道,去年那几个孩子一家人都陆续出了事,甚至调查他们的海外关系。说我儿子是卖国贼……”
    老太太说到这里,忍不住又开始抹眼泪,抹完眼泪又说了些别的,大概说了她家遭遇的缘由。苏怀兰觉得老太太估计也是无人倾诉,看到他们母子俩,倒倒苦水罢了。
    苏怀兰陪老太太说着话,姚继宗帮忙打来一盆水。
    苏怀兰给老太太清洗了脸上手上的伤口,又给她做了简单包扎,又劝道:“老太太,我只知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您要是问心无愧,就好好活着。”
    她这样说也不为别的,在她的家乡,因她出身将门,出卖国家这种罪名,是她最不能容忍的罪名。犯了这种错,受害的不是一人一家,而是整个家国!所以凭老太太一家之言,无法证明自己无辜,那么她自然不好做评判。
    不管怎么说,好好活着,活到真相大白那一天,有罪就伏法,无罪就昭雪。该老太太一家人得的,总不会一直蒙蔽下去。
    老太太当然听出了苏怀兰的言下之意,她叹口气:“罢了,我老太太一定好好活着,我要等到沉冤昭雪那一天!”
    这是有了心气,要活下去,证明自己清白呢。
    苏怀兰和姚继宗母子俩给她包扎好,说了这么几句话,目的达成,也就准备告辞离开。
    谁知老太太却喊住他们,要向母子俩表示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苏怀兰连忙拒绝,她不过是看着一个跟苏外婆同龄的老人家,坐在冬天的地上,心里动了恻隐之心,把人送进来,收拾一番,顶多算举手之劳,当不得“救命之恩”。
    老太太却不同意,她让母子俩稍等片刻,进了里屋没多久,就提出来一个包袱。包袱很大也很有点分量,老太太的脚步都有些不稳。
    老太太坐到圈椅上,指着地上的大包袱说道:“几块皮子,送给你们吧,我看你们娘俩穿得单薄,回去做成衣服,套在衣服里面穿吧。”
    老太太也不舍得。
    她看看老头子常做的那把椅子,叹了口气:上面空空如也,用来盖腿的羊皮褥子,已经不见了,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些东西留在家里,也是祸害,还会引来那帮人,倒不如送给好心帮她的这对母子。
    苏怀兰快步过去接应,又给了儿子一个眼神,这才说道:“我们是乡下人,一家人省吃俭用省出细粮,想来城里换东西的。您要实在想给我们,我们就拿细粮来换,我们不能白白拿您的东西。”
    最终,姚继宗出去了一趟,转回头,就带回来不少细粮,挂面和大米。
    苏怀兰和姚继宗提着包袱从老太太家离开,当然也就有人看见了。
    等走远了,姚继宗问:“妈,老太太拿这些皮子打发咱们,算不算祸水东引?”
    苏怀兰明白:“她应该是听说咱们是外地乡下来的,想着不会祸及无辜,才拿这些东西出来的。也算有良心了。”
    感谢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无论是给钱票,还是送人值钱的东西,那都能藏着掖着,而不会这么一包皮子这般,如此打眼。
    可是这样一来,老太太家的周围,就慢慢传出来谣言,老太太家里是真穷了,连冬天的被子都拿来送人了。
    姚继宗说老太太有“祸水东引”之嫌,其实说的也没错。
    就在他们母子俩第二天中午,去车站坐车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个青年人,拦人检查。他们的检查也有针对性,专门查那些带着半大孩子的中年女人,当然了,也不查别的,就查行李。
    母子俩甚至还认出来,其中一个青年,在老太太家里出现过。